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叉尾鱼病
怎么治疗叉尾鱼病,小金鲤鱼身上有黑斑?
金鲤鱼身上有黑点是因为黑点病,黑点病又叫黑斑病,是由一种未定名的吸虫引起的一种体表寄生虫鱼病。第一中间寄主是椎实螺,在其中有母胞蚴、子胞蚴和尾蚴各发育阶段,尾蚴为叉尾型。第钟中间寄主是鱼类,在鱼的皮肤中发育成囊蚴。病鱼身体消瘦,体表及鳍条、鳃盖、下颚等部位布满黑点,手摸有粗糙感,严重时,可引起鱼体弯曲,甚至脊椎变弯。防治方法:
①彻底给缸消毒,杀灭椎实螺;
②发病鱼池,可用硫酸溶液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7克,杀灭椎实螺;
有个五百亩的水库该怎么养鱼?
一个500亩的水库,承包费才10万元。虽然算不上是捡了一个漏,但是如果该水库的条件优越(如交通设施良好、配套设施齐备、地理条件优越、没有受到污染等)。那么用这个价格能够承包到,应该是完全划算的。换句话说,即使是没有养鱼经验,用这点钱,承包一个这样的水库,也不用担心什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水库,承包一般都会有很多的限制。比如限制发展养殖,或者限制对水库施肥等。如果有这些情况,那么在这样的水库,想搞养殖开放就不太可能了。当然,今天我们主要说的是,在允许搞养殖的条件下,我们如何在这样的水库养鱼。
首先这样的水库,其实比较适合粗放型养鱼模式的。即每年投放一定数量的花白鲢鱼种,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施用一点肥料(化肥、农家肥都可以),最后根据市场的需求,或者水库里鱼类的生长情况,适时进行捕捞即可。这种养殖模式,非常适合有没有养鱼经验的朋友尝试。当然,这种养鱼模式,也是水库养鱼的主要方法。
其次,我们水库放养鱼的模式不变,但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水库的各种条件,在水库的周边搞一些配套的养殖,比如养鸭,养猪,甚至是在水库中发展网箱养殖等。如果这样做,其它的养殖不但能增加收入,而且其它养殖产生排泄物,可以作为肥料流入水库,供水库养鱼使用。这就降低了我们养鱼的成本投入,算是充分发挥养殖的综合效益吧。这种养殖模式,对养鱼的技术,仍然没有太大的要求,主要是控制好其它养殖种类的数量即可。
另外,就是像在池塘养鱼那样,在这样的水库养鱼了。即在水厍中,投放各类型的不同种类的鱼种,比如投放四大家鱼。充分利用水库的水体空间和自然资源,进行养鱼。当然,这种养殖模式需要有一定的养殖经验。不过题主可以先用拦网隔断一段库湾,进行试点。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便以后在全库推行。而剩下的水库面积,则继续采用上两种模式进行养鱼。
总之,用这个价格承包到这么大的水库,搞养鱼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没有经验可以慢慢总结,或者向别人虚心请教嘛。当然,除了养鱼外,这么大的水库面积,肯定具有其它的开发价值。如果条件和能力允许,能进行综合利用开发,我想效果可能就会更好了。
打算自己人工繁殖鱼苗?
