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产如何养虾最成功

如何养虾最成功

时间2022-12-24 00:04:04发布零点一刻娱乐分类水产浏览57
稻田用水和小龙虾养殖用水时间不一致,再就是插秧之前小龙虾养殖期还要经常更换和补充新水,虾塘得不到新水补充对小龙虾有很大的影响。第一、先说说缸和滤材的清洗消毒问题。水的白雾状初期会逐渐变的严重,水中会出现另一种维持水质平衡的另一种菌落(就暂且...

如何养虾最成功,稻田养虾需要注意些什么?

谢谢邀请!小龙虾最关键的是水,可你的这水又是你的短板,如果你把水的问题解决了,你就成功了一大半。你现在的水主要来源是插秧季节才能有足够的水源,稻田用水和小龙虾养殖用水时间不一致,再就是插秧之前小龙虾养殖期还要经常更换和补充新水,虾塘得不到新水补充对小龙虾有很大的影响。

要解决插秧之前无水源问题,最好是打一口井,井水有很多优点,也有不足之处。优点是:地下水没有污染,没有有害生物,遇到干旱时节,用水也能得到保障。缺点是:水中溶氧不足,缺少有利菌藻类,增加养殖成本。解决井水的方法也很简单,溶氧不足,爆气就解决了,爆气就是用增氧机就可以。

怎么才能养好水呢?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手法和一千种习惯,我仅就我自己的经验来简要的谈谈,希望能帮助新人,也希望能得到老手的指正。说的不对的地方,大家一起探讨。

第一、先说说缸和滤材的清洗消毒问题。

最早的时候,我也是啥都不懂,习惯性的模仿网上一些所谓的经验,也走了很多弯路。

长话短说,新缸不需要刻意消毒,用清水擦洗干净即可。鱼没有那么娇气,新缸也没那么多病菌。清水擦洗干净完全可以满足养水所需。用高锰消毒不是很靠谱,浓度不容易掌握而且浪费人力。对旧缸的消毒,我现在推荐使用84消毒液,84的包装上有很直观的使用方法和浓度比例,按需要的比例调配好用喷壶把缸喷洒一遍,里外都要喷洒,隔几分钟喷一次,保持湿度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84的气味比较刺鼻,恐怕会有点遭罪。

第二、再说说滤材的消毒和清洗。

玻璃环珊瑚沙细菌屋之类的,开水煮几分钟就行。过滤棉生化棉这些我现在都不消毒了,直接自来水上冲洗干净太阳晒晒就可以了,有时候甚至连晒也都不晒,直接洗洗就用了。

第三、然后来说开缸。

滤材摆放整齐以后,直接添自来水开启水泵和气泵,一天后就可以放鱼,但是要注意密度。

自来水相对清洁,无菌透明,贼亮。进鱼后,水中出现有机物,就是鱼的分泌物和鱼便,水中开始出现菌类繁殖。一般在进鱼两天后,原本透亮的水体开始微微发白,呈白雾状,这是水中菌类繁殖的结果。所以,创缸鱼越多,密度越大,水就白的越厉害,甚至变的微微混浊。所以提倡新人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手,不要往缸里放太多的鱼。密度越小越好。

这时候一定不要投喂,否则会加速水质恶化。通常情况下,随着水中有机物逐渐增多,菌类繁殖会加快,水的白雾状初期会逐渐变的严重,这里有个要点,就是随着各种菌类的繁殖到一定程度,水中会出现另一种维持水质平衡的另一种菌落(就暂且叫做有益菌吧),开缸初期不要频繁大规模换水,越换水菌类越少,又要从头开始,水的白雾状会持续的更久。因为你的大量换水等于让养水的步骤又从零开始。

这个时候要做的就是耐心的等待,不能让水体缺氧。如果你控制好开缸密度,一周后水色会有明显改善。随着水色的改善,你可以少量的投喂,每天一次即可,上午投喂,下午观察水质的变化,如果水质变差,立即停食继续等待。水质恢复后,再次开始少量投喂,再次继续观察,如此往复,水质自然会养好。

