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塘蓝藻怎么处理
蟹塘蓝藻怎么处理,蟹塘青霉素治蓝藻一般用量是多少?
1.灭杀蓝藻:6-8月份水温较高,选择在太阳出来前后(提前开启增氧机增氧或抛撒粒粒氧,保障水体中氧气充足),100克/(亩·米)固磷菌全池泼洒。
2.1~3天后,解毒素解除蓝藻毒素,视情况可连用1次。
3.第2~4天,芽孢杆菌+氨基酸培藻液调节水质,稳定水色,以后可每7~10天使用1次生物菌,平衡菌相藻相。
注意事项:①池塘蓝藻出现后要控制进水,进水会加剧蓝藻在池塘中的蔓延;②用药前应关注最近天气预报,最好以持续晴天用药为宜。
螃蟹养殖小球藻怎么用?
1、在养殖初期,将小球藻和肥料同时使用,起到快速肥水的作用。高温期可单独使用小球藻,也可与枯草芽孢杆菌或者EM菌同时泼洒使用,调节水质,降低氨氮、亚硝酸盐,抑制蓝藻,改善水体环境。
2、提供单胞小球藻源,进入养殖水体后可迅速繁殖,形成以单细胞小球藻为优势种群的水体,为鱼、虾、蟹、贝等各类水生动物构筑良好的生活环境。
3、小球藻能够提供丰富、均衡的天然营养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叶绿素、藻多糖、核酸等。这些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防病能力和抵抗力。
4、小球藻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作为虾蟹贝幼苗的开口饵料,滤食性鱼类的的直接饲料,促进生长、降低成本,提高水产动物的成活率。
5、可以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体溶氧,大大减少缺氧浮头的可能。
下肥后青苔几天死亡?
下肥后青苔几天死亡?
肥料不能直接杀死青苔,主要是把水体中的藻类培养起来后,水色浓了,透明度下降了,青苔光合作用减弱,慢慢青苔老化、死亡。
有青苔的池塘直接下肥是有风险的,如果水体本身藻种较少、水温低,以及其他限制因素,下肥后,水肥不起来,那么反而导致青苔生长更猛烈!所以有青苔的塘口,下肥前建议先用腐植酸钠遮光后再肥水。
虾塘长青苔怎么处理?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青苔大量繁殖的现象,那么如果虾池里有青苔该怎么处理呢?青苔是什么
对于青苔,想必在农村生活过的朋友都不会陌生,但是青苔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青苔其实是苔藓类的一个总称,青苔有陆生以及水生,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我们接触的主要是水生的丝状绿藻。在养殖过程中,青苔会严重影响小龙虾的生长。
青苔大量繁殖对小龙虾的危害青苔在繁殖初期,不会对小龙虾造成大的影响,但是当其大量繁殖后会对小龙虾以及水体产生较大的危害。
青苔在繁殖过程中会与水体中的微藻争夺养分,导致水中营养物质被过度消耗,破坏水体中的物质循环,造成水体清瘦,肥水困难。
青苔大量繁殖以后,藻类很难繁殖,那么水体会清澈见底,这会造成小龙虾的应激反应,于此同时,小龙虾的敌害生物更容易捕捉小龙虾。
无论是小龙虾还是鱼,在过度繁殖的青苔中都很容易被缠绕而死,导致成活率低。
在养殖的后期,水位会加深,青苔会大量的死亡,这会导致水体指标的巨大变化,影响小龙虾的健康,甚至会造成死亡。
青苔在大量繁殖以后,水体中无藻类碎屑以及浮游动物供小龙虾采食,会造成饵料系数偏高。
青苔的预防措施在水产上,我们一直强调防重于治,主要是因为水产养殖的问题一旦发生,去解决都是比较棘手的,因此多数要从预防着手,那么青苔也是可以预防的。
在养殖之前清塘要彻底。清塘的方式多种多样,我更倾向于暴晒至龟裂,然后进少量水生石灰再处理,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杀死塘底的青苔孢子。
进水要过滤。虽然很多微小的孢子我们过滤不掉,但是可以过滤掉大的丝状成体,防止外源水带入。
进水后要及时肥水。很多人进水以后不及时肥水,就会造成青苔的繁殖,因此在进水以后要及时肥水,将水色培起来,这样就可以避免青苔的繁殖。
青苔处理措施虽然预防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一定就真的成功,当池塘里出现了题目中所说的现象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人工捞除。虽然说人工捞费时费力,但这也是相对来说安全有效的方法。
提高水位,遮阴处理。现在遮阴的处理方式很多,有些人加高水位就可以,有些人喜欢用蓝色的遮蔽剂,有些朋友会使用腐植酸钠或者是草木灰。这些方式主要是遮挡阳光,减少青苔的光合作用。
药物杀除。目前在市面上杀青苔的药物比较多,有一些青苔净也有一些青苔死亡的粉末,具体效果还是与厂家药品质量有关。
微生物处理。现在微生物是水产养殖一个重要的措施,很多情况下都可以利用微生物来调节水质,当然在面对青苔的时候也是可以的。
在青苔处理过程中,我们要防止青苔在短时间内的大量死亡,因为如果青苔大量死亡会造成水质的急剧变化,小龙虾会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而且后期的青苔分解也会造成水质的恶化。
总结青苔由于其生长速度快,繁殖方式特殊,处理起来也是比较棘手的,因此一定要注重前期的预防措施,那么在后期的治理过程中也要注意青苔大量死亡导致的应激以及水质变化等问题。在青苔处理过程中,尽可能多种措施配合使用,比如先进行人工捞除,再配合遮阴以及微生物处理,这样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螃蟹塘亚硝酸盐高是什么原因?
一、水生植物 ph 值过高引起的: 1、建议清除蟹池中过多的水生植物,使水生植物的覆盖率约为40% ; 2、适当用水,首先排水和灌溉,换水约五分之一天,为3天至5天; 3、使用水质调节剂,降低池水的 ph 值,然后使用增氧底改造,使用2-3次,可降低 ph 值1.0-1.5; 此外,每水深2-3公斤使用磷酸二氢钠或腐殖酸钠等调节剂。用药时应注意: 用药剂量不宜过大,以免 ph 值下降过慢、过快,导致应激反应;
二、由蓝藻、苔藓等藻类引起的 ph 值过高: 1可采用分离式池塘排水系统排放上层水,当蓝藻特别丰富时,打开增氧机,喷洒二氧化氯等溶液杀灭藻类六小时后,它被腐植酸钠解毒。Ph 值稳定后,及时加入优质外来水或商品藻种,然后适量使用生物肥料,保证水质肥料活泼、嫩、凉爽。合理施肥水源,必要时增加商品藻种,可以保证水体藻类平衡,防止蓝藻的大量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