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对虾胃在哪里
白对虾胃在哪里,虾煮好后为什么有些虾头是黑的?
没有取出虾线,没有挤出头里面的脏东西,做白灼虾或者焖虾都好
我和姑娘经常做姑娘爱吃的油焖大虾,分享一下菜谱
1.新鲜大虾去除虾线,虾的第二节用牙签挑起
2.虾头中间挤一下,挤出脏东西
3.剪掉虾刀,虾须。
4.用清水清洗后直接放入电饭煲,切记不放任何材料。按下煮饭键,就像平时煮饭一样,满屋子虾香
5.电饭煲提示煮好,打开放入盐,油,盐和油比平时炒菜多放一些。再次按下煮饭键,等提示煮好就可以了。中间可以翻炒一下。
这个菜比较鲜嫩,满屋飘香,不同于平时的白灼虾的清淡,也不同于椒盐虾的咸老。如果是超市买的虾比较干净也可以不用去虾线,我在菜市场买的新鲜有很多虾线[呲牙]
白灼虾也经常吃,比较简单
最简单的就是白灼虾,上面虾处理完直接水煮就好
养白对虾需要哪几种矿元素?
1.、钙矿物元素
此元素是虾肌肉和外壳组织的基本成分,促进一些酶,将神经冲动传给虾,支持磷脂平衡细胞的渗透率,促进饲料吸收和消化。
2.、磷矿元素
磷元素是外壳的一种必需成分,在能量和细胞代谢中起着核心作用,有助于磷酸肌酸、蛋白质磷、ATP、磷脂和其他重要酶的重要物质成分。
磷盐的吸收速度取决于虾胃中的酸,对于虾来说磷吸收难度较大。
3、镁矿元素
这种元素是虾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一些重要酶的触发剂。该元素在刺激肌肉和神经、平衡细胞中的酸碱方面也起着一作用。在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镁是虾容易通过消化道、腮、虾壳吸收的物质。

主要的常量矿物元素
4、钠、钾和氯元素
钠、钾和氯几乎只存在于体液和软组织中,钠和氯主要存在于体液中,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它们具有重要作用,在控制渗透压和酸性基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元素在氢代谢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钾、钠和氯化物很容易通过消化道、鳃部、外壳等部位吸收。
5、硫元素
硫是一些重要氨基酸维生素(硫胺素和生物素)、激素、胰岛素(蛋氨酸和环氨酸)和外壳的重要组成部分。硫元素是硫酸盐,是胆素、纤维素、牛磺酸和软骨素的基本成分。硫被认为与动物体内化合物的解毒过程有关。
这种元素主要在消化道中被吸收。
养虾喂料时间?
池塘青虾高产养殖法
为了改变池塘青虾养殖单产偏低这一现状,采用一年双季养虾、投喂全价颗粒饲料等技术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的养殖经济效益。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
1.池塘要求。青虾耗氧量高,不耐低氧,同时,青虾又属底栖动物,游泳能力差,喜欢在池底活动。因此,养殖青虾的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一般养虾池塘面积以3~8亩为宜,坡比为1∶3~1∶3.5,水深1.5米左右,池底无淤泥,水源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苗种投放前半个月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在每个塘内安装好增氧设施。
2.种植水草。青虾属甲壳动物,有脱壳和互残现象。因此,为了避免青虾发生互残现象,就必须种植一些适宜的水草来防止青虾之间相互残食。种植的水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种植于池边浅水带四周的水花生;另一类是种植于浅水带池塘底部的沉水植物,有轮叶黑藻、伊乐藻等,这类水草繁殖迅速,所以当池塘内水草过多时,可用人工方法捞除稀疏,使塘内水草呈星点分布最好。一般情况下,水草的生长面积占池塘水面总面积的比例应控制在30%左右。
3.设置网片。在虾塘中间设置10~33目的无节夏花网片,用毛竹架固定,按屋架形设置于水面下20~40厘米处,坡度为15~20度,以便青虾上下爬行,每排网片宽3~4米,长度因池而定,一般5亩左右的池塘可设2排网片。
4.苗种放养。青虾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在养殖环境适宜、饵料充足的情况下,虾苗经过2个月的养殖每尾可达到3克以上的商品规格。因此,可采用春季和夏季两次放养、一年养两茬的养殖模式。
夏季放养在7月左右进行,亩放1厘米左右的虾苗4万~6万尾,10~20天后投放少量鲢鱼种。放养时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放养时间应选择晴天的清晨或阴天不闷热的时候进行,放养时要避开苗种脱壳高峰期。到了8~9月还会出现一次批量产卵孵化出的小虾苗,这批虾苗到年底规格一般可长到2~3厘米,可作为春季放养苗种,一般亩放3万~5万尾。
