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产怎么判断鱼得病了

怎么判断鱼得病了

时间2023-01-07 06:49:03发布财联社分类水产浏览88
养殖水体中的各种有害细菌繁殖加剧,各养殖池塘水体的亚硝酸盐普遍偏高;未做好池塘及鱼苗的彻底消毒工作;可用腐皮烂身灵、季胺盐等药物全池泼洒杀菌消毒2-3次,预防的重点应放在消除病原传播源,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已性成熟的公鱼身上,通常感染此虫的鱼...

怎么判断鱼得病了,塘鲺鱼烂身是什么原因?

塘鲺鱼俗称鲶鱼,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养殖品种结构调整的主要名优鱼类之一。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放养密度和扩大养殖面积的同时,黄颡鱼的病害逐年增多,危害加大。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黄颡鱼疾病的防治方法。一、发病的主要原因 天气持续高温、闷热、多变,且时有暴雨,养殖水体中的各种有害细菌繁殖加剧,导致养殖水体恶化,各养殖池塘水体的亚硝酸盐普遍偏高; 放养密度过大。个别水深1米/亩的鱼塘存鱼量高达4000斤,鱼类排泄物增多,水质较差,鱼类长期处于半缺氧状态,加之活动空间减少,活动力减弱,使得寄生虫、细菌等病原更易感染寄生; 黄颡鱼养殖池塘多为时间较长的老池塘,水浅淤泥深,未做好池塘及鱼苗的彻底消毒工作;

二、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烂身病的治疗方法:关键在于调水,降解亚硝酸盐的含量。调好水后,可用腐皮烂身灵、季胺盐等药物全池泼洒杀菌消毒2-3次,效果明显;若因感染孢子虫等虫害引发烂身时,应先杀虫后杀菌。 裂头病流行情况及治疗方法 症状:病鱼头顶部红肿、眼突出、胸鳍基部发红,严重时头部溃烂、脊柱扭曲,鱼苗集群在水面缓慢游动,腹部隆起,腹水特别明显,腹部外观金黄或白亮反光状,胃中充满气泡,常伴有车轮虫寄生。 预防及治疗方法:定期使用光合细菌调节水质,例如海联科102,每亩使用2L,全池泼洒;阴雨天气后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池水,降低水体细菌含量。定期内服恩诺沙星,最好每15天内服一个疗程。第一天,海联科201用量200~300 ml/亩*米加水稀释全池泼洒;第二天,10%聚维酮碘200~300 ml/亩*米加水稀释全池泼洒;第三天,二氧化氯300~350g/亩*米加水稀释全池泼洒;停食1天,同时内服保肝宁(每1kg饲料添加4.0~6.0g)+恩诺沙星(每1kg饲料添加4~6g);3天后用海联科105用量200~300ml/亩*米+红糖浸泡1个小时后全池泼洒。三、用药时的注意事项 黄颡鱼为无鳞鱼,对硫酸铜、高锰酸钾、敌百虫等药物比较敏感,尤其要慎用。各种鱼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有可能失效,也有可能毒性增加,用量要准确,特别是杀虫药,用药过量很容易引起急性中毒而死亡,有些药物对某种鱼特别敏感,不能使用,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时间使用,其效果也有较大的差别。因此,用药时一定要咨询有关技术人员,力求做到所用药物种类正确,浓度合适,用量准确,用药时间恰当,用药方式科学。病急乱投医、频繁用药。养殖户发现有鱼死亡,心急,天天下药,听说什么药有效就下什么药,结果造成养殖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反而死鱼加剧。四、日常管理 在病害防治上必须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方针,预防的重点应放在消除病原传播源,切断病原传播途经,改善和优化养殖环境,以及提高黄颡鱼自身免疫力方面。为此提出如下几点措施与建议: 1、选择放养无病、健康的优质良种种苗,建议到区级良种场购买。 2、清淤消毒。放养前必须彻底清理淤泥,严格消毒,充分曝晒池底。常用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或含氯消毒剂、溴氯海因等。 3、合理的放养密度。如鱼塘条件好,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溶解氧含量保持在5mg/L以上,放养密度常在1.5万尾/亩左右。若鱼塘条件较差,放养密度通常在1万尾/亩以下。适当配搭一定数量鲢、鳙、鲫等食水鱼。

鱼鳃上的白点是什么有病了吗?

