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产虾塘青苔怎么清理

虾塘青苔怎么清理

时间2023-01-06 05:13:04发布中国经济网分类水产浏览92
人工发酵菌种时在相对较小的容器内能够保持一定比例的EM菌种活性。雨后池塘养殖水体的pH值往往会降低?造成养殖水体pH值降低,造成虾塘pH剧烈降低,养殖水体的pH值剧烈变化,会出现利于弧菌等条件致病菌的繁殖。藻类分泌的弧菌等致病菌抑制物减少或...

虾塘青苔怎么清理,龙虾池冬天补什么菌好?

冬天虾塘补什么菌种好

〖多多虾谈专注于水产领域的各种疑问解答,有疑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后私信我保持一对一沟通,记得点赞哟!!〗

感谢你的邀请!由于冬季温度太低,不具备菌种发酵所需的水体温度条件。人工发酵菌种时在相对较小的容器内能够保持一定比例的EM菌种活性。但一旦将发酵后的EM菌种,在低温条件下会快速失去活性。因此,低温条件下,不适合培植发酵菌种,培植低温硅藻的成活率更高一些。

一、发酵菌种活化的步骤方法

EM菌种100克,红糖1公斤,食盐10克、尿素10克、10公斤无菌水(开水放凉就可以)。注:(先把水加热到100°C后加入红塘,而后继续加热5分钟。冷却到40°C时加入EM菌种、食盐、尿素),密闭发酵(35°C—37°C温度)2天,打开容器口闻到有酸甜味即活化成功。可以作为液体菌种使用。

二、EM菌种原液制作方法

将活化好的1公斤液体菌种加入二级发酵罐( 密闭容器 )( 加水比例按1:17的比例加入 ) 。二级发酵时培养基的配方:(10%的红糖--必须添加、10克尿素、10克食盐或10克磷酸二氢钾!发酵温度35-37度!发酵时间2-3天!),从第二天开始可以隔一天松动容器口放气减压一次,打开容器口时闻到有刺鼻子的酸甜味即发酵扩培成功。 成品发酵液标准:(气味:酸甜, PH值:3.0-4.0, 活菌含量:大于100亿/ml )

〖多多虾谈专注于水产领域的各种疑问解答,有疑惑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后私信我保持一对一沟通,记得点赞哟!!〗

前期养虾遇到雨怎么养?

1、pH下降:

雨后池塘养殖水体的pH值往往会降低,其原因主要是:

由于工农业的污染的存在和增加,往往会出现酸雨,造成养殖水体pH值降低;

暴雨后,地下淡水水位升高,酸性的地下水渗入池塘,造成虾塘pH剧烈降低。

养殖水体的pH值剧烈变化,会引起对虾应激。如,pH值下降,对虾携氧能力也下降,造成对虾体内亚缺氧,影响动物健康与生长,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会易感疾病,或生长受阻。

2、弧菌增加:

我们必须知道,弧菌其实是“条件致病菌”。也就是说,弧菌是养殖水体中的一种常在菌,无论你采取什么措施,在开放的池塘中,要“完全清除”弧菌,是不可能的。但弧菌是在一定条件下,弧菌数量得以快速、大量繁殖,在养殖水体中达到一定的浓度以上,才可以致病。例如,

养殖水体温度剧烈变化,会出现利于弧菌等条件致病菌的繁殖;

倒藻,藻类分泌的弧菌等致病菌抑制物减少或消失;

养殖水体内菌相失衡,有益菌数量剧减,弧菌等致病菌竞争性抑制菌减少,......等等。

以上条件出现,都会诱导弧菌等条件致病菌快速、大量繁殖,达到致病浓度。暴雨或连续阴雨天,都会引起养殖水体中的藻相、菌相、水质、底质的物理和化学变化,造成有利于弧菌等形成菌群优势的条件,进而引发疾病。

3、突然倒藻:

阴雨连绵,容易引起养殖水体内藻类变化,如甲藻类增加,形成不利于白对虾的水体环境;

台风暴雨,不良气候因素,容易引起藻类大量死亡(倒藻),导致池水变清。倒藻所带来的藻毒素中毒、养殖水体中缺氧、清水塘环境等等,都会造成不利于白对虾生长的环境,甚至引起浮头、偷死等。

例如,雨后容易发生的倒藻,引起底部青苔滋生。由于青苔光合作用较强,强烈吸收水中的营养盐,限制了其它浮游藻类的生长,使得养殖水体“瘦”而不易“肥”。池塘养殖水体清澈见底,不利于虾的栖息。