5.投喂管理。根据青虾的摄食生活习性,坚持四定的投喂原则。一般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9时、下午5时~7时,上午投喂总量的1/3,下午投喂总量的2/3。饵料应投在长有水草的浅水区,并且要投撒均匀。青虾苗种的日投喂量一般控制在3%~5%,前期以投喂细颗粒饲料为主。随着青虾个体的增大,可适当投喂相应规格的颗粒饲料。投喂时要细心观察青虾的吃食情况,一般每次投喂量以2~4个小时内吃完为宜。
6.水质管理。在高温季节必须做到每周加水或换水1次,先排底层老水,再加15~20厘米深的新水。夜间或清晨发现青虾浮头,必须开增氧机和加注新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阵雨之前的天气里,应采取全天24小时加水和换水措施,保持池水呈微流水状态。
7.日常管理。每半月用生石灰水或二溴海因、二氧化氯等消毒剂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杀灭病菌及病原体。同时观察青虾身上是否附着纤毛虫,可用硫酸铜水溶液全池泼洒,全池的施药浓度为0.7ppm,隔7天再用1次。
8.适时起捕。青虾长到4~5厘米就可以起捕上市。一般春放苗种5~7月起捕上市,夏放苗种9~11月起捕上市。
雨季虾塘浑浊水治理方法
每年4、5月,华南地区养殖对虾的旺季开始到来。这个季节东北季风转为亚南季风季节,气温变化较大,雨量增加,往往使正在养殖对虾的虾塘,水色由褐色、绿色变浑浊,呈乳白。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天气突变,浮游植物死亡,产生缺氧,或浮游动物暴发性繁殖,大量摄食藻类。如果池塘透明度较高,浮游植物繁殖数量不能满足浮游动物的需要,就会把浮游植物吃光,从而失去原来水色而变浑浊。因为池塘中的水色和透明度是由池塘中的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决定的。
浑浊水的危害性在于造成池塘缺氧。因为池塘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据报道,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含量,占海水池塘溶氧收入可达91.3%-100%,而大气的扩散作用在池塘溶氧收入中仅在5.3%-7.8%。池塘水浑浊,意味着池塘中浮游植物极少,当然光合作用就极少,产生氧气自然减少。
正因为6、7月份是阴雨天、暴雨和大暴雨季节。这种天气阳光减弱,光合作用减少,供氧量也减少,在这种恶劣天气下,若日常管理工作不力,对虾就很容易发病。缺乏科学知识的虾农对这种水色的处理一筹莫展,其实认清其发作原理,解决浑浊水问题并不困难。
浑浊水除了由于供氧量减少,影响对虾呼吸与生长外,还可以导致水质恶化。因为池塘底质中存在大量对虾排泄物、残饵和生物尸体,这些物质若在含氧量充足的情况下,易进行氧化反应,有害的物质,例如氨氮、亚硝酸和硫化氢等,就越来越少。池塘底质在缺氧情况下,还原反应增多,有害物质越来越多,导致对虾应激,病害由此发生。
浑浊水有如下处理方法:
使用消毒药物,杀死部分浮游动物。常用生石灰,浓度为20ppm(每立方水体20克,若水深为1米,每亩用生石灰13公斤左右)。生石灰先溶于水,加水稀释,全池均匀泼洒,使用生石灰后水会变清些。也可以用其它消毒剂,但其浓度必须以对虾安全为前提。
停止投料1-2餐。目的是让虾饥饿,抢食部分浮游动物,减少浮游动物数量,方便培养藻类。
换水5-10厘米。换水的目的是补充藻种。因浑浊水中藻类很少,藻种少培养藻类更困难,故必须增加藻种含量,方便肥水,以便能在较短时间内把藻类培养起来。如果自己养殖的相邻池塘正在养虾或养鱼,水色也好,没有其它病害,可抽些过来,补充藻类,效果也很好。
立即施肥。所用肥料尽力用无机肥,不用有机肥。从近年许多虾农反映,用有机肥肥水,对虾发病机会较多。据广西北海某地虾农反映,2004年上半年发病虾塘中,80%是使用鸡粪肥水。广东斗门虾农也有相同反映。因为鸡粪是有机物,不易溶于水,不易被单细胞藻类吸收利用,沉积到池底后,容易腐烂发臭,污染底质。而水质的恶化,往往是由于底质恶化引起,同时,鸡粪处理不好,又可以带细菌病毒,容易引起对虾发病。
使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它是根据单细胞藻类特需的营养要求配制而成,含有高活性的氮、磷、钾、硅等营养元素,有利于单细胞藻类繁殖,有效期长,一般养殖一造虾只需一次性肥水。用量也少,一般水深为1米,每亩放1-1.5公斤即可。价格也便宜,通常每亩费用为6-8元。使用更简单,只要加水溶解,稀释全池泼洒即可。见效也快,24小时内水色会变为褐色和绿色,48小时内达到预期效果。
肥水时应在上午晴天进行,阴天和雨天不要肥水。
结合使用微生物制剂,例如芽孢杆菌、光合细菌和EM菌等。
此外,施些沸石粉和合理使用增氧机,效果更好。
总之,浑浊水对正在养殖的对虾危害极大,它在最初出现时,对虾并没有明显异常症状,但若不及时处理,其后果不堪设想。务必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改变水色和透明度,保持养殖水体的生态平衡,防止虾病的发生。
南美白对虾?