鱼苗繁殖非常赚钱,一个小型孵化场选好孵化品种半年赚个几十万很简单。但是很辛苦孵化期间经常一 天只睡两、三个小时,得极限体力劳动和技术相结合才能做好鱼苗孵化。因为鱼苗孵化时间非常短,只有短短的两三个月时间可以说是分秒必争。我自己做过四大家鱼的繁殖,大学室友家有鱼苗繁殖场一直在做鱼苗孵化,就讲讲鱼苗孵化的操作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大口鲇鱼苗
题主准备自己繁殖鱼苗,看你准备繁殖什么品种的鱼苗,不同的品种需要的繁殖场地要求不一样。一般来说虽然黑鱼、斑点叉尾回等一些品种可以自己产卵,但大部分品种的鱼苗孵化以及想要大规模量产还需要人工催产。鱼苗繁殖场基础建设要有以下几项必备的基础设施;
环道
环道出水用纱网做的出水口
环道是用来孵化受精卵的,一般都是椭圆形的,也有长方形的,利用环道水流带了充足的溶氧孵化受精鱼卵。
催产池
催产池是用来给繁殖鱼苗的亲本打针催产和产卵的产地,一般是水泥圆形池,水深1.5米至2米。
亲本池和蓄水池
亲本池是用来培育繁殖鱼苗所用亲本池塘,不宜太大以2亩到3亩为宜,利于亲本的培育。蓄水池主要是用来过滤进水防止野杂鱼进入孵化基地吃鱼卵、鱼苗和给孵化场提供充分的水量保证孵化。
具体孵化流程如下;
一、选好繁殖用的亲本打针催产人工助产
从亲本池(繁殖鱼苗用的母鱼和雄鱼叫亲本)把用来繁殖鱼苗的亲本捕捞上来备用,捕捞网要选择材质比较柔软网片,减少对亲本的损伤。 把选好的亲本母鱼挑选出来打催产针,打好催产针后就把母鱼和雄鱼放入催产池中,一般3到4个小时亲本就会交尾产卵,这时候要控制好催产池的流水,可以刺激母鱼产卵。
在交尾产卵的泥鳅
二、把受精卵放入环道孵化、刷环道
把受精卵收集好放入孵化环道里,利用环道流水给受精卵提供充足的溶氧让受精卵“破膜孵化”。受精卵破膜孵化刷环道是鱼苗孵化中最辛苦让人头疼的一件事,受精卵破膜出来的时间不一致一般同一批受精卵全部破膜出来在1-2天。受精卵破膜出来的时候卵黄苗和卵膜分离,大量的卵膜会黏附在出水口的纱网上,为了防止卵膜堵塞出水口引起缺氧,必须不定时的刷洗纱网上的卵膜保证环道进出水口排水通畅。
刷洗环道
实际孵化中刷洗环道要每天24小时不间断得刷洗,脱膜高峰期一般十几分钟刷洗一道,孵化场由于抢时间和人手都不会非常多晚上还得熬夜刷环,孵化繁殖最怕得就是刷环。我曾经刷环道刷到想吐,有一次熬夜刷环道了太累了,第二天给鱼苗打针催产,本来是给母鱼打针的催产针打给雄鱼了 ,结果报废一批鱼损失上万。
三、鱼苗暂养
鱼苗的卵黄消失前鱼苗是依靠卵黄里的营养生长,等卵黄完全消失过后就需要人工投喂。等卵黄苗的卵黄完全消失有游动能力了就把鱼苗转到暂养水泥池用网箱暂养,这时候一般投喂鸡蛋的蛋黄,用纱布包裹蛋黄在暂养鱼苗的网箱反复揉搓使蛋黄分布均匀利于鱼苗摄食。暂养一个5到7天鱼苗就基本可以作为鱼苗水花放入池塘养殖了。
鱼苗暂养网箱
如何利用网箱养殖黄颡鱼?
