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如何人工产
黄鳝如何人工产,运输黄鳝的方法?
运输方法 运送黄鳝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带水法和干运法。运输率高低决定于运输技巧,下面介绍几种运输方法。
1.简易干运法 干法运输不同于带水运输,干法运输不仅可防止黄鳝相互间受挤压,更便于搬运而且体积小,占用运输容器少,成少率高,一般可达90%~95%。黄鳝离水后,体表有一定的湿润性,通过口腔和皮肤进行气体交换,可维持较长时间的生存。运输的 容器可采用木箱、木桶或蒲包等。在装运黄鳝前,要把容器用清水洗净浸湿,木箱和木桶的底部要铺垫一层湿润蒲包或稻草,以防鳝体互相磨擦损伤。再把捕捉的黄鳝用清水冲洗干净,随即装入容器内运输。在装运时,一定要注意,每个包装容器所装的黄鳝重量不能过量,防止黄鳝被压死或闷死。在使用木箱、木桶装运黄鳝时,要在四周的盖上打几个洞也,便于通气。为了保持鳝体湿润性,运输途中每隔3~4小时取清水淋一次。炎热的夏季,运输时更要注意降温,可直接在鳝体上洒些凉水(地下井水也行),或在装鳝容器盖上放些冰块,使其逐渐融化滴落到鳝体上,保持一定的湿润性。
2.利用铁皮箱和木盆运输 铁皮箱一般采用白铁皮加工而成。该种容器便于重叠堆放,比较适宜长途运输。铁皮箱的大小一般为长8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上口的周沿装有网罩,网罩宽10~15厘米,网目小于5毫米。每箱可装运20~30千克黄鳝,成活率可达90%以上。 木盆较便于在市场上销售时临时存放黄鳝,也就是利用其他容器把黄鳝运到市场后,再倒入大木盆出售。该种盆多数是圆形,直径60~80厘米,盆的上口四周加一个网罩,网罩宽10~15厘米,网目也小于5毫米的。每盆可存放黄鳝15~20千克。换水时最好先用自然池塘的清水,便于黄鳝适应,提高成活率。
3.采用小竹篓和蛇皮袋运输 采用竹篓和蛇皮袋运送黄鳝是我国农村一种较为传统的方法。小竹篓上方装有盖子,可吊在人的腰带上,小巧玲珑,也可作为晚间捕捉黄鳝存放的工具;一旦去市场销售,可背着行走,非常轻松方便。每个小竹篓一般放鳝3~4千克,稍大些的篓子可装5千克左右。在运送途中注意在鳝篓内上方放少量洗干净的水草,保证鳝体一定的湿润性,以提高运输成活率。 为了避免鳝体过分受挤而降低成活率,选择蛇皮袋运送黄鳝,最好不要用人工挑、抬或在自行车两侧担运,一般采用三轮车、汽车或轮船运送。其方法:每袋的装鳝量为袋容积的1/3左右,并用细绳把袋口扎紧,以防鳝逃。首先在车板上放2~3厘米厚的水草,再把装 好的鳝袋平放到水草上,让黄鳝自如活动。如运程较长,途中要有人经常用清水洒袋,保持一定的湿度,从而提高运输的成活率。
如何进行家庭小规模养殖黄鳝?
想在家里小规模养殖黄鳝,最好的方式是在堰塘里养殖。
如果在房屋前屋后有一些小堰塘,只要做好进排水口的防逃措施,用来养殖黄鳝还是很不错的,这样投入成本很低。只要在每年春夏之交投放一些鳝鱼苗就可以了。其他的成本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家里还养有猪和牛,可以用猪粪牛粪养殖一些蚯蚓。把蚯蚓当着黄鳝的饲料。可以在堰塘的四周定时定点投喂。还可以在堰塘里种一些水草或者水葫芦。以供鳝鱼休息和躲避天敌。这样近乎原生态的养殖,养出的鳝鱼品质非常好。就是抓鳝鱼有些麻烦。可以用地笼来捕捉已经长大的鳝鱼。
如果家门前有一条河流或者比较大的水面,用网箱来养鳝鱼是比较好的选择。现在这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果你真想养殖的话,到湖北的洪湖、潜江一带参观一下即可。这里的养殖规模很大。
用网箱养殖鳝鱼投入的成本并不是很大。最大的好处是容易捕捞。
鳝鱼的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现在的市场价格很高。一斤以上的鳝鱼,可以卖到30块钱一斤。在市场上基本上不愁销售。如果有好的水面条件,养殖鳝鱼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人工养殖的鳝鱼有寄生虫吗?