红体是对虾发生桃拉综合征、弧菌感染及环境突变时的体表症状,这也是对虾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之一,对养殖效益有极大影响。
一、病毒性红体
又称桃拉综合征,病原是桃拉病毒,发生在放苗30-60天,主要表现为红须,红尾,尤其是尾扇发红,所以又称红尾病。虾体色情况下,在体表上的反应,一般的红体有以下几种:茶红,不吃食或减食,在水面游动缓慢,甲壳变软,易与肌肉分离,甲壳上有不规则黑斑,基本无红腿现象,肝胰脏变性,糜烂,肠道发红。

治疗:目前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以预防为主。
预防:
(1)彻底清塘消毒除害。
正确的清塘步骤为:1.除害杀死野杂鱼,螃蟹,虾等2.曝晒 3.用“超碘”或者漂白粉消毒 4.清淤 5.翻耕 6.整修 7.“水博士”解毒 8.“活肥”+“活力益水素”肥水。
(2)防止细菌、寄生虫等继发性疾病,或采取相应药物防治
定期用“超碘”15天消一次毒或“弧菌天地”10天消一次毒
(3)放养健康苗种,严格控制放养密度
肉眼观察虾苗个体大小均匀,虾苗体节细长,无红斑,体色透明,尾扇全部张开,镜检虾苗体表干净,无纤毛虫,全身无病灶,放苗前可进行抗离水实验,抗盐水应激实验,冷温法等实验测虾的活力。放养密度3-5万每亩。
(4)使用无污染和理化因素适合对虾生长的水源。
对虾要求池塘的水质为水温18℃以上,盐度跟孵化池的盐度相差不大于1 一般来说在1‰左右, pH值7.6-8.8 ,水深1.2-1.7米,这些指标中最pH重要,因此放苗前得调pH,当pH较低时,1.可用生石灰,20ppm的生石灰可提高pH值0.5,每亩可用5-15kg;2.肥水(“活肥”+“活力益水素”+藻种),当pH较高时,除了换新水,还可以用“水博士”或者醋酸等有机酸全池泼洒。
(5)投喂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并在饲料中添加0.2%~0.3%的高稳西维生素C。
一般我们在选择饵料的时候不能一味的追求高蛋白的饲料,否则到后期往往会发现对虾肝脏萎缩等症状。在四顿的投喂中,我们可以喂一顿卤虫,平衡虾的营养,当然能加上些保肝护胆,增加抵抗力与促进肠道吸收的“肝胆泰乐”,“高稳维西“,“黄金多糖”,“生命元”就最好了。
(6)保持虾池环境因素的稳定,千万不可滥用药物。
虾池在饲养过程中,主要因为用药影响环境因素的状况有以下几种:
A. 纤毛虫 纤毛虫的产生往往跟底质不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为了预防纤毛虫的大量繁殖,定期(7天)用“全效底改片”或者“强效底净”或“超强底净”改底。
B.轮虫或原生动物 当镜检发现轮虫或原生动物比较多时 可通过控料的措施来解决(早晚停料,连停两天)用杀虫剂是注意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的量减半,有机磷类杀虫剂如“敌百虫”和“氯氰菊酯”,“代森安”虾池禁用。为了减少使用烈性药对水对虾的危害,在使用之前,我们最好用“水博士”稳水,泼“抗激灵”减少虾的应激反应。
C.蓝藻 目前有些地区处理蓝藻往往用硫酸铜,但是硫酸铜作为重金属,不仅可以瘦水还可能引起重金属中毒的安全隐患。其实只要我们定期用“活力益水素”定期调水往往可以达到抑制蓝藻的大量繁殖。
(7)虾池要有增氧设备,常用增氧机,并进行水质检测。
虾池的增氧机配备一般是一亩一千瓦,但是为了应对突然停电,连续阴雨天气,突然倒藻等突发情况的发生,我们还应该常备原子氧等增氧药剂。并且要时常检测水质的理化因素如ph,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因子,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根据我的经验只要我们投喂适量,池塘溶氧充足,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指标不会太高的。
