鲫鱼容易得什么病
鲫鱼容易得什么病,鲫鱼的营养有哪些?
鲫鱼的营养价值主要有以下几点:
1、鲫鱼肉质细嫩,营养价值很高,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3克、脂肪11克,并含有大量的钙、磷、铁等矿物质。
2、鲫鱼含有药用价值,味道鲜美,肉质细腻,适合温补,能补中生气的作用。
3、鲫鱼能美容护肤
鲫鱼含有高质量蛋白质,能帮助皮肤弹性,减少皱纹,美容肌肤,都说脸上要有胶原蛋白才显得年轻,多吃鲫鱼能美容护肤。
4、鲫鱼能补虚通乳
产妇坐月子期间,可以喝鲫鱼汤,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增强乳汁分泌,给宝宝也提供优质的营养。
5、鲫鱼能提高免疫力
鲫鱼中含有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能促进人体免疫细胞再生,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6、鲫鱼能保护视力
鲫鱼含有视黄醇和维生素A,可预防视网膜病变,能促进眼部发育,减少眼疾。
7、鲫鱼能益智健脑
鲫鱼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可以营养大脑促进脑部发育,也能提高记忆力,可以预防记忆力减退与老年痴呆。
鲫鱼最肥的时间是2~4月份和8~12月份,这时候可以尽情的吃了。
以上是我觉得鲫鱼的营养价值的,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若其中有错或不足之处,欢迎看到的朋友们在底下留言指出。
快死的鲫鱼用什么救活?
1、应及时增加水的含氧量。并且把鱼放入冷水中,再将氧气泵放入通入氧气,如果没有氧气泵的话,可以用水瓢把水舀起来,然后倒下去,这样也可以增加水的含氧量。
2、疾病,仅仅是因为缺氧而翻肚,一般通过换水或向水中充气就可救活;假如是因疾病而翻肚,能病情已经较重,再救已无意义,再也救不活了。
鲫鱼身上腐烂?
鱼病防治 鲫鱼的抗病能力虽强,但近年来仍发现了鲫鱼出血性锚头鳋病,虽然此病的发生率不高,但一旦染上任其发展,也会导致鲫鱼大量死亡。严重患病鲫鱼主要表现为:浮水慢游(乏力)、色泽淡白;鱼体表的腹部、背脊两侧(细鳞部位)可见针状虫体寄生;虫体着生处有绿豆或豌豆大小的充血红斑,病灶部位鳞片松动或脱落,粘液增多,少数形成明显的溃疡。病原体为鲤锚头鳋。主要病因:一是清塘不彻底或不清塘,病因待机孳生;二是投入时体表受损伤(或生产操作不慎致使鱼体表受伤)的鱼种,为病原体寄生创造了可乘之机。 预防方法:①在鲫鱼种下塘前1—2天用2.5%敌百虫粉剂全池泼洒,使池水呈lppm。②小面积主养池,可在发病季节每半月全池泼洒90%晶体敌百虫0.3ppm,大面积鲫鱼混养池,可在鲫鱼生长季节,在食场周围进行敌百虫挂篓(袋),每月1—2次,每次连挂2天。治疗方法:在养殖中,出现患病征兆时,及时观察检查,确诊后一次性全池泼洒0.5ppm90%晶体敌百虫、0.2ppm硫酸亚铁合剂。对于继发性鲫锚头鳋病(或已多次使用敌百虫的池塘),可改用农用敌杀死全池泼洒,用量为每亩水深1m用6一lOmL。
鲫鱼要长多久才能达到一斤?
鲫鱼要长多久才能达到一斤?
本人是农村人,生在一个鱼米之乡。从小就认识鱼,喜欢吃鱼,也喜欢捕鱼,尤其是钓鱼,是我今生一大爱好。
从小与鱼打交道,记忆中,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鱼。用大人们说过的一句话“牛脚窝里都有鱼”。这话并不夸张,牛在田埂边踩出的脚印,有水流过,就容易积水,小鱼小虾就会落在其中。
小时候鱼多,鱼的种类也多,那是因为农村水塘里的水抽不干,抽水设备无法将水塘抽干。人们即使下水塘逮鱼,水的深度和淤泥陷下去,通常有齐腰深的水,只能将个头较大的鱼逮走。
现在农村的抽水设备很先进,能将水塘里的水抽的一点不剩,直接下水塘捡鱼。有些水塘在庄稼用水季节,经常被抽干,有时塘底都能晒出裂缝。
经常性的抽干水,还有现在喜欢捕鱼的人比以前多多了,再有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鱼的品种大大的减少。好多小时候常见的鱼种,现在的水塘里见不到了。
虽然鱼的品种在减少,但是有一种鱼始终保持着大量的存在,那就是鲫鱼。
农村环境中的野生鲫鱼,因为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钓鱼时,能钓到大板鲫,斤级的大板鲫,黄金鲫,那绝对是爽爽的值得炫耀的战果。
题主问鲫鱼长多久才能达到一斤,根据我的经验,野生鲫鱼能长到一斤,没有规律的时间性,斤级鲫鱼是少量鲫鱼生长的偶然性。为什么这么说,我有多年的切身体会,下面我分析给大家。
比如我们现在的水塘,每年夏季,庄稼用水旺季,就经常见底,大点的鱼被人们逮走,小点的鱼被鸭子,水鸟等捕食,若不被捕食,也会被夏天的太阳晒死,这种水塘只能保留鱼卵。
水塘见底的情况,要等冬小麦播下去后,农田用水量才会减少,水塘得以余水,鱼卵才开始发育生长,这时候差不多在十月底。
我喜欢钓鱼,而且纯粹的野钓。经常被干的见底的农村水塘,一般是没有人养鱼的,这样的水塘是我钓鱼的首选。
我深有体会,上一年十月份见底的水塘,到了来年的三月份,也就四五个月的时间,里面大的鲫鱼已达到三两。从时间上就能算出,野生鲫鱼,2个月长一两,稳稳的,而且这种现象很有规律。
如果一面水塘10个月没有干过,里面半斤的鲫鱼比比皆是。
但是,当野生鲫鱼长到半斤后,就很难再长大,再增重。这感觉就像人类的身材,到了20岁就不再长高了。
同时还有一种情况,2年未干的野塘,里面绝对能钓到斤级大板鲫。我认为这种现象也如人类1.9米以上高的人,有,但是少。
我的结论是,10个月之内,野生鲫鱼平均2个月长一两,达到半斤后,就很难长大,但要达到一斤重,至少需要2年时间。
如果是人工养殖的鲫鱼,因为喂养的饲料中含有多种催长剂,一个月长一两,10个月长一斤是正常现象。所以,我个人即不钓养殖塘的鱼,更不吃养殖鱼。
此题就此作答,个人观点,仅供讨论,有不同见解的条友,请留言区赐评!
(关注净土TC,与您分享农村更多野趣知识)
养的鲫鱼身上像长毛是怎么回事?
鲫鱼养时间长了身上长毛是长了水霉病,因为其症状主要是长白毛,所以又叫白毛病,病原体主要是水霉菌和霉菌,寄生在鲫鱼的伤口和鱼卵上,这是一种较常见的鱼病。
引起这种病症的主人原因是鱼体受伤,比如在捕捞、运输时鱼体受到外伤,或鱼儿之间打架咬伤,或寄生虫使鱼的皮肤受伤后被霉菌孢子侵入从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