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料台用什么做
养鱼料台用什么做,发酵床养猪菌种的制作方法是啥?
菌种一般是生物研究所或是实验室制作的哦,自己没法做的吧,农盛乐发酵床菌种主要成分: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枯草杆菌、光合菌、放线菌等单一菌种经特殊工艺研制而成的高效复合微生物菌液。农盛乐发酵床菌种是和生物研究所一起研究与开发的新品,每毫升含有益总菌数≥200亿cfu。制作40平方养猪发酵床(厚度80公分),所需材料及操作步骤如下:
所需材料:
锯末16立方、稻壳16立方、麦麸或者玉米面80公斤、红糖6公斤、农盛乐发酵床菌种1盒(6瓶)、畜牧盐0.8公斤、黄土80公斤;如果没有锯末或者稻壳可以使用花生壳、玉米芯、秸秆等代替。
制作方法:(如果使用的是农盛乐em菌液,可直接从第三步开始)
第一步,将菌种配置成菌液:将6公斤红糖用足量的水煮沸融化;
第二步,向煮开的红糖水中加入冷水,凑足60公斤后,将6瓶农盛乐发酵床菌种加入,搅拌均匀,密封发酵5-10天;
第三步,将发酵后的40公斤菌液与准备好的锯末、稻壳、畜牧盐等搅拌均匀,加水调整湿度到50%,即用手抓一把材料有水渗出但是不下滴的样子即可。(剩下的20公斤菌液用于发酵床后期维护使用)
第四步,将调好的材料堆积起来发酵5-7天(温度低的话可以多发酵几天);
第五步,垫料发酵好之后铺在圈舍里面,铺好之后将80公斤黄土均匀洒在表面;间隔24小时之后,动物就可以去上面生活了;
第六步,日常管理及维护。定期补充农盛乐em菌液是维护发酵床正常微生态平衡,保持其粪尿持续分解能力的重要手段。补充农盛乐em菌液最好做到每周一次,按1:50-100倍稀释喷洒,一边翻发酵床20厘米一边喷洒。补菌可结合水分调节和疏粪管理进行。
其他动物发酵床的制作方法是一样的。只是针对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地方,发酵床的厚度需要调整一下,遵循南方薄北方厚,夏季薄冬季厚,东方薄西方厚的原则。猪、牛、羊等做60-80cm厚,鸡鸭鹅等做30-40cm厚,蛇蜈蚣等10-20cm厚即可。具体你可以问问农盛乐技术员,周围的邻居在我的带领下都使用他们的发酵床菌种了。制作的发酵床都还不错。你百度下农盛乐就找到他们了技术人员了。他们发货的时候都会附带技术说明的,我就是看着说明书做成的,给他们技术员打电话也可以。
发酵床养猪的优点有哪些呢?
一是猪舍易建。自然养猪法猪舍结合的建造应坚持因地制宜,可以钢结构塑料大棚、旧圈舍改造、夏季林地钢结构草棚、现代化标准养殖圈舍等。新建可以不做水泥地平,活钢结构可迁可拆框架。减少固定土建费用,便于节省、腾出土地,利用冬季阳光、夏季离地凉爽等自然气候节能。垫料可售,也可就地肥田、养鱼,更便于对市场作出反应。猪舍发酵床垫料以锯末、稻壳和农作物秸秆为主,易取材,成本低,便于推广。
二是节能增效。不用清扫猪圈和粪尿,仅做喂料、翻耙垫料、清扫饲喂台,调整湿度等工作,一般每人可饲喂800~1000头猪,节省劳力30%~50%;除饮用水外,猪舍基本不再用水,节水约75%~90%;猪在垫料上拱食菌体蛋白、益生菌、消化酵酶、酵素等,可有效改善肠道环境,提高饲料转化率,可节省饲料约10%~15%;猪在垫料上活动,恢复了自然习性,应激性小,基本无病原菌传播,减少了药残,死亡率可降低4%。
三是生态环保。养猪场内无臭味,氨气含量显著降低,养殖环节消纳污染物,发酵垫料可变成好的有机肥料,从根本上解决了粪便处理和环保难题,实现“零排放”和生态环保养殖;
四是效益显著。自然养猪法养猪增重快,平均日增重800克以上,饲料报酬高,肉料1:2.6左右,可提前10~15天出栏,每出栏一头育肥猪可收增100元以上。
五是安全放心。自然养猪法从环境、生产等各个环节实现了生态养殖,猪肉产品肉色红润、纹理清晰、肉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强。可以看出,自然养猪法好处很多,无论是经济,社会效益,还是生态环境效益都是十分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需要买哪些装备?
