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鲡多少钱一斤
鳗鲡多少钱一斤,4斤重的野生鳗鱼价格?
一斤120元。
鳗鱼禁忌鳗鱼忌与醋、白果、甘草同食。
患有慢性疾患和水产品过敏史的人、病后脾肾虚弱、咳嗽痰多及脾虚泄泻者忌食
鳝鱼虽好,也不宜食之过量,否则不仅不易消化,而且还可能引发旧症。
鳗鱼饭的做法:
[原料/调料]
鳗鱼 1条(约1斤)
竹签 数支
黄砂糖 2大匙
酱油 3大匙
姜汁 少许
米酒 少许
蜂蜜 1小匙
白芝麻 适量
[制作流程]
(1)将鳗鱼洗净,去头尾后分成3片,加糖、酱油、姜汁及少许米酒浸泡20分钟使其入味后,将鳗鱼取出,剩余汤汁以小火煮开备用。
(2)将竹签以旋转方式串入鳗鱼肉,使其固定。准备烤箱,烤盘上面先抹少许油,放上鳗鱼串以200℃烤6~8分钟,中间须不时翻面并涂抹酱汁多次,取出时刷上少许蜂蜜,再撒上白芝麻即可。
鳗鱼处理方式:鳗鱼请鱼贩处理好,分开肉及骨头。清洗时将鳗鱼肉置于盆中,将面粉均匀撒在鳗鱼身上以抓洗的方式去除其外皮上的黏液,如此重覆几次,直到干净为止。
若家里没有烤箱,可用平底锅煎烤,其余方法一样。
美味的考鳗鱼做法
材料:海鳗鱼、生抽、老抽、白酒、胡椒粉、咖喱粉。
1、海鳗鱼清洗干净,片下鱼肉;
2、用1勺生抽、1勺老抽、半勺白酒、半勺糖、半小勺胡椒粉、半小勺咖喱粉、半小勺孜冉淹一下;
3、烧热锅子,涂一薄层油,放入淹好的肉片;
4、中火2分钟,翻一面;
5、重复这个过程2~3次,鱼肉煎香煎透就可以了(整个过程也可以用烤箱来做,200度烤15~20分钟);
茄汁鳗鱼
制作方法 1.原料处理:鲜鱼清水洗净(冻鱼先用冷水解冻),沿鳃盖后切去头,剪去鱼鳍,剖腹除尽内脏,并剪除腹部肉,切除宽度小于2厘米的鱼尾。
2.洗涤:在流动水中洗净腹腔的黑膜及血污。
3.切段:横切成36~38毫米的鱼段(鱼体过大者除去脊骨后再切块)。
4.盐渍:盐水浓度15°波美,浸渍10~12分钟,盐水与鱼块之比为1∶1。盐渍后的鱼块,用清水冲洗一次。
5.脱水:生鱼块装罐,经20′~25′/100℃蒸煮脱水后,倒罐沥净汤汁。及时加茄汁。
6.茄汁配料:番茄酱(20%)47.5千克、砂糖5.9千克、精盐1.75千克、味精70克、精制植物油7.4千克、冰醋酸350~700克、清水26千克、蒜泥370克、洋葱4.5千克、辣椒油180克、黄油5.9千克,配成总量100千克。将清水倒入夹层锅,然后加入精盐、味精等配料,再把预先混合好的番茄酱和植物油加入,加热至90℃备用。
7.装罐:罐号946,净重256克,鱼肉260克(不超过5块,脱水后重200克,鱼块坚装,排列整齐),茄汁52克,精制油8克。
8.排气及密封:抽气密封:300~350毫米汞柱,立即密封,倒罐装篮杀菌。
9.杀菌及冷却:杀菌式(抽气):10′~60′~15′/160℃冷却
鲲鳗和鳗鱼的区别?
1、外形区别
海鳗和河鳗的区别还是挺大的,尤其是在体型上面,能够看出来很大的差异,河鳗的体型相对比较细长,头是中等大小的,眼睛非常小,嘴巴是尖的,而且比较扁,有很多的鱼鳞在上面,河鳗的外表看上去基本上都是灰黑色的,它的腹部是白色的。海鳗的头要比河鳗的尖而且要更长,嘴巴和眼睛都比较大,身上没有鱼鳞,外表看上去基本上都是黄色的,伴有少量的黑斑点。
2、分布区域不同
海鳗和河鳗的分布区域是不一样的,海鳗是属于海鲜生长在海里面,而河鳗生长在淡水里面,它不属于海鲜,它们的生长习性是不一样的,所以海鳗只有生长在海里面,而河鳗只能生长在河里面,两者的生活习性不一样,分布区域是不同的。
3、价格区别
海鳗和河鳗在价格上面也是有一定区别的,河鳗的价格要比海鳗的价格高一些,河鳗一般在市场上的价格在几十块钱一斤,野生的能够达到100多块一斤,而海鳗的价格相对就比较便宜了,一般在十几块钱一斤就可以购买到,河鳗的食用价值要比海鳗的食用价值更高,所以价格就会更高一些。如果将两者做个比较的话,那么河鳗中的富含营养成分也会更加的充足一些。
农村一种淡水鱼刀鳅鱼?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长江和珠江水系有很多刀鳅鱼,特别是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江河水系中,刀鳅的野生资源非常丰富,几乎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但是80年代之后,由于江河水域的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导致刀鳅鱼资源逐渐衰退,有些地方甚至濒临枯竭,贵州、广东、福建等省份已经将刀鳅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水生动物之一。
进入新世纪以来,广西的水产研究所对刀鳅鱼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包括生物学和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技术 等,在不少地方也已经开展了人工养殖,效果还很不错。
刀鳅鱼:价格贵,肉味美刀鳅鱼的学名是大刺鳅,在生物分类上属于鲈形目—刺鳅科—刺鳅属,有些地方称其为猪母锯、石锥、辣椎等等。这些地方名基本都是根据刀鳅鱼的外观性状来命名的,比如刀秋鱼的背上有锯齿状的刺(千万不能用手直接抓,很容易被刺伤),而且吻部很尖、呈锥型,这些特征具有很高的区分度,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上图是新发现的4种刺鳅。说起刺鳅,前几年我在青岛海边也曾发现过类似的鱼,外观性状、生活习性都和刺鳅极为相似,现在想想也可能是刺鳅属的新物种。
