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泥鳅有哪些
观赏泥鳅有哪些,比斗鱼好养的鱼排名?
十大养不死的观赏鱼冷水鱼
1、红腹水虎鱼
红腹水虎鱼的学名叫纳氏臀点脂鲤,是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一种著名观赏鱼,也可以作为食用鱼,它们的体色呈银灰色,腹部是鲜艳的红色,性情凶猛,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2、唐鱼
唐鱼是一种小型淡水鱼,它们有着艳丽的体色,游动的姿态也十分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性格温和,比较耐寒,在水温低至5℃时也能够正常生活。
3、金鱼
金鱼是我国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著名观赏鱼类,也是世界三大著名观赏鱼之一,金鱼品种繁多,体色多变,体态优美,对水温的适应能力很强,饲养起来也非常简单。
4、锦鲤
锦鲤是风靡全球的一种高档观赏鱼,也是十种最漂亮的观赏鱼之一,它们不仅色彩艳丽,花纹多变,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而且对水温适应性比较强,很容易饲养。
5、泰狮
泰狮是使用中国产的狮子头金鱼经过泰国重新培育出的新品种,它们体色艳丽,姿态优美,极具观赏价值,饲养也比较简单,是生命力强的冷水观赏鱼之一。
6、珍珠鳞金鱼
珍珠鳞金鱼是一种非常漂亮的冷水观赏鱼,它们有着肥胖浑圆的身材,身体上就像镶满了珍珠,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观赏鱼之一,也是十大养不死的观赏鱼冷水鱼之一。
7、中国斗鱼
中国斗鱼也被称为天堂鱼,它们有着黄中透红的体色,看起来非常漂亮且惹人喜爱,而且它们体质强健,能耐3℃的低温,在冬天不用加温也能够正常生活。
8、红十字鱼
红十字鱼是一种性情比较凶猛的小型观赏鱼,它们不仅外形非常漂亮,而且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很容易饲养,非常适合新手来养。
9、观背青鳉
观背青鳉是一种小型淡水观赏鱼,它们不仅品种多样,花色漂亮,对温度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1至35度都能正常生活,而且也不需要过滤打氧。
10、爬岩鳅
爬岩鳅也是一种比较好养的观赏鱼,它们形态美观,体色多变,不挑食,能够适应较低的水温,在饲养时水温最好不要超过28℃。
泥鳅主要吃什么?
泥鳅主要吃什么?
泥鳅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鱼类,在农村的各种水域中都有生存。
泥鳅适应能力,生存能力,繁殖能力都强,是常见的水中生物。其体表有一层粘液,比较润滑,也适宜在淤泥中,水草丛中钻行。
泥鳅在水温超过10度,低于40度,一般都在水中游曳。水温低于10度,在水草底层或洞穴中活动,水温低于5度以下,基本在淤泥层中生存,直至冬眠。泥鳅生命力极强,在稍为潮湿的泥层中,不吃不喝,能存活1~3年。
泥鳅肉质细腻鲜美,对人体有多种滋补功效,有“水中人参”称谓。泥鳅的做法可以红烧,也可以清炖,最特色做法就是“泥鳅钻豆腐”。
泥鳅有多个品种,有一种泥鳅叫板鳅,最大体长可达40公分。农村水域生活的泥鳅多在5~25公分。
本人农村人,因为农村环境中,几乎有水的地方就有泥鳅,从小就会捉泥鳅,所以对泥鳅的生活习性还是有所了解的。
题主问泥鳅主要吃什么?泥鳅的食谱很多,荤素都吃。
泥鳅因其个体小,嘴也小,且没有牙齿,平常以水中软体小虫,微小生物,腐烂植粒,多菌淤泥渣,漂浮的水藻,人工制造的颗粒荤素饲料,等等,泥鳅都可以吃。泥鳅尤其偏爱腥味食料,喜欢钓鱼的朋友们知道,用蚯蚓钓鱼时,就能钓到泥鳅。
因为泥鳅偏爱腥料,所以在农村捕捉泥鳅的渔具地笼中,放上一些动物肝脏,就能很好的诱捕到泥鳅~
泥鳅因为味道鲜美又极具功效,颇受人们喜欢。现在市场上的泥鳅价格在12~20元每斤之间,且都是人工饲养的,野生的泥鳅价格更贵,大多有价无市,所以,就目前市场行情来看,养殖泥鳅,还是可行的~
此题就此作答,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有不同见解的条友,可留言区讨论赐评,谢谢!
乌龟吃什么品种?
中华草龟、石金钱、巴西龟等是可以食用的。
中华草龟:是我国龟类当中分布最广,在国际市场上,中华草龟十分畅销。日本、菲律宾以及欧美各国人民将其视为象征“吉祥,延年益寿”之物。
石金钱:别称黄喉拟水龟、香乌龟、假红边、水龟、 石龟、黄龟,属水栖龟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安徽、福建、台湾、江苏、广西、广东、云南、海南、香港等地;在国外,主要分布于越南等国。
巴西红耳龟,也叫巴西龟、小彩龟,属于泽龟科滑龟属,是一种水栖龟类。因其头顶后部两侧有2条红色粗条纹,故又名为红耳龟。
巴西红耳龟原产于美国中部至墨西哥北部,由于红耳龟兼具药用、观赏、食用的价值,且该物种价格低廉,极易饲养以及色彩艳丽,致使大量的养殖和贩卖。
玫瑰丹是冷水鱼吗?
