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条件什么意思
稻田条件什么意思,农村稻田改造政策?
一、技术指标
1、应保证水稻有效种植面积,保护稻田耕作层,沟坑占比不超过总种养面积的10%;
2、水稻平原地区亩产量不低于500公斤、丘陵山区亩产量不低于当地水稻单作平均单产;
3、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相比,单位面积纯收入平均提高50%以上。
土壤条件类型?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一、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砂粒、土粒和胶粒)。土壤矿物质种类很多,化学组成复杂,它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二、有机质
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和矿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2.5%,耕层以下更少,但它的作用却很大,群众常把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 土壤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腐殖质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所形成的黑色胶体物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以上。
腐殖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作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腐殖质既含有氮、磷、 钾、硫、钙等大量元素,还有微量元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以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
(二)增强土壤的吸水、保肥能力 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吸水保肥能力很强,一般粘粒的吸水率为50—60%,而腐殖质的吸水率高达400-600%;保肥能力是粘粒的6一10倍,
(三)改良土壤物理性质 腐殖质是形成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可以提高粘重土壤的疏松度和通气性,改变砂土的松散状态。同时,由于它的颜色较深,有利吸收阳光,提高土壤温度。
(四)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腐殖质为微生物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能量,又能调节土壤酸碱反应,因而有利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
(五)刺激作物生长发育 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有机酸、维生素及一些激素,对作物生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呼吸和对养分的吸收,促进细胞分裂,从而加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施用的有机肥料和残留的根茬。 许多社队采用柴草垫圈、秸秆还田、割青沤肥、草田轮作、粮肥间套、扩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壤越种越肥,产量越来越高,应当因地制宜加以推广。
三、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 和原生动物等。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也很大,l克土壤中就有几亿到几百亿个。l亩地耕层土壤中,微生物的重量有几百斤到上千斤。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多。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如下:
(一)分解有机质 作物的残根败叶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只有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烂分解,释放出营养元素,供作物利用;并且形成腐殖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二)分解矿物质 例如磷细菌能分解出磷矿石中的磷,钾细菌能分解出钾矿石中的钾,以利作物吸收利用。
(三)固定氮素 氮气在空气的组成中占4/5,数量很大,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土壤中有一类叫做固氮菌的微生物,能利用空气中的氮素作食物,在它们死亡和分解后,这些氮素就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固氮菌分两种,一种是生长在豆科植物根瘤内的,叫根瘤菌,种豆能够肥田,就是因为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增加了土壤里的氮素;另一类单独生活在土壤里就能固定氮气,叫自生固氮菌。另外,有些微生物在土壤中会产生有害的作用。例如反硝化细菌,能把硝酸盐还原成氮气,放到空气里去,使土壤中的氮素受到损失。 实行深耕、增施有机肥料、给过酸的土壤施石灰、合理灌溉和排水等措施,可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发挥微生物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四、土壤水分
土壤是一个疏松多孔体,其中布满着大大小小蜂窝状的孔隙。直径0.001-0.1毫米的土壤孔隙叫毛管孔隙。存在于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同时,还能溶解和输送土壤养分。毛管水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但移动的快慢决定于土壤的松紧程度。松紧适宜,移动速度最快,过松过紧,移动速度都较慢。 降水或灌溉后,随着地面蒸发,下层水分沿着毛管迅速向地表上升,应在分墒后及时采取中耕、耙、耱等措施,使地表形成一个疏松的隔离层,切断上下层毛管的联系,防止跑墒。“锄头有水”的科学道理就在这里。土壤含水量降至黄墒以下时,毛管水运行基本停止,土 壤水分主要以气化方式向大气扩散丢失。这时进行镇压(碾地),使地表形成略为紧实的土层,一方面可以接通已断的毛细管,使底墒借毛管作用上升;另一方面可减少大孔隙,防止水汽扩散损失,所以群众说“碾子提墒,碾子藏墒”。镇压后耱地,使耕层上再形成一个平整而略松的薄层,保墒效果更好。 五、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对作物种子发芽、根系发育、微生物活动及养分转化都有极大的影响。生产上应采用深耕松土、破除扳结、排水、晒田(指稻田)等措施,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稻田养草鱼应注意什么?
