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塘蟹夹草怎么办
蟹塘蟹夹草怎么办,如何预防小龙虾的天敌?
首先,从生物性角度上来说,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在自然界中没有绝对的天敌。
因为从生物性上看,小龙虾是种适应性极强、繁殖能力极强、取食范围极广、物种侵略性超强(小龙虾对于我国而言是外来品种)的物种。
如果一定要找个天敌可以影响小龙虾种群数量扩张的话,那就是人类。
以南京市为例,夏季小龙虾饮食高峰期,整座南京城一天消耗的小龙虾数量可达数百吨。
所以在自然界来说,可以说,没有哪个物种能像人类一样影响小龙虾的种群数量。
但是,话说回来,小龙虾这个物种目前在我国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最后变成十三香龙虾、蒜泥龙虾、冰镇龙虾等等等、、、、最后进到我们的胃里,满足我们的口腹之欲。
然而从供应链原产地来说,养殖户预防天敌主要是为了产量最大化,从而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所以,我下面说的主要是根据我的养殖实操经验结合有关理论知识,从养殖户心态上说说这个事~
以龙虾主要产地江苏苏北泰州兴化地区为例。
泰州兴化地区除了是旺季小龙虾的主要出产地,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大闸蟹养殖基地。 本人从事大闸蟹养殖数十年,在本地区,养殖户一般采取的是小龙虾与大闸蟹混和养殖的模式。
而常年的养殖经验和结果也说明,大闸蟹与小龙虾混合养殖可以达到两个物种双赢的效果。
但是别忘了,小龙虾与大闸蟹本来就是一对天敌。
参考农业研究所的部分实验报告可以发现:
小龙虾配套河蟹养殖模式相对于单独养殖龙虾个体体重增加6.8%,亩产量增加10%左右;同时我们也发现,大闸蟹成活率和产量也取得提升,这是个完美双赢的结果。
所以,回到开头,小龙虾是种非常脆弱但是又无比强大的生物种群。
说它脆弱,自然界可以杀死小龙虾并且以小龙虾为食的动物太多了:桂鱼、黑鱼、成年大闸蟹、部分鸟类等等等;
但是这些物种根本无法对小龙虾种群数量产生决定性影响,因为自然界有他的调节手段,不会偏向于任何一个物种。
同时,正因为有这些天敌的存在,反而可以优化小龙虾种群健康程度,扩大大产量,我这边的蟹塘上从来不会刻意去防止其他动物。
当然,保证蟹塘中种群的纯净性也是必要的,去除杂鱼也是日常的关键性操作。
说小龙虾强大,除了人类,可以说没有任何其他物种可以消灭小龙虾,当然人类也做不到消灭小龙虾。。。原因很简单,市场需求太旺盛,消灭了小龙虾,我们拿什么挣钱啊!!
说了这么多,希望能帮到你 ,谢谢!
大闸蟹越大越容易死吗?
不是的,很多原因会导致螃蟹死亡。下面介绍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螃蟹死亡。
一、水质差,病菌多。
1、水质差、病菌多。蟹塘没有及时消毒,导致塘内水质恶劣,有害病菌加速繁殖,使螃蟹被细菌感染,患烂鳃病等情况,严重时螃蟹就会死亡。
2、长期酸碱度过高。随着气温逐渐回升,阳光照射时间越来越长,蟹塘内的藻类光合作用旺盛,会使塘内水体中的酸碱度过高,导致螃蟹慢性中毒,出现死亡现象。
3、水温过高。当螃蟹在第一次脱壳时,如果塘内水体温度过高,会由于此时的螃蟹体质较弱,容易死亡。
4、塘内水体溶氧量不足。当蟹塘内爆发蓝藻、青苔时,水体中的溶氧量会大幅下降,并且会释放出大量毒素,使螃蟹缺氧、中毒。
5、应激反应。在高温天气时,暴雨过后使蟹塘内水体环境被破坏,容易让螃蟹产生应激反应,突然出现死亡的情况。
池塘成蟹生态养殖中伊乐藻上浮该怎么办?