鱼缸需要配备什么装备?需要根据实际养鱼情况而定,不同品种的观赏鱼,鱼的数量不同等,需要的设备是不一样的。那我们应该怎么考虑给鱼缸配备一些基本的设备(养鱼用具)呢?
👆🏻生态鱼缸,各设备齐全,状态非常不错
养鱼需备设备有哪些呢?设备的添加都是为了更好的饲养观赏鱼,让室内鱼缸的环境接近观赏鱼的原生态环境。鱼缸中水质、水温、水草、光照等各种环境因子,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鱼类、水草等生物的生活、生长情况。为了观赏鱼养出好状态,增加观赏鱼和鱼缸的观赏性,照明、加热、增氧和过滤是重要的鱼缸设备。
⭐照明设备
同其他生物一样,光照对鱼类也是必不可少。尤其是对观赏鱼来讲,长期缺乏适宜的光照,除了影响鱼的健康状况外,其体色、斑纹会趋弱,失去观赏价值。水族箱的光照如同水温一样,对观赏鱼有着极大的影响。
然而,很多初学者在刚开始养鱼时,往往会忽略照明设备或者选择的灯具不太适合。在室内饲养观赏鱼,及使鱼缸摆在光线较足的地方,也是需要我们对鱼缸光线进行合理的控制。
灯光下的美丽水族景观
养殖观赏鱼,我们很难将自然环境中的光照情况再鱼缸中很难完全复制过来,毕竟鱼缸环境和自然环境存在太大的差异。但只有当我们了解所饲养观赏鱼的自然水域光照情况,才能尽可能的在鱼缸中满足其对光照的需求。
鱼缸灯具的具体选择,我就不在此过多的赘述,若是想要具体针对鱼缸选择合适的灯具,可以关注我或者向其他养鱼大神咨询。
⭐⭐加热棒
鱼儿生活在水中,是一种变温动物,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鱼生存和生长。水温也会间接影响水质的变化,从而间接影响观赏鱼的生存和生长。
观赏鱼对水温有一定的范围要求,在适宜温度范围内,水温高,其新陈代谢强度大生长快,反之则慢。水温超出或低于适宜范围,对鱼就会产生副作用。比如体质变弱,易患病,甚至是死亡。
热带鱼缸,温度计、加热棒、灯和过滤器是基础设备
一般来说,常见热带观赏鱼的养殖水温要求在20℃以上,适宜的水温范围控制在22-30℃,繁殖水温22-26℃为宜。
如何给鱼缸配备合适的加热棒,能节约能源和费用,在选择功率时,一般每升水配2瓦功率的加热棒。
为了观赏鱼的安全和生长,我们没有理由不准备一个加热棒。
⭐⭐⭐增氧和过滤
增氧和过滤设备,对鱼缸水质的调控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生生物通过呼吸水体溶解氧生存,缺氧,观赏鱼会趋向水表层,出现浮头现象,一般来说,水体溶解氧需要再5~8㎎/L。水体溶解氧除了供观赏鱼呼吸,对水体有机物的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促进亚硝酸盐的转化速率。
过滤器加电子温度监控,灯光下简约的热带鱼缸,配上简单的水草,观赏性还是不错的。
过滤器是维持鱼缸良好水质重要设备,如果没有过滤器,鱼缸很容易堆积排泄物,导致鱼缸水体浑浊和恶化。
除了需要这些必备的设备外,我们还需要一些养鱼小工具除了必备的设备外,我们还可以准备一些小工具,在养鱼的过程中是非常实用的。以下这些小工具可供大家做参考↓
虹吸管:换水小帮手
温度计:监控鱼缸温度
抄网:捞鱼使用
食台:固定投喂鱼食
水草夹、水草剪:种植、维护鱼缸水草
磁力刷和刮藻刀:清除缸壁杂物
水质检测试剂盒:监控水质,个人觉得,对于观赏鱼的饲养用处不是很大
⭐大家还有哪些养鱼实用小工具需要补充的吗?
↑以上见解,不一定完全正确,仅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一起共同讨论,相互分享经验🙂。
大学宿舍鱼缸架
⭐⭐⭐我是水族小鱼,一个专注于分享水族宠物知识、饲养经验,着力于为鱼友们排疑解惑的水产在读研究生。若有疑惑之处,欢迎大家留言或私信交流哦!