(8)加强巡塘,多观察,发现池水变色要及时调控,遇到流行病时,暂时封闭不换水。
关于巡塘,我们最起码要做到早晚一次,主要是观察对虾是不是因为缺氧游塘,刨坑或爬边。
当然我们还要注意料盘上料被摄食的快慢,一般一个小时左右吃完就行,粪便是不是正常,是不是有死虾等。到后期了我们还得用手抛网跟踪调查或去增氧机周围摸虾,看有没有死虾,做到时刻关注对虾的生长情况。
(9)要科学投喂饲料少吃多餐。
A、早晚两顿喂料多,占一天的60%,白天两顿占40%。
B、水温低于15度高于32度少喂。
C、对虾大量蜕壳(每月初一,十五前后)当日少喂。
D、水中饵料生物较多时少喂。
E、投喂一个半小时后,空胃率超过百分之三十时可适当多喂。
二、弧菌性红体
也称红腿病,病虾主要变现为附肢发红,游泳足最为明显,同时往往全身也呈红色,有时缓缓游动,有时旋转或垂直游动,反应迟钝,不吃食。鳃淡黄色,壳变硬。肝胰脏变性不明显,虾体无黑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治疗: 细菌性病我们一般采用外泼消毒药内服保健药和抗菌药的方法
具体措施有两种
1、“超碘”外泼消2-3天消毒+内服“迪诺康”,“黄金多糖”,“肝胆泰乐”,“高稳维西”5-7天 并且配合“全效底改片”和“强效底净”等底改产品防止细菌的再发生
2、第一天上午“超碘”一瓶3亩地全池泼,下午“全效底改片”一袋5-8亩地全池泼洒;
内服“迪诺康”,“黄金多糖”,“肝胆泰乐”,“高稳维西”各一袋伴40斤料 喂5天
第三天 “弧菌天敌”1-1.5亩地全池泼洒
第四天若红体消失,则可全池泼洒“黄金多糖”让对虾免疫力迅速回复
若红体没有得到控制 则再泼一边“弧菌天敌”
预防:同病毒性红体
三、应激性红体
当水环境各理化因子如水温,盐度,pH值,氨氮及亚硝酸盐等突变时,表现为触须变红,尾扇尖部发红,这一现象会随着温度溶氧等因子稳定而消失。但在应激期间,很容易被细菌病毒感染,继发严重的疾病。

当我们在巡塘的过程中发现对虾须和尾扇发红时,可将虾放入装有池水的盆中,若对虾红体消失,可以说明是溶氧导致的应激,若对虾红体继续存在,将虾放入正常水中,对虾红体消失,则可说明是因为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超标造成的。
简单的来说,应激性红体就是池水不适合虾的生长,才出现的应激反应。具体解决措施为:
1.缺氧性应激
一般都后期,虾规格较大,喂料大,饲料利用率低,底质耗氧物质增多,造成缺氧性应激。因此,我们可以在晚上10点左右,泼洒“原子氧”一袋3亩地
2.氨氮亚硝酸盐超标
对于氨氮亚硝酸盐的问题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我在这儿给大家就介绍一下我自己实践的比较好用的一种方法吧。
第一步,换水 有好水了换好水(井水,别的池塘好水,大河水);
第二步,改底+氧片 白天“全效底改片”一袋5亩地,晚上“原子氧”一袋3亩地,连改三天;
第三步,晴天肥水 “活肥”+“活力益水素”+藻种。
3其他原因
A.天气突变
变天前全池泼洒“抗激灵”,晚上注意增氧,等天气稳定后在处理其他问题(倒藻,转水)
B.倒藻转水
蓝裸藻转水,先解毒后肥水其他藻转水可根据虾的吃食情况来决定
C.水温
早晚温差大引起的应激,除了内服增强体质的内服药,没有其他的有效办法
总的来说,预防对虾红体重在日常管理,只要我们定期改底(“全效底改片”7天一次),定期消毒(“超碘”15天一次,“弧菌天地”10天一次),注意增氧(多开增氧机配合氧片),内服保健药(“肝胆泰乐”“ 高温维西” “黄金多糖”“生命元”)减少应激(定期用“活力益水素’调水 内服增强体质的药料),对虾的红体现象定能做到最大的改善。
对虾难养关键在于哪里?
不是的,主要是很多的养殖的朋友都不注重苗期的重要性,导致后期 不好养,比如水质的调节,对虾的免疫,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有害藻类,死藻使得对虾的肠胃不好。没有用海洋红酵母拌料投喂或者泼洒。所以对虾容易肠炎,那么久难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