池塘成蟹生态养殖冲伊乐藻上浮该怎么办?这个主要还是要找到伊乐藻上浮的原因。
造成伊乐藻这种水草漂浮的原因有以下二个:
一、螃蟹夹草,当池塘中食物不足时,大量螃蟹啃底泥吃草根,在池塘的下风处可见大量水草漂浮上来,时间长了,如果没有对水草进行及时清理,那么就会成为坏水的元凶。
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及时加大饵料的投放,许多人认为在阴雨天可以不投喂,其实只要温度不是太低,螃蟹依然是吃食,我们一再强调是少投喂,只是比平常喂的少一点而不是一点不喂。
二、水草根部缺氧导致的烂根漂浮,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池塘水草密度过高生长过旺的情况下。水草密度过高,在水下形成一个密闭的小环境,水中的容氧很难到达这个密闭的小环境里,只要几天时间缺氧,水草就会从根部开始腐烂,断了根的水草就漂浮上来。大量的水草死亡漂浮对养殖是非常不利的。
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头控旺生长,并及时疏草开草沟,保证有充足的溶氧供应水草。
总之,无论是哪种原因带来的水草漂浮都会给我们的养殖带来危胁,所以我们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原因,对症处理,尽可能的预防批量性的死蟹发生。
现在农村一阵风的栽树?
农田栽树、稻虾共养,是农民为了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创举。是不得为而为之。
新世纪初期,在我们家兴起栽树热,到处栽树,路两旁、家前屋后、岗湾湖岔、甚至大批农田都被栽树了。今天我们才真正见到了“成果”,特别是栽到农田的已十几年了,有的树还不到一尺粗。好在这些家庭人大部分早都外出打工了,他们把农田栽上树,农田仍然可以享受农业补贴,栽树还享受绿化补贴,也很合算。
稻虾共养是近二年兴起的新型产业,农村人就是这样,干什么蜂拥而上,根本不作调查研究,不考虑后果。别人能干我也干。把大面积农田横一道,竖一道挖沟养虾,中间栽秧。
今年我已调查了,虾农大都亏了。主要原因首先是前期虾苗太贵、虾饲料价格高,不养虾吧,田已整好,又碍于脸面,养虾都知道不合算。再者今夏无雨,虾生长、繁殖都不理想。更何况虾刚上市,不到一周时间价格猛跌。所以大部分虾农亏本亏得厉害。
回归主题,农民栽树、稻田养虾不会破坏生态、更没有破坏农田。横坚几道沟随便都能平掉恢复原茂。问题是我们农民种粮没有利润,外出打工的农户把田地栽上树,还享受补贴,比空着强多了。养虾的同样是为了经济创收。
总的来说农村人没有什么高深的知识,更不了解市场行情,干什么蜂拥而上,“谷贱伤农”么。
说到这里,请问你懂我们农民的心吗?你理解我们农民有多少无奈吗?――做农民不易,做现代职业农民更难。
河蟹池塘该如何选择水草?
各个地方养殖模式不一样,我说几种仅供参考。1.伊乐藻为主,这种养殖方式一般用于平底塘。优点,草茂密可提供的栖息地多,河蟹脱壳不容易被同类搞死。低温可以生长,前期可以为蟹苗提供栖息地,保温。缺点,伊乐藻不耐高温,高温容易烂掉导致蟹塘水环境差,河蟹脱壳没有了保护地,脱壳翻倍小。2.伊乐藻搭配苦草,这种一般用于有环沟的塘口,前期温度较低的时候在环沟种植伊乐藻,利用伊乐藻低温生长前期提供栖息地,中期种植苦草,苦草耐高温,为中后期提供保护。缺点就是苦草对于高密度养殖来说容易被河蟹夹掉导致最后一根草也没有。这种模式要低密度养殖(800只/亩),有经验的养殖户可以适当增加密度。3.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混合种植。这种种植方式是前期伊乐藻为主,也是利用低温生长的特点。中期种植轮叶黑藻和苦草,待轮叶黑藻和苦草开始生长时慢慢拔掉周边的伊乐藻,一个是给轮叶黑藻和苦草提供空间,一个是防止伊乐藻烂掉提前清理。哪一种方式都有成功的也都有失败的,关键还是在于中间的管理。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一起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