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乐藻高温怎么办
伊乐藻高温怎么办,鱼塘水面生红锈?
鱼塘水面生的红锈,其实就是暗红色的“水华”罢了。这是一种由于藻类大量繁殖,然后聚集于水面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水华"现像在淡水中,一般以蓝藻门和金藻门等低等藻类聚集形成,最为常见。由于藻类聚集的数量比例不同,因此"水华"会形成多种颜色。除了题主提到的"红绣"这种颜色外,常见的还有淡绿,深绿,黄色,褐色等。
"水华"一般由于池塘水质富氧化,或者水质老化形成。"水华"本身就是水质恶化的表现,形成水华后对水产养殖危害较大,首先形成水华的主要藻类~蓝藻中的微囊藻,本身就含有毒素,鱼釆食后会引起中毒现象。其次,这些藻类死亡后,其尸体腐败也易引起水质恶化。另外,水华就是浮于水面的一层"藻膜",它能阻止空气中的氧气与水体进行交换,造成水体缺氧等。那么鱼塘发生了"水华"危害后,该如何进行防治呢?
首先,可以采取药物除杀。既然"水华"是由藻类繁殖形成的,那么我们用药物进行除藻就行了。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每立方米水体使用0.7克硫酸铜,兑水全池泼洒即可。当然也可采用,将"水华"用草绳或者竹竿,赶到池塘一角,然后在上面撒施干石灰粉或草木灰进行除杀。连用两三次,也有一定的效果。
其次,可采用调节池塘肥度,酸碱度等,来实现预防"水华"的发生。比如控制较肥的水源(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流入池塘。对较肥的池塘,施用生石灰调节酸碱度。以及在水源较好的池塘,采用先放掉一部分原有池水,再注入一些新水等办法,来调解水质,使鱼塘水质保持清新。
此外,还可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来防治"水华"的发生。如适当增加鱼塘中的一些滤食性鱼类(鲢,鳙),就能起到很好的除藻效果。因为鲢、鳙等滤食性鱼类,它们的食物就是浮游生物。不过这里应特别注意,鲢、鳙的放养比例,一定要得当,特别是一定要控制好鳙鱼的数量。
当然,现在比较流行的鱼菜共生模式,也能减少池水中营养物质的含量,通过这种模式也能防止水体富氧化的出现,而"水华"的形成,往往跟水质富氧化有关,控制了水体的肥度,当然就从客观上也控制了"水华"的形成。
总之,保持鱼塘水质"肥、活、嫩、爽",并做到鱼种放养比例合适,鱼塘一般都不会出现"水华"。
轮叶黑藻和伊乐藻区别?
轮叶黑藻属于高温沉水性水草,在冬季是芽孢形式存在,开春以后水温达到10度以上才开始萌发,温度越高长的越快。
伊乐藻属于低温沉水性水草,水温达到5度就可以生长,高温期进入休眠状态,停止生长。
螃蟹养了两天颜色怎么变黄了?
池底的残饵和粪便在低氧或者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发酵导致池底产生酸性物质,造成螃蟹底板发黄;螃蟹底板可能有纤毛虫寄生也会导致螃蟹底板发黄;池塘中的水草长势差,在高温的时候伊乐藻下沉,水体净化能力变差导致螃蟹底板发黄。
虾缺氧最快的解救方法是什么?