第四、说说硝化细菌。

对于硝化细菌,我的观点很简单,硝化细菌不是神话,不要迷信硝化细菌。

至于硝化系统的功能是科学还是伪科学,我不论证,我也说不清道不明。对于硝化细菌来说,我更崇尚老水中的有益菌。密度、阳光、瓦缸、绿苔、换水手法至关重要。靠老水中的有益菌一样可以维持好一缸好水,对于水中的沉淀物,则需要你通过勤快的每天抽底添水来完成。也有鱼友发现使用反气举以后,会出现水质一夜清透的现象,我想说这有可能是水中有益菌形成的结果,不一定是硝化的威力。

为什么要特意提到瓦缸呢?瓦缸的透气性和保苔功能很强大的,对养水来说直观重要。

第五、重点说一下物理过滤。

对于一个过滤系统来说,物理过滤直观重要,生化过滤对于养水来说,我个人认为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观点不同可以交流,不要开喷就好)。离开了物理过滤,生化过滤就是无本之木。实际上物理过滤一样具备生化过滤的功能。

开缸初期的物理过滤也要格外小心,虽然首层滤棉脏了就要勤洗,但是不适用开缸初期。我自己认为,崭新的滤棉起不到良好的物理过滤效果,难以发挥物理过滤的功能。开缸初期,滤棉不要洗,只要滤棉不堵水,就一直用下去,直到滤棉堵水再简单清洗一下首层滤棉,洗的程度就是保证不堵水即可。

对于较大的缸来说,必然需要较大的泵,较大的泵必然带来较强的水流,较强的水流必然需要面积较大的滤棉,要不然的话滤棉极易堵水溢流。是不是这个道理呢?所以说,滤棉仓的大小是决定滤槽成败的关键,常看我的帖子的鱼友都知道我的每一个滤槽都是滤棉仓大的离谱,甚至有的滤槽就只有一个滤棉仓。滤棉使用三层就够了,粗孔滤棉在最底层,密孔的滤棉在最上层。

第六、说说老水的养成吧。

什么是老水,我也说不上个一二三来。就从我的个人经验来和大家探讨一下。

有些鱼友说他的水为什么是褐色,有的鱼友说他的水为什么发黄,有的鱼友说他的水为什么是介于绿水和清水之间的淡绿色。总的来说,这些颜色都正常。老水应该是油亮、清澈、有淡淡的腥香,色泽粘稠却不败坏,犹如陈年老酒,浓郁粘稠。褐色的水应该是缺少光照,换水不规律,或者换水量太少。发黄的水可能是滤棉长期没有清洗、光照不足、换水手法不适当。但是这种色泽本身并不能作为判断水质好坏的标准。淡绿色的水是我最喜欢的水色,光照充足、物理过滤强悍是出现淡绿色水质的重要条件。

好水的维持需要水体内有益菌落的形成和长期稳定的存在,我个人觉得和硝化系统的关系不大。对于有意菌落的形成和稳定,需要从开缸初期着手,前面已经提到,不再赘述。

第七、说说绿水和空气缸

想要空气缸的话,开缸初期一定要保证水体清澈。大家都知道,绿苔和绿藻不会并存,它们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它们都需要光照。所以,问题来了。你如果在开缸初期过早投喂,再加上你掌握不好养水方法的话,水质容易混浊,浑浊的水体阻挡光线,缸壁缸底难以生长绿苔。水中反而容易出现绿藻,首先出现的绿藻会极具增加抢夺水中养分,拼命获得日光浴。渐渐的水就绿了。

所以说,绿苔和绿藻谁先出现,直接决定水质的最终走向,想要空气缸的话,一定要努力保持水质清澈,保证足够的光照,让绿苔先于绿藻生长。

第八、说说水流强度和密度

一般大家认为每小时缸内的水循环5遍是比较合理的,这个只是相对的科学,并不能迷信。

通常大家都认为一升水饲养长度为一厘米的金鱼是最合理的密度,这个也不是多科学的真理,不能迷信。

先说水流。密度小的时候,其实不需要多强的水流,鱼的排泄物少,弱小的水流就够了。缸底的沉淀物可以通过每天手动清理来解决。过滤只是辅助手段,养鱼还是要勤快。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对低密度的缸来说,小水流更有利于养水和养鱼。毕竟金鱼也并不喜欢过强的水流。密度太大的缸,我认为同样不适用太强的水流,原本鱼挤鱼的环境下,如果在加上强水流,很容易出现鱼鳍折损等情况出现。我不喜欢高密度,也不提倡高密度。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和吧里一些鱼友的观点是不同的,这个没有针对性,只是为了帮助新人。