无土栽培种植槽制作?
槽体1的顶部设置有注水管2,注水管2对应槽体1的中段和后段的部分上设置有出水孔21,槽体1内靠近其前端处设置有排水管3,排水管3穿过槽底延伸到槽体1外,排水管3包括一竖直段,虹吸配件4呈筒状,其靠近筒口的半段的侧壁上设置有虹吸孔,虹吸配件4倒扣在槽体1内底部,且将排水管3的位于槽体1内的竖直段扣在其内,排水管3的位于槽体1内的竖直段的顶端和外壁与虹吸配件4间均留有适当间隙,槽体1内底部自槽体1后端向前端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截留台11,槽体1填满多孔颗粒物5。
优选地,所述多孔颗粒物5为活性炭或陶粒。
为更好地拦截水中的杂质,优选地,每个截留台11延伸到槽体1内两侧的侧壁。
优选地,每个截留台11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
为更好地拦截水中的杂质,优选地,每个截留台11的后端不低于其前端。
优选地,槽体1为长方体槽。
优选地,槽体1长13~25米。
优选地,槽体1宽0.6~2.5米。
优选地,槽体1高0.3~0.5米。
优选地,槽体1的槽壁厚0.04~0.06米。
本实施例的无土栽培槽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为:注水管2将养鱼池中的水自槽体1的中段和后段注入槽体1内,水在槽体内向下和向前流动的过程中,水中的杂质随着水的长距离流动逐渐被槽体内的多孔颗粒物5过滤或者沉积到槽体1底部,并被截留台11拦截,在水流到达虹吸配件4附近时,基本已被过滤干净,当水位高于排水管3竖直段的顶端后,虹吸自动开启,缓慢的将虹吸配件附近的水抽回到养鱼池内,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抽回到养鱼池内的水的杂质,达到了很好的过滤效果,满足了高密度养鱼的水质要求,使鱼菜共生系统实现高密度养鱼成为可能。
家庭鱼塘水质净化方法?
1、合理增氧调节养鱼水质:应注意以下问题,
(1)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使池塘上下层池水溶解氧分布均衡;
(2)避免晴天傍晚开机,以免水体因缺氧而引起鱼儿浮头;
(3)阴雨天 ,宜夜间及早晨开机,中午不开机,否则不但不能增加下层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反而降低了上层水体中浮游生物的造氧功能,增加耗氧水层;第四,夏秋季节,白天水温高、上午或傍晚气温下降幅度较大,易引起鱼儿浮头,一般黎明时可适当开机。
2、科学投喂调节提高养鱼水质:投喂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优质、全价颗粒饲料;
(2)合理配备投饲机,一般15亩以下水面以每2亩配备投饲机1台,15亩以上水面每4~5亩配备1台投饲机;
(3)正确使用投饲机,根据“小一大一小、慢一快一慢”的投喂原则进行投喂;
(4)根据鱼体摄食情况适时停机,一般约有40%鱼儿散开后即可停机;第五,两次投喂时间间隔应在2小时以上。
3、加注新水提高养鱼的水质:池塘加注新水能带进氧气和老水中缺乏的营养元素,如铁、锰、硅等,加深池塘水位,增大鱼儿活动空间,冲淡有毒物质,快速提高水质。成鱼养殖期间,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新水,池水中的生物代谢产物会逐渐积累,易使池水老化,加剧水体中溶解氧的消耗,鱼儿应激增加、摄食减少、体质下降。特别是养殖中后期,由于鱼体处于生长旺盛期,摄食量大,投喂量增加,致使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含量急剧上升,消耗大量溶解氧。因此,及时排除部分底层池水,加注新鲜池水,可以减少水体中的耗氧有机物含量,降低非离子氨和亚硝酸盐等有毒物质浓度,促进池水中浮游生物生长。养殖前期,可每隔15~20天换水1次,养殖中后期的7~9月是鱼类生长旺季,可每隔7~10天换水1次;换水时,应掌握先排后加,每次换水量约在30厘米左右。
应该怎样去投喂饲料和施肥?
这个得看 在什么地方 养什么样的鱼品种 多大的面积
当地平均温度多少 而决定下饲料 下肥料 养鱼很简单的事
提高产量 根据鱼品种 选择专业的饲料 根据天气温度来
说绝对下饲料多少都是忽悠人的 根据实际情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