利用网箱养殖黄颡鱼,是新开发的一种养殖方式,比起传统的池塘养殖,产量明显提升,具有多、快、好、省的特点,网箱养殖也用到了各种鱼类养殖,提高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利用网箱养殖黄颡鱼的优势① 提高产量与质量:利用网箱养殖,实现了高密度集约化管理,提高了成活率,产量得到提升,网箱养殖出来的黄颡鱼,商品质量较高,在市场上有一定的优势。
② 良好的水质环境:在宽阔的水域,选择水质较好一个区域,安装网箱,有利于管控水温和溶氧,促进黄颡鱼的生长。网箱养殖黄颡在大型的水域,高温干旱的季节,也可以避免水位降低,水质恶化。
③ 大水面的特点:网箱养殖,可以方便地转移位置,利于模式化操作,把自然环境下受到的影响,完全掌控在养殖户的手里,避免造成损失。网箱饲养黄颡鱼,具有容易投喂,减少病害发生的机率,容易捕捞的特点,利用大水面的优势,比起池塘饲养要方便很多。
二、网箱养殖黄颡鱼,如何制作网箱① 设计网箱:养殖黄颡鱼要用到的网箱,通常分为正方体和多边体,这样的结构可以节约材料,网箱的水质更好,避免投喂饲料的时候造成浪费。网箱的大小,可以根据养殖规模来设计。制作网箱要考虑抗风能力,箱体中的水能否进行交换。
② 制作网箱的方法:制作浮式网箱,一个网箱的面积通常是24平方左右,也可以制作成1平方米的小网箱。网箱主要有网体、网架、浮子、盖网、防逃网等组成。网体上开的口要用网架来支撑,使其保持正方体的形状。网箱的底边要装上石头,用重力来保持网箱的形状。为了防止黄颡鱼逃逸,网箱要安装盖网和防逃网,但有盖网的网箱,不便于清理,防逃网用支架安装在网口。浮子一般是用大的空油桶,保证网箱能够浮起的同时,还能承受一定的重量,以便养殖户在上面进行投喂管理。
③ 网箱的材料:网架起到支撑的作用,材料就要用金属管或大毛竹,水面会产生较大的风浪,材料就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箱体主要是用金属网,网箱可以用耐腐蚀的聚乙烯网片,成本较低,也利于水体交换,网片的目数一般为0.5~0.8厘米。
三、黄颡鱼进网箱的一些注意事项① 进箱的时间:用网箱养殖黄颡鱼,一般是在6月上旬,如果网箱中水体的温度较高,可以早点进箱,黄颡鱼的生长期也要长一些,出箱的时候,鱼的规格也要大。只要水温合适,进箱的时间宜早不宜迟。
② 放养密度:合适的饲养密度,应参考网箱大小、水质、饲料配方等,利用网箱养殖黄颡鱼,放养的密度一般是每立方米2500~3500尾,如果水域是微流水,水质情况较好,放养的密度可以增加到3500~4000尾。
③ 进网的注意事项:同一批大小的鱼种,要在同一个网箱中养殖,放养的鱼种大小一致,有利于保持养殖的整齐度。进箱的时候,要注意温度变化,温差不能超过5度,温差过大,要把放鱼种的水温调节到一致后再放。放入网箱之前,鱼种先要消毒,杀灭鱼体上的寄生虫和细菌。
消毒方法:用0.5%的食盐和0.5%的小苏打,混合成溶液,把鱼种放入2~3分钟捞起,进入网箱后,网箱的角落要挂2~3个药袋,每个药袋里装50~80克的漂白粉,避免黄颡鱼发生病害。
四、黄颡鱼的饲养管理① 投喂方法:用网箱养殖黄颡鱼,投喂饵料与池塘养殖有较大的区别,因为黄颡鱼是昼伏夜出的习惯,养殖户就要驯化它们在白天吃食,以便于观察吃食情况。白天的投喂次数保持4~5次,到了高温的季节,投喂次数可以减少到3~4次。到了冬天,水温低于12度时,投喂次数减少为2~3次。没有自动的投饲机,也可以将饲料撒入到网箱的中间。
② 投喂量:网箱养殖黄颡鱼,投喂量多少与水温有很大的关系,通常要比池塘养殖的投喂量高10%~15%,如果是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在养殖初期,水温在18~20度时,投喂量是鱼体总重量的5%~6%;饲养中期,到了6月份以后,水体的温度较高,投喂量就要增加,占鱼体总重量的10%~12%;之后水温降低,投喂量可慢慢减少。
③ 日常管理:每天要监测水体的温度和水质,定期测定网箱中的溶氧、PH值,为饲养管理提供参考。一个星期就要检查一次网箱是否有破损,防止黄颡鱼逃脱,暴风雨过后,要检查网箱的支架和绳索是否有损坏。一个月要清理网箱一次,将网箱外面的藻类和杂物清除干净,避免网孔堵塞,水体交换困难影响水质。
最后,来说说黄颡鱼的捕捞,一般是在国庆节假期前后进行捕捞,此时的价格也要高一些,采取抄网捕捞,出箱的时候动作要轻,避免伤亡。如果有的鱼规格不大,可以单独转到另一个网箱养殖。
水产养殖如何预防水霉?