再说密度。60-40-40的缸,就按90升水来说,如果养90条一厘米的苗子,对家庭繁殖来说那肯定是稀养。如果你养十条9厘米的金鱼,还会不会是稀养呢?如果你养一条90厘米长的鱼,你认为也还是稀养么?我个人认为,以金鱼的长度来决定条数,不如按照金鱼的体重来决定条数。

第九、说说换水

开缸初期的换水手法,前面说过,不再多说。水质稳定以后,勤洗首层滤棉,保证规律换水很重要。对于合理密度下的鱼缸来说,定时定量的换水,有利于稀释水中硝酸盐含量,有利于保证水的含氧量,有利于鱼儿适应规律换水的水质变化,有利于刺激金鱼生长。最好的养鱼用水,还是自来水,廉价干净。水还是要晾的,不一定非要晒太阳,但是最好是放置一天以后再作为换水使用。要注意温差变化,不可大意。

最后、啰嗦一些其他的东西

阳光照射对于水和鱼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灯光永远无法替代阳光。

品质较差的饲料容易褪色染水或者容易使水混浊,也是影响水质的因素之一。

顺便说说古法养鱼。对于这个问题我要说的就是一句话:“古人要是有电有水泵,它们早就用上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如何选择健康的鱼儿入缸。但凡鱼儿生病,水质就会变差。病鱼入缸对于新手来说更加手忙脚乱,下盐投药都会对水质产生影响。养鱼宁少勿滥,对新人尤为重要。

陶粒能养虾吗?

可以,但要老手。 有虾友成功过,但个人认为有难度,不建议新手这么做。建议半陶粒、半泥。

南美白对虾如何养殖好?

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范围广,可在18-32℃生长,适盐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长快,抗病能力强,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虾种。

场地选择

地势平坦,底质以泥质或泥砂质为好,同时,要求海、淡取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同时,应有充足的电力供应。要求池底平坦,淤泥不能过厚。

虾池建造

(1)形状:圆形或接近圆形的虾池为佳,在增养机作用下,池水可形成环流,有利于池水中悬浮废物向池中央汇集排除。但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多数虾池仍建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2)面积:条件好的可建大池。一般面积为10-20亩,条件差的可建成小池,一般面积3—5亩,便于管理。

(3)池底:池底平整,夯实,有条件时可用地膜铺盖。底应略呈锅底状向中央倾斜,并于池底中央设置排水管道,便于排污和排干池水。

(4)深度:池深多为2—2.5米,进水后水深1.5—2米。水深放养密度大。

(5)蓄水池:在水源有污染的地方建池,应设置相应面积的蓄水处理池。

清塘与除害

虾塘于每季收获后,池底积累大量的淤泥、粪便、残饵、动物尸体及植物碎屑等有机物,是造成虾塘老化、水质败坏并诱发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放养前必须彻底加以清除。一般用人工或机械方式铲除表面淤泥。清淤后,每亩生石灰75—100公斤全池遍洒。

进水肥塘

一类是靠潮差成使用动力纳入的海水,此类海水由于海区污染日益严重,海水中多含有细菌、病毒和有害化学物质,应先经蓄水池处理后再进水;另一类是直接抽取地下水,可避免带入病原,但不同地区地下水的化学成份有所不同,如:氨氮、亚硝酸盐或硫化物含量较高,一定要经过处理后方可入池,否则会影响对虾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其处理方法为充分曝气,加大增氧量,并结合使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处理。在兑淡养殖区,同样应注意淡水水源的污染情况。