雨天本身就光合作用弱,养殖水体内容易缺氧。倒藻的发生,使光合作用更少,虽然雨水会带来一些溶氧,但养殖水体整体上比晴天更缺氧。

4、盐度变化:

暴雨或连续大雨,会引起养殖水体的盐度变化,特别是大量周边淡水的流入,使池塘内养殖水体的盐度被稀释的变化更快。在有一定盐度的池塘中,如果盐度变化很大,则对南美白对虾的水环境渗透压造成剧烈变化,白对虾的应激会非常大。特别容易引起应激性脱壳和脱壳不遂,大量偷死。

龙虾苗上长青苔是怎么回事?

龙虾苗上长青苔是怎么回事?

☞,龙虾苗上长青苔其实和水草挂脏的原因差不多,水不够肥,青苔比较多,水体透明度过高,塘底有机质聚集过多,有害细菌繁殖过快,寄生虫引发传染病。

☞,水质过瘦:水质过瘦,水体透明度就会过高,这种情况下,如果塘底有不少的青苔孢子,会大量繁殖,导致爆塘,而小龙虾虾苗在水里活动的时候,虾壳可能会吸附大量青苔,严重的话,过多的青苔会将虾苗残绕,导致虾苗窒息死亡。

☞,塘底生态环境恶化:塘底生态环境恶化,腐殖质过多,虾苗在这样的环境下活动,身上会沾附很多泥垢,而且会感染细菌,也会导致寄生虫寄生。这样,看上去,虾壳身上如同长了绿毛。

☞,后果:长期保持这种情况,虾苗一方面会感染各种疾病,比如纤毛虫寄生在小龙虾身上,会导致小龙虾全身溃烂,弧菌感染会导致小龙虾烂鳃,烂尾和肠炎。同时虾壳上的沾附物质会阻碍小龙虾正常脱壳,有可能引起脱壳不遂的现象发生。无论是那种情况,最终都会导致小龙虾死亡。

☞解决办法:在有虾苗的情况下,用光合菌和蛭弧菌来进行生物改底,用复合碘来进行消毒,人工打捞青苔,最后用发酵好的成品农家肥肥水,想达到快速肥水效果的话,还可以用肥水膏,当然前提是你买的肥水膏是真品。

青苔药的残留时间?

一个星期,青苔药的残留时间与青苔腐烂产生的毒素残留期可能会很久,切记,虾塘尽量不要使用青苔药灭苔,哪怕药店老板说的再好也不要用。除非对方卖你药的同时跟你签下风险赔偿协议。因青苔死后水已经发臭了,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说明水体中的氨氮之类有害物质的含量已经很高了。

龙虾池里乳白色小虫太多是什么原因?

龙虾池里乳白色小虫太多是什么原因,应该怎么处理?这个乳白色小虫,应该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浮游动物。

记得早几天,有友友问过红虫(摇蚊幼虫)过多怎么处理,其实这个处理方法也和那个差不多。只不过这次的乳白色小出,是池塘中枝角类、桡足类和轮虫的统称。由于其个体比较小,又是白色透明的,所以被叫小白虫。

小白虫一般在气温开始回暖后大量繁殖(17~25度),我们大家都知道这个白色的小虫其实就是我们大家听得最多的,小龙虾的天然饵料浮游动物。它们一定数量的存在代表着虾塘环境好。但是其如果大量繁殖会破坏水体稳定。因为它们会吃光水中的浮游藻类,消耗水中的溶氧,引起水体环境失衡。

那么针对这个小白虫该怎么办?我认为还是可以用老办法对付。第一个方法就是停喂小龙虾2天,让饥饿的小龙虾自己去消灭。第二个方法就是晚上开灯光诱捕,用手抄网去捞掉一部分,可以放到浮游动物少的塘口。第三个方法,就是用我们常用的消毒药(漂白粉),进行部分灭杀。

在对过多的小白虫处理完后,我们接下来就是要恢复好池塘的生态,首先要恢复的就是要放藻种下去肥藻培水,降低水的透明度,防止青苔爆发。

总之,我们巡塘时一定要注意多观察,清晨和傍晚是小白虫爆发的高峰期,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不要整个生态完了再抱”佛脚”,那就得不偿失了。

青苔
榕树怎么繁殖如何开多肉花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