在食性方面,刀鳅鱼主要以水生昆虫、小型的鱼虾为食,当食物缺少时也会摄食水生植物的鲜嫩茎叶。别看刀鳅鱼的吻部狭窄,它的食量和胃口一点也不小。刀鳅算是比较贪食的,如果用鱼钩绑上螺肉,然后放到刀鳅鱼的洞口边,它很快就能上钩,这种方法屡试不爽。但刀鳅吃钩很深,想要取下钩来就不太容易了。
刀鳅鱼属于典型的淡水鱼,而且适合在温水中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水温为20~29℃。在野外的河流中,当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在2.5~3.5mg/L时,刀鳅鱼就会有缺氧的现象,此时刀鳅会游离水底,附着在水面的水草上。
研究表明,当溶解氧含量低于2.5mg/L时,刀鳅鱼在5~6小时内的死亡率就高达90%以上。但奇怪的是,如果将刀鳅鱼脱离水体,只要鳃部和体表能够保持一定的湿润度,那么刀鳅鱼就能存活24~36小时——这就说明了刀鳅鱼是可以借助辅助呼吸器官进行呼吸的,这一特点和泥鳅、鳗鲡、黄鳝等无鳞鱼基本一致。
由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产量也不高,刀鳅鱼目前的市场价值很高,有些地方甚至能卖到上百元一斤的高价,在饭店里更是供不应求。因此这种鱼的养殖前景很广,市场需求也很大。
那么问题来了,价高味美的刀鳅鱼为什么很少有人养殖呢?其实刀鳅鱼不是不能养殖,只是养殖的产量太低了,和大宗淡水鱼相比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这还要从刀鳅鱼的养殖特点说起。
在自然状态下,刀鳅鱼喜欢阴暗的环境,经常隐藏在石块及遮蔽物下。即便转移到人工养殖环境下,刀鳅鱼也特别怕光,很容易受到惊吓。因此养殖户经常准备很粗的水管或者其他遮蔽物放在水池中,以便为刀鳅鱼提供栖息、繁殖的场所。此外,整个养殖车间的光线要求很暗,这也是为了模拟自然状态下刀鳅鱼的生长环境。
除了养殖环境比较挑剔外,刀鳅鱼养殖周期也比较长。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刀鳅鱼可以摄食水蚯蚓、冰鲜鱼以及鳗鱼的配合饲料,而且到了晚上摄食最为旺盛。
总体来说,刀鳅鱼比其他鱼类生长的要慢很多,当水温低到15℃以下时,刀鳅鱼就会停止进食,基本停止生长。因此,如果控制不好水池中的水温,刀鳅鱼的养殖周期就会大幅延长,典型的难度大、周期长、见效慢,多数养殖户都“耗不起”这个时间。
目前来看,刀鳅鱼还是属于小众养殖品种,养的人并不多,养殖的技术门槛也不低,想要获得高产量是很难的,这也是很多养殖户被“劝退”的重要原因。
虽然刀鳅鱼不受养殖户的欢迎,但在食客们眼里,刀鳅鱼可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品。在饭店,刀鳅鱼被厨师们玩出了很多“花样”,比如辣爆刀鳅、炒刀鳅糊、清炸刀鳅、软炸刀鳅等等,可以说是各具特色,让人回味无穷。
总结刀鳅鱼肉质细嫩鲜美,是一道有名的特色小吃,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追捧。但在很多地方刀鳅鱼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产量供应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市场空间还很大,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很多养殖户都不选择刀鳅鱼,主要还是因为刀鳅鱼对生长环境非常挑剔,生长缓慢,养殖周期长,养殖技术难度也很大。相对于黄颡鱼、加州鲈、鳜鱼、翘嘴红鲌、黑鱼来说,刀鳅鱼的“性价比”并不占优势,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去管理,产生的投资回报并不理想。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短平快”的养殖项目依然会是绝大多数养殖者的第一选择。养殖户追求的是效益,而消费者追求的是味道,两者的目标与追求不同,这就导致刀鳅鱼陷入了“供不应求”的尴尬局面。
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指出并讨论!
野生白鳝为什么很贵?
因为白鳝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并且人工不宜养殖,而野生的白鳝也很稀少,所谓“物以稀为贵”,自然价格就贵了。
白鳝由于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因而享有“水中人参”之美誉。作为备受食客嗜好的名贵食用鱼之一,再加上难以人工繁殖的特点,白鳝在市场上的价格也是略贵,据了解野生价格可卖到五百一斤左右。但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能见到野生品种了,基本都是人工养殖的,价格方面也会便宜一些。
白鳝,前身较细且侧扁,因其腹部呈白色,广东人将其称为“白鳝”。白鳝虽叫鳝,但并不是鳝鱼,而是鳗鱼的一种,除了广东之外,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也有分布。
浙江野生溪鳗一斤几年?
3年左右。
我觉得要论野生鳗鱼多久能长一斤其实要看野生鳗鱼的摄取量了,因为我觉得每一个的野生鳗鱼他们的生长的斤数都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小一点的野生鳗鱼他可能达到一个星期才能涨一斤左右,如果是比较大那么一两天左右他都能长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