虾苗的选择

选择标准:健康虾苗体表洁净有光泽,肢足完整尾扇分开,虾体无变白、变红,晚上不发萤光。用水瓢舀起时,虾苗能迅速向瓢边游去并紧靠瓢边静止不动:用手指绕圈搅动瓢水,虾苗能逆水游动。观察虾苗两条触须能并拢,或偶尔分开一下又合并者佳,若两条触须经常分开,甚至无法并拢,则虾苗健康状况较差。

投喂时间与投喂量

南美白对虾养殖前期每天投喂2次,即8时、20时投喂;养殖中期每天投喂3次,即8时、19时、23时投喂;养殖后期每天投喂4次,即7时、12时、19时、0时投喂。前期日投喂量为虾总重的8.1%,中期为6.8%,后期为4%~5%。投喂时在塘边均匀泼洒,夜间投喂量占日投喂总量的50%。

水质调节

南美白对虾池塘的水色以黄褐色为好。养殖前期,透明度控制在30厘米左右,后期40厘米左右。养殖期间每周追施发酵粪肥1次,每亩用量为25公斤。

病害防治

南美白对虾一旦发病,很难治愈,应以预防为主。预防方法:使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每10~15天使用1次,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1克,溶水全池均匀泼洒。治疗方法,使用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1次,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2克,若病情严重,隔2天换部分水后,再使用1次,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1克。

南美白对虾养殖65~80天,规格达60~70克,便可上市出售。可采用虾笼网具起捕,也可干塘抓捕。推荐阅读:养南美白对虾害死人是怎么回事?

常见问题原因及处理方法

1.放苗后不下沉

原因:水浓,一般以小型绿藻为主,溶氧过高,虾苗不下沉。

处理:放苗时间选择在晴天上午,放苗前加开增氧机曝气,泼洒“速解安” + “活力钙”1亩/包。

2.放苗后第二天突然水变清

原因:多数养殖户在水刚肥之后就急于放苗,此时水质尚不稳定,处于小藻类高峰期,此时放苗后浮游动物(轮虫)大量繁殖,吃掉水中藻类使水变清。

处理:(1)推迟放苗。(2)如水已变清,慎用肥水产品,此时应多解毒、增氧、改底,待浮游动物减少后,适当补充藻种,使用“藻安生+三环活力源+利菌多”,此时水肥起后生物种群较为多样性,水质比较稳定。

3.缺氧现象(1)测量溶氧偏低。(2)早晨吃料明显比中午晚上吃料慢。

处理:(1)加开增氧机。(2)药物增氧,每天晚上泼洒“底加氧”。(3)如果水质过瘦,可以用“藻安生”适当肥塘。

常见病症及处理方法

1.气泡病

原因:多出现于放苗前40天的虾,主要由于此时小型藻类或蓝藻大量繁殖,浮游动物少,藻类光合作用过强,溶氧过饱和。

处理:(1)多开氧机曝气,降低水中氧气含量。(2)泼洒“速解安 + 活力钙”,打破水表面张力,加速曝气,可以让因刺激蜕壳的虾,虾壳迅速硬起来。

2.纤毛虫

原因:(1)长时间不改底,底脏底差。(2)长期营养不良,对虾体质弱。处理:(1)“福地安 + 底虫净 + 氧速宝”隔天晚上用一次,连用两次,以后每隔五天定期改底。(2)适当加料,补充营养,增强对虾体质。

3.肠炎

原因:肠炎大部分为细菌感染,肠道有害菌过多导致。摄食死藻,藻毒素中毒。

症状:对虾肠炎时一般会出现拖便、肠道发红,吃料减慢,严重时会出现白便、空肠空胃。

防治:(1)前期喂料拌“大蒜粉”减少有害菌,后期拌“利肠安”,补充有益菌。(2)喂料时,适当拌“肝胆 ”+ “黄连”,防止细菌感染。(3)勤改底勤解毒,减少细菌毒素的滋生。(4)增强对虾体质,减少细菌感染 的可能。

4.肝萎缩

原因:(1)营养不足。(2)细菌病。

症状:(1)营养不良肝萎缩,肝黄、肝白。(2)细菌性肝萎缩,肝红、红须红尾、红身。

预防与治疗:(1)营养不良的肝萎缩,“营养快线”先泼水后拌料,适当加料。(2)细菌性肝萎缩,“肝胆” + “弗多利”拌料。(3)细菌性肝萎缩,放杂食性或肉食性鱼类,吃掉病虾。