水霉病的发病条件
1、水温:水霉发病的第一要素是温度,在夏天,基本是看不到水霉病的。只要水温一下降,水霉就开始流行。热天时节即使鱼体有伤,也是赤皮病。科学数据表明:在低于23摄氏度的水体中,水霉就开始了。
2、受伤:水霉多发的池塘,鱼体肯定是受过伤害的。引起受伤的原因很多,机械损伤、寄生虫、冻伤等。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真菌一般也不感染健康的鱼体。因此,购苗时尽量买体质健壮的苗种,找操作技术过硬又讲信用的场点和人士购苗,这是预防水霉病发生的起始条件。
发生水霉病的例外
据说,有一种情况下不会或者很少发生水霉病,那就是盐度!在水产养殖中,引起水霉的病原——真菌,一般都是淡水中的。而这一类的真菌,在海水(或者高盐度水体)中存活率较低。因此,在实践中,同一个品种,淡水养殖过冬,对比在海水(或者高盐度水体)中养殖过冬,淡水养殖池塘得水霉的概率远远超过海水。或者反过来说,海水养殖的品种,一般不易得水霉。
水霉病的控制
1、防止鱼体受伤:这是最关键之处,拉网抓鱼、换池等操作时,尽量减少鱼体损伤。进行这些操作后,水体要及时消毒,帮助鱼体伤口尽快愈合。
2、水温:提高水温当然好,但很多人或者根本上是办不到的。方法有搭盖保温棚、肥水后鱼下塘、加深水位、烧锅炉水,等等。只要水温足够高,就不会有水霉病,这是根本但也最难,冬天加注地下水也可。因此,在实践中,从水温这个方面来提升,这也是根本上预防水霉病的良策。
3、鱼体良好:体质第一,良好的体质也是预防病害的根本。要做到良好的体质,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喂好饲料,水质适宜,即使有病原也不一定会感染,对伤病的恢复力会很强。瘦苗、弱苗和病鱼杜绝购买。
4、盐度:根据鱼的品种和条件,适当提高水体的盐度,这也是行之有效的预防办法。水霉主要是淡水中的真菌种类,提高盐度可以有效预防。在现实中,大幅度提高盐度也是很难做到的。在实践中据有人按:在使用药品的同时,或者也可以单独使用每亩配合粗盐(氯化钠)200斤,和治疗药物同时下,这样至少可以提高药效2-5倍,如果有地下盐水井条件的,在用药的同时,不间断地抽取地下盐水,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配合使用盐巴,除了盐度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盐巴(氯化钠)也是有效杀灭真菌的药物之一。而以盐巴本身的特性,基本可以配合任何药物一起使用。因此,在这样的双重原因下,杀水霉的专用药同时配合盐巴或者盐水,自然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控制水霉病的药物
很多人在咨询时,不管原因只求结果。就专门问询用什么药物能治好,以为有什么神药就想轻松了事!或者只要看到或者听说什么药管用,就猴急的马上去买药用下去,然后就发觉在很多情况下——无效,再然后就是怨天怨地怨人了,甚至还说是遇到假药了。如果简简单单的某种药一用,就能百分百搞定水霉的话,水霉病就早就不是难治的病例了。
治疗水霉病的药物有:
1)硫醚沙星。
2)戊二醛:也可以使用戊二醛合剂,如戊二醛季铵盐合剂或烷化醛。
3)水杨酸(配合碘制剂更佳)。
4)五倍子(配合碘制剂更佳)。
5)厂家成品药,如水霉净等。
想要了解更多水产养殖信息,敬请关注@重庆永川水花鱼,会用更加精彩的内容回馈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