稻田养草鱼是很好的,但是要注意水稻幼苗的嫩叶是草鱼最喜欢吃的,在稻田放鱼之前要做好养鱼的水道,稳固好栅栏以防草鱼‘越狱’吃水稻。
要按照稻田养殖规范进行饲养,鱼的密度和稻田的面积有直接的联系,每天通过巡田及时掌握它们的情况,并针对性地采取办法。
1.水稻前期做好拦鱼的设备,稻苗鲜嫩正是草鱼爱吃的好饲料。在放养的前期,应将大个的草鱼种控制在集鱼坑内,用竹条、柳条、木棍儿或铁丝网、纱窗等,在鱼坑的周围制成拦鱼栅,拦鱼栅的缝宽或孔隙以草鱼种不能进入稻田为准,拦鱼栅要牢固,高出水面40cm左右。
2.要想给草鱼一定的水体活动空间,集鱼沟、坑应占稻田面积的10%左右。坑深1-1.5m,沟宽×沟深为(0.3m×0.4m),沟坑连通,便于鱼的活动,来去自由,不得受阻。晒田时,也要保证沟、坑里的水常注、常新、常满。
等水稻长高,稻叶挺直远离水面后,稻秧就没有那么嫩,草鱼只要吃饱就不会跳高去吃稻苗了。这时就要及时将集鱼坑周围的拦鱼设备拆掉,让鱼能够到田中活动觅食。
3.加强喂养,投喂饲料要充足,坚持每天投喂,浮萍、青草或糠麸均可,草料要新鲜可口。
此外,稻田养草鱼时要注意鱼的健康成长,发现有病变后要及时防治。种植稻田会进行施肥,晒田等工作,肥料可以选择安全性高的采法特水溶肥。饲养鱼最好分片间隔,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 进行轮流进行的方式,避免鱼的死亡。
稻田里的草鱼不容易害病。这对于草鱼的养殖是有很大的作用的。而且稻田其实是给草鱼提供比较好的环境,稻田里边的水一般比较浅而且比较清澈,这对于鱼捕食活的虫子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水稻经常换水的工作有保证了鱼生活的环境水质比较好。
种植水稻首先要考虑自然条件是什么?
种植水稻需考虑哪些自然条件?
种植水稻首先要考虑的自然条件是水资源,水稻是需水量较大的作物(整个生育期需水量为500-800mm),在孕穗抽穗等关键生育期是不能缺水,即使旱稻能够在旱地生长,一生可不建立水层,若要产量和米质好,此期也需要浇水(或靠降雨),保持土壤湿润。
据了解,水稻所消耗的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70%,是用水大户,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是很难大面积种植水稻的,像华北平原不适宜种植水稻,此前答过澳大利亚种植水稻面积很少,主要原因都是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有的地区即使降雨量较多,但降雨分布不均匀导致出现干旱、洪灾、暴雨等,也是影响水稻种植的重要因素。
第三是光照,水稻是短日照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整个生育期所需光照1200-1600小时),才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光照不足会导致籽粒灌浆不饱满,产量和品质下降。
第四是土壤,水稻的祖先野生稻生长在沼泽地,其适应性极强,但种植水稻肯定是要追求效益,土壤不能过于贫瘠,像盐碱地以往是不能种植水稻的,现因水稻品种(耐盐碱水稻)的突破才被逐渐开发。种植水稻时要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合理施用肥料,满足水稻生长所需的营养。
新时代的农民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发展得更好?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这个问题。下面我就来说说新时代的农民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发展的更好?总结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明白自己从事的本职农事生产活动的各项技能,这也是作为一个新时代农民最基本的一点。
第二要紧随政府的政策行事,响应国家的号召,因为政府有许多惠农政策只要我们按照政策办事,定会得到政府的扶持。自然会一帆风顺。
第三就是要掌握市场信息,因为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创造价值,通过市场需求办事自然水到渠成。
第四要即时参加各种有关农业的培训,因为我们要想成为新时代的农民,就离不开学习相关的农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动农村的发展,成为当之无愧的新时代农民。
我认为新时代农民只要具备以上这几点就可以发展的更好。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评论区踊跃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