鱼鳃上的白点是什么有病了吗?

不论是养食用鱼还是观赏鱼,经常会见到鱼鳃上有白色的小点,对于这个我相信很多朋友无都见到过,那么鱼鳃上的白点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鱼病了?对于这个问题,踏火可以来为大家解释下到底是怎回事,一般情况下为以下原因所引起:

鱼的追星:这种情况在观赏鱼中很常见,在食用鱼中一般在鲫鱼和鲤中常见,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已性成熟的公鱼身上,每年的繁殖季节到来时,这时性成熟的鱼公鱼在鱼的鳃盖两侧(有的在鱼的身体两侧及胸鳍上也有)出上白色的小突起点,用手去抚摸时会有刺手的感觉,这种是鱼的正常生理现象,完全没有问题。孢子虫:这种情况通常在高温季节多常见,这是鱼的一种很顽固的寄生虫,其病源为孢子虫,通常感染此虫的鱼在鱼鳃的鳃丝上会出现白色的小点,其形状大的有绿豆大小,圆珠状附着在鱼的鳃比上,看上去明显突出鳃丝的表面。出现这情况,如果是观赏鱼的话,在量少的情况下可用镊子将其夹掉后再用药,如果是大批量的鱼出现则可用杀虫药来解决。鳃病:这种一般是细菌性疾病所引起的,病鱼通常会在鳃丝上出现白色的小点状病灶,看上去是鳃丝明显出现病变,如果鱼出现这问题说明鱼的健康状况已很差了,需要及时处理才行,否则后果很严重。

白点病:这种情况在低水温季节中很常见,其病源为多子小瓜虫所引起,发病之鱼通常在鱼的体表(包括鳃部)出现白色的小点,一般鱼出现这种情况时食欲会大降,通常漂浮于水面,此病传染性极强,可能过用盐和加温等方法来处理。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战船鱼整个鱼身体都脱皮了?

上面的回答太复杂了,楼主可能看不懂。怎么治好他们就看你自己了,混养导致的互相残杀不大可能,也许是细菌感染,去卖鱼的地摊买些黄粉或其他杀菌的药剂放进水里就行了。

我家的鱼也是,尾巴烂掉了,我放了点黄粉,最后只存活四条,还挺健康的。

鱼生白毛怎么处理方法?

一、鱼得了白毛病怎么治疗

白毛病也叫水霉病,这是一种观赏鱼的常见疾病,想要治疗的话,需要及时给它换水,保持水体的干净卫生,降低水体中霉菌的含量,同时还要适当升温,温度上升可以激发鱼儿的抵抗力,从而有利于它更好的康复。另外还要用一些杀菌的药物,比如呋喃西林或孔雀石绿等浸泡。

二、为什么会得白毛病

1、鱼体受伤:鱼之所以会得白毛病,是因为病菌从它的伤口处入侵了,健康的鱼很少会得这种病。导致它受伤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打斗导致的,也可能是碰到了尖锐的石头,发现后一定要及时隔离,或将石头拿出。

2、水质不好:鱼儿身上的白毛其实是真菌的菌丝,而水质不好是导致真菌滋生的主要原因。平时一定要注意换水,这样可以改善水质,避免水体中的有害菌数量过多,从而导致鱼儿生病。

3、温度太低:白毛病一般在温度较低的时候比较容易染上,此时鱼儿的抵抗力比较低,生病后也不好恢复。平时饲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控温,温度不能太低,而且温差变化不能太大。

4、光照不足:如果光照不足的话,也很容易导致菌类的滋生,只要适当晒晒太阳,可以有效的杀灭部分真菌细菌,从而降低患病的可能。

总结,通过以上关于鱼得了白毛病怎么治疗,为什么会得白毛病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鱼得了白毛病怎么治疗,为什么会得白毛病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罗汉鱼身上沾有白色棉絮的东西是不是得病了?

正常的鱼表体光滑,颜色鲜艳。

你家的鱼确实生病了。粪便的话,可以看一下水质和饲料有没有变坏。白色柳絮的话,看看用黄粉吧。或者其他的东西,总之,就是要用药啊。另外,这个建议仅供参考,详细的话去卖金鱼的宠物店看看有什么合适自己家的鱼的药就好了,对症用药鱼才会好得快

怎么判断
三角梅扦插猪舍怎么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