白对虾养殖最新方法

首先,大棚进苗时间最早为4月中旬比较适宜,外池放养时间掌握在5月上旬,可稳定在20°C以上进行为宜,6月后水温为22-35°C。如遇到长期阴雨天,气温偏低、光照少的特殊气候,掌握适时放养。

然后,精养池塘放养密度3万-4万尾/亩,条件良好的高密度精养,应采取轮捕的方法,放养密度提高至5万-6万尾/亩。一般密度不宜超过2500尾/米3水体,过高极易产生病害及缺氧死亡。

然后,掌握好清塘消毒时间,如苗床在施用生石灰、漂白粉尚未到药性消失后,就上水放苗,会造成钙离子和氯离子药害虾苗,对虾池塘需经冬季曝晒,对老池应清除淤泥10-20厘米,放虾前15天左右用生石灰50-70千克/亩,或漂白粉8千克/亩消毒虾池。在清塘后至放苗前10天左右进水50厘米,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培养基础饵料生物,使水呈黄绿色或茶褐色。

然后,选择优质的虾苗是提高养虾成活率及高产的重要保证。对虾放养的规格一般为1-1.2厘米,在淡化到盐度1.5‰-2‰后,再使虾苗在1.5‰盐度的苗池中维持1-2天,以增加其适应变化能力。

然后,选购对虾虾苗时,应选择健壮活泼、体节细长、大小均匀、体表干净、肌肉充实、肠道饱满、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游泳时有明显的方向性、躯体透明度大、全身无病灶的。

然后,进行池塘水色的调控,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茶褐色,在池中按比例施放氮肥和磷肥,瘦水池塘早期还应施放有机肥,追肥量视池塘水体透明度、PH值、水色等灵活掌握,每星期追肥一次。养殖中后期由于残饵及虾的排泄物增多,此时应采取适量换水或施用一定的生石灰来控制水质的措施。

最后,每天早、晚、午夜三次巡塘,观察水色变化及对虾是否有浮头现象。采用借助灯光观察和捞网检查两种方法检查对虾的活动情况、生长状况,如出现异常应调节投饵量,发现浮头可开启增氧机。

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

工厂化养殖对虾效益非常可观,亩产可达4到8吨,一般成本每斤10——12元,按以往市场价25元左右计算,一亩就算产一万斤也有十多万块钱的收益,养冬季虾效益更高,需要升温耗燃料成本也高,但虾的价格也高。春节前上市一般在50元以上。包括冬季虾一年可以养三茬,想象一下利润还是相当诱人的,所以现在很多人都加入了养虾这个行业。

但养殖条件也很苛刻,制约了一些想养而又不敢养的人,一是要好的水源和配套的基础设施,这些自己建设投资是非常大的,二是要有养殖和管理上过硬的技术,关键日常管理要做好,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朋友还是要慎重。

目前养殖是外塘和高位池,再就是如东很火的小棚养殖,近几年随着养殖户的增多,外海污染比较严重,排塘的几率也在增大,一些养殖户也觉得越来越难养了,工厂化养殖也就是高位池的一种模式进行高密度养殖,风险比外塘和小棚虾要小,每个池都配备了进水管.加热管.和增氧的一些设备,池底中间还有排污口,目前主要通过水源消毒,低密度.换水和排污来降低风险,

近两年又兴起了一种新的生物絮团养殖模式,在原有的高位池进行高效生物调水,不换水,是一种生态养殖,但传说的各种版本,说法不一。目前掌握的人极少,而且相当成功,只要懂得控制投料.看虾和测水质的基本素质,成功率极高,希望能得到推广。

建议想养虾的朋友,最好到有经验的养殖场学习一段时间,只有亲身体验过从虾苗到养成商品虾,注意观察,认真学习中间的每一个环节,比在书本和网络上要实在些,只要自己掌握了一些临床经验,才能更好的把控养殖成功。

如何养虾
结香花什么时候开花碗莲怎么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