是冷水鱼
适合小鱼缸养的冷水鱼
如果不养金鱼的话,有观赏价值的小型原生鱼(中国本土水生)可以参考一下:白云金丝、中国斗鱼、小鳈、棒花鱼、条纹小鲃、鰟鮍、青鳉、虾虎鱼、刺鳅、长薄鳅、中华花鳅、原缨口鳅、爬岩鳅/琵琶鳅/吸鳅、南方波鱼、黄黝鱼/黄肚鱼、宽鳍鱲、长鳍鱲、华鳈、黑鳍鳈、点纹银鮈、闪电斑马/玫瑰斑马/玫瑰丹、斑鳍鱥。这些鱼冬天都不需要加热,但这里有些鱼是南方的,比如白云金丝,冬天尽量保持水温在5℃以上。此外有些鱼能长到10厘米左右,需60以上长度的缸才适宜。
鱼缸养泥鳅的养殖方法?
泥鳅很皮实,对于水温、水质没有特殊的要求,甚至还可以过冬,属于比较容易饲养的生物。适合没有饲养经验的新人入手。
根据泥鳅的种类不同,个头也有差别,大的能够长到20公分左右,选用多大的鱼缸要根据成年泥鳅的体长而定。那么泥鳅该怎么养呢?
准备底砂
如果想要再现自然界中泥鳅的生长环境的话,需要在鱼缸底部铺上5公分左右的泥土、或细砂。泥鳅原本是潜藏在水底的泥中生长的,虽说泥土是它们的最爱,但是如果在鱼缸中铺上5公分的泥土的话,这些小家伙一旦藏进去就很难再找到,失去了观赏的价值,所以最好还是选用河边的细砂。幸好这些差别对泥鳅的日常生活影响也不是很大。
泥鳅的进食特点是将饵料连同砂砾一同吞进嘴里,然后再把砂砾从腮里单独排除,从这一点来看的话还是河砂比较合适。另外,冬季泥鳅还需要潜入砂砾中借用冷水护体来进行冬眠。
在选取河沙的时候,要注意挑选那些没有棱角、细小的沙子,太过锋利的棱角容易划伤泥鳅或其他鱼体。
选用大点的鱼缸
建议选用45公分*(高)*30公分(长)*30公分(宽)的大缸。这个尺寸的鱼缸可以饲养10条左右的泥鳅。考虑到成年泥鳅体长10~15公分,不适合在小缸饲养。另外,建议尽量将鱼缸摆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如果是阳光直射的地方的话,要注意控制水温。还有就是,泥鳅耐寒性差,冬季的话需要注意水温过低,否则它们很容易进入冬眠状态。最好的做法是将它们放在室内向阳处,控制水温不要过低。水温控制在夏季27~31度,冬季7~10度即可。
鱼缸需要加盖
泥鳅夜间的运动量比较多,它们身体细长,很容易从鱼缸的空隙中跑出来。除此之外,它们对于震动很敏感,一旦受到惊吓也会从缸里跳出来,所以说,必须要给鱼缸盖盖。从这一点来说,鱼缸的深度要尽量高一些,40公分以上的鱼缸的话它们基本上跳不出来了。
自来水消除氯气再使用
跟金鱼一样,自来水放置一到两天、或者加入几颗明矾,消除氯气之后再使用。水质脏了之后也需要换水,具体的换水频率要根据饲养泥鳅的数量,鱼缸的大小来定,基本上两个月一次,换掉三分之二左右的水即可。
加入氧气泵、水草
水草有净化水质的作用,看上去也美观,除此之外还可以为缸里提供氧气,有助于泥鳅的生长。一定要添加氧气泵和水草。需要注意的是,泥鳅在底砂中移动很容易将水草的根部崛起,因此在栽植水草时最好把根部用小石块固定一下,或者直接栽种到迷你花盆中。泥鳅呼吸不光是依靠腮,它们会时不时的把头伸到水面用口直接吸入空气,用肠子代替腮进行呼吸。为了它们有足够的呼吸空间,缸中要控制水草的数量。
属杂食性动物
泥鳅是杂食动物,水蚤、藻类等几乎什么都吃。家里自制饵料的话可以给它们吃一些豆腐、麸皮之类的,市场上贩卖的饵料的话只要是金鱼、青鳉鱼、鳗鱼等吃的都没问题。如果是跟其他鱼类混养的话,最好投放一部分下沉的食物。泥鳅的食量非常大,有优秀清洁工的美誉。
泥鳅的繁殖
泥鳅的繁殖非常的困难,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更是难上加难。不过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为了诱产卵,需要给它们注射荷尔蒙剂。有勇气的朋友可以挑战一下。
综合来看,饲养泥鳅的难度系数不算高,可以跟金鱼等一起饲养,可以帮助清除水底的饵料残渣,可谓是一石二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