有的。
黄鳝同其他鳝类一样,也容易感染寄生虫,而且感染寄生虫的种类具有多样性,国内已有报道的黄鳝感染的寄生虫种类有颚口线虫、颤动隐鞭虫、嗜子宫线虫等22种,以线虫和吸虫居多。黄鳝感染寄生虫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吞食了中间宿主。因为黄鳝对生活环境要求不严,只要有一定的无毒害水量就能生长得很好,对氧气的要求也不严格,
适宜生长的水温一般为15~30℃左右,生活环境相对稳定,所以这些地方富含动植物、微生物,为各类寄生虫提供了多种宿主,而这些宿主又多为鳝鱼的食物;二是吞食了寄生虫虫卵。感染后寄生虫可以寄生于黄鳝体内的肌肉、消化道等部位。因此,黄鳝体内有寄生虫,而且可能还不少,主要取决于它生长的环境。如果是人工养殖的黄鳝,会先用药杀灭中间宿主和病原体,可以很大程度预防寄生虫的感染。
鳝鱼怎么繁殖最快?
黄鳝又叫鳝鱼、长鱼、罗鳝、田鳗等。在我国各地的湖泊、河流、水库、池沼、沟渠等水体中均分布广泛。特别是长江流域及以南,更是盛产黄鳝的地区。进行黄鳝养殖应做到三分养、七分管,管理是黄鳝养殖中最重要的环节,其中又以水质的管理最为重要,俗话说“养鱼先养水”。
水质的管理和调节主要是为了防止水体变质,做到及时换水、定期调水、始终保持水位的稳定,控制水温在适宜黄鳝生长、摄食的范围之内。其方法:
一是加注低混水如井水、河水等。
二是种植水草如水花生、凤眼莲等,水草的作用是防暑降温,改良水质、供黄鳝栖息,御寒保温,因此黄鳝池中的水草是不可缺少的。
三是塔荫棚如搭建遮荫网、冬瓜丝瓜棚等。
然后是鳝种选择。鳝种来源有野外捕捉、市场购买和人工繁育鳝种等几种方式。因为人工繁育的鳝种尚无生产性突破,目前成鳝养殖的鳝种主要是来源于野外捕捉或市场采购,或是野外捕捉、市场购买和人工繁育三者结合起来解决。
根据经验,深黄色的大斑鳝以及浅黄的细斑鳝是专业户最适合养殖的黄鳝。因为它们生长得快,增肉倍数为5~6倍,其他体色的黄鳝增肉倍数只有1~3倍。鳝种要体壮无伤,体表光滑,游动活泼,规格整齐。
在选择苗种时,可以凭借经验和感觉进行选择。鳝种如果健康,那么就会很活跃,用手捉起,黄鳝能抬头,而且挣扎有力。健康黄鳝一般在池里活动自如,如果水浅,黄鳝往往群集向池的四角钻顶。再就是把鳝种放在3%~5%食盐水中浸泡4~5分钟,活动正常为健康鳝种。一般如果鳝种有病的话,就会在盐水中会剧烈地蹦跳,体质较弱的个体则会软弱无力,有的甚至出现昏迷现象。通过上述方法选择的鳝种,可以大大提高养鳝的成活率和产量。
最后黄鳝养殖不像野生黄鳝,在养殖过程中黄鳝的疾病是比较多的,目前能防治黄鳝疾病的药物过小,重点应以防为主,主要是通过水体定期消毒和药物拌饵投喂为主。
人工饲养黄鳝喂什么?
不同生长阶段的黄鳝应投喂不同的饲料,以保证其营养需要。 刚孵出4-5天的幼苗,主要投喂水蚤、熟蛋黄、豆浆等,其中以水中培养的活水蚤、活轮虫最佳。
因此这时主要应培肥水质,使鱼池中有充足的水蚤和轮虫供鳝苗摄食。
如鳝苗放养密度较大,也可另池培育或到自然水域捞取水蚤供鳝苗摄食。
以后随着鳝鱼的长大,可逐渐投喂蚯蚓、螺蚌肉等。 同时要搭配一些植物性饲料,如麦麸、米饭、瓜果、蔬菜等。
饲料中以蚯蚓的饲喂效果最好,每5-6克鲜蚯蚓可增长1克鳝肉。
蚯蚓的来源除在野外采集外,还可在房前屋后的垃圾粪堆中饲养繁殖蚯蚓,以供应黄鳝的摄食。投喂饲料要坚持"四定"。
黄 鳝在自然界生长时,有昼伏夜出的觅食习惯,初养时可在每天傍晚投饲,以后逐渐提早投喂时间,经10天左右的驯养,即可在每日上午9时、下午2时、晚上6时分3次投喂,以保证黄鳝有充足的饵料。
每 次投喂要根据天气水温及残饵的多少灵活掌握,一般投喂黄鳝总体重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