1.突发性缺氧。池塘水中的溶氧极少,龙虾大批量死亡,此阶段易发生在高温闷热天气,池塘水草腐烂环境较差的池塘中。
2.急性缺氧。在养殖过程中其表现症状为,龙虾初期开始上草、爬坡,并开始俯卧在水边,人为驱赶也不下水,严重时会出现虾子行动迟缓,四肢无力并且横卧不动最终死亡。
3.慢性缺氧。此阶段龙虾少量出现上草趴边情况,一般会在第二天太阳出来后自行离去,如果虾子长期处于此环境中,其虾子活动量不大,吃食较差且生长缓慢。
防止缺氧措施
1.夏秋交替时节,闷热阴雨天气较多,此时虾塘较易缺氧,及时做好预防。外源水较好时,及时往池塘里面过水,增加水体溶氧。
闷热天气时,可在池塘对角处放置水泵,使池塘水体流动使之成为内循环,提高底层水向空气中曝气,水流可融入空气中的氧气,改善底层溶氧。
2.当水体中的杂质过多,可使用化学性的改底,分解水中的有机质,减少溶氧消耗。而对于水体通透性不好的池塘,可使用有机酸打破水体表面张力,
同时能提高水体的通透性,从而提高溶氧,对于蓝绿藻较多的池塘,可采用大量过水,使用乳酸菌等方式,抑制蓝绿藻的大量繁殖,从而调节藻相。
3.减少耗氧。高温时期,伊乐藻容易上浮腐烂,此时应及时将上浮发黄且死亡腐烂的青苔和伊乐藻捞出,避免败坏水质减少耗氧。
小龙虾如何养殖和捕捞?
进入5月,预示着高温的来袭,天气以高温、骤变多雨特点。此时,小龙虾的养殖要注意水质的变化、应激反应、投喂饵料三个大方面!而高温季节的捕捉也是尤为重要,主要受小龙虾高温打洞、深水、水草较多等三个方面需要解决。咱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小龙虾高温季节的养殖工作三个方面:
第一,高温季节要多加注意水质的变化。通常水中温度过高,容易造成小龙虾生长缓慢,而且小龙虾的天然饵料超过30度时会大量死亡,污染水质。表现为:健康质肥的水体清澈,天然饵料伊乐藻丰富。如果水体污染的呈黑色、浓绿,黑色为伊乐藻及青苔大量死亡腐烂发黑。浓绿为高温有机污染积压使藻类过量繁殖。此时可以加深虾塘水位,提高虾塘水体温控能力,减少温度过高造成的水草及藻类异常,一般夏季高温塘水位1.2米为易。
第二,注意高温季节天气造成小龙虾应激反应。通常高温季节天气暴雨、阵雨增多,空气更以闷热为主,夏季雨前的空气低压和高温容易造成水体溶氧降低,这也是为何夏季雨天鱼儿游向水面原因,因此,容易造成小龙虾水中缺氧,及上草、上岸等应激反应过度表现,也会造成小龙虾争夺氧资源,聚集积压窒息死亡。应该多查询天气预报,在暴雨来临之际,泼洒“粒粒养”增加溶氧。
除此之外,高温超过30度或者代谢使伊乐藻等水草死亡,沉于塘底腐烂适当出氨氮成分,造成溶氧不足或亚硝酸盐使小龙虾大面积死亡,因此,高温时要及时清理虾塘死亡代谢的水草,及时补种伊乐藻益草。
再有,如果第二季虾苗投放,一般在高温季节,因运输的水、环境改变也很容易引起应激反应,应在虾苗投放4小时后,泼洒电解多维。降低虾苗的应激反应。
第三,高温季节的投喂工作。一般高温季节要控制投喂量,一般1~2小时吃完为易,过多会造成饲料残余高温腐蚀分解有害物质,且高温季节傍晚投喂一次,暴雨来临提前投喂或者不投。
第二个问题,再说高温季节如何成功捕捞出虾!
首先,夏季为增加水体温控能力,加深水位降低水温,一般水位已到1.2米深,而地笼按长笼(也叫定置地笼)长度仅60公分,因此,夏季捕捞地笼应放置浅水区并附近有水草区域,或增加抽循环水和笼投放诱饵。在捕捞前一周内,要逐渐减少投喂饵料量,三天内停止投料,迫使小龙虾出来觅食。并不断更换地笼位置,因为小龙虾领地占领意识强。
最后,小龙虾夏季高温季节地笼放置10天后一定要清洗和暴晒杀菌消毒,地区地笼放置时笼梢高于水面,防止小龙虾大量进入积压窒息死亡。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想了解更多三农信息,请关注“瞳影简生”!记得关注我!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