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箱鱼如何放养(秋季什么时候放网箱苗)
网箱鱼如何放养,秋季什么时候放网箱苗?
9月-10月这个阶段是整个网箱养殖产量高低关键时间。
可以说,网箱养殖苗种主要有两个生长阶段,一是在六月份投完苗到高温之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二是9月-10月份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但是,由于第一个生长阶段,苗种刚刚投放需要适应时间,同时还考虑高温的到来,饵料投喂量也是比较控制的(提前撑开肠道会大大降低苗种的抗应激性,还有如果投喂过多也会导致池塘水质恶化,不易调节),因此第一生长阶段只是最大限度保证苗种的生长状态和成活率。
池塘养殖技术?
(一)苗种培育:斑点叉尾回的苗种培育与四大家鱼苗种培育管理基本相同,放养前要彻底清塘、培肥水质。由于该鱼喜欢集群摄食,不宜稀养速成。
1、鱼苗培育:为了提高成活率,斑点叉尾回鱼苗下塘前最好在水泥池、网箱等暂养3—5天,这段时间可喂轮虫、鱼粉或蛋黄等。鱼苗下塘每亩放8—10万尾,经15天左右可达3.5厘米左右,成活率一般可达80%。此时应分疏进行育种培育。亦可在流水水泥池或鱼池中用网箱培育,经10—15天长至2厘米以上,再转入池塘培育鱼种。水泥池深1.2米,容积1立方米,流量25升/分,可放养幼苗2万尾左右,投喂配合粉状饲料(含粗蛋白35%—40%)及部分天然饵料。投喂时将粉状饲料用水搅拌成团球状投入池中。投饵量为鱼体重的10%左右。若水泥池每平方米放800—1000尾刚孵出的仔鱼,经20—25天培育即可达3—4厘米规格。若要继续培育成大规格鱼种时,此时要分疏,每平方米放200—250尾为宜。
2、鱼种培育:每亩放3厘米左右的斑点叉尾回鱼种3万尾左右,投喂配合饲料(粗蛋白30%—32%),投饲量5%—8%。待鱼种长至10厘米规格时再分池,此时每亩放养量5000—8000尾。一般饲养100天体重可达50克以上,然后进入商品鱼饲养阶段。鱼种培育池可搭配少量鲢、鳙鱼种以控制水质。
3、并池越冬;斑点叉尾回能自然越冬,可并池,也可转入网箱越冬。池塘冬养每亩放50克左右鱼种1—1.5万尾。冬养期间根据天气情况和水温高低掌握是否投饵。水温10℃以下不可投饵,10℃以上可少量投饵。管理同家鱼种越冬。
(二)成鱼养殖:斑点叉尾回适应性强,即可单养,又可混养,还可以进行网箱、工厂化集约养殖和家庭式小水体养殖等。
1、池塘单养:单养可利用一般池塘,全年均可放种,但以春季放种养殖效果最好。鱼池经清整消毒后,每亩放养20厘米左右斑点叉尾回鱼种800—1000尾,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年底平均体重可达1公斤左右,每亩产750—1000公斤。鱼种放养要求规格尽可能一致,同时每亩搭配同规格或稍小的鲢50尾,鳙30尾,有利于控制水质。
采取捕大留小或轮捕轮放方式后,可适当增加放养密度,当部分个体达500—750克时可轮捕上市。
饲料最好用,含粗蛋白25%—28%,也可直接投喂花生麸、豆饼等,每天投喂两次,分别于早晨和傍晚进行。日饵量在放养初期为鱼体重的3%—4%,个体达500克可降为2%—3%。具体投喂量应根据水温、天气、鱼摄食情况灵活掌握,自定投饵。另外,还应加强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防止缺氧浮头。平时应经常注水,排灌不便的池塘应配增氧机。
2、池塘混养:斑点叉尾回可同我国饲养的鱼类,如鲢、鳙草、鲂等鱼混养。但由于其性温和,食性与鲤、鲫鱼,基本相似,抢食不如鲤、鲫鱼,故不宜与之混养。混养每亩放20厘米左右斑点叉尾回400—500尾,同样规格的鲢、鳙、草、鲂等鱼450尾左右。加强投饵和水质管理,可获较高产量和较好经济效益。
3、高产成鱼塘套养:在不减少其他鱼类放养的情况下每亩套入20厘米左右斑点叉尾回50—100尾。适当增加投饲量,并搞好水质管理,防止缺氧浮头。一般每亩可增产50—100公斤。套养斑点叉尾回的池塘应考虑调整鲤、鲫鱼的搭配比例,以少为佳。
水质过肥,排灌不便,养殖经常浮头的池塘,如无增氧设备,不宜养殖斑点叉尾回。
4、:斑点叉尾回虽为底层鱼类,网箱中饲养的鱼经过驯化,可大部分上浮抢食。采用常规,投喂,可取得高产高效。
(三)病害防治
斑点叉尾回对5种药物敏感性的大小顺序为﹥﹥硫酸铜﹥﹥食盐。和不宜为斑点叉尾回的全池遍洒治疗药物。此外亦不宜作为斑点叉尾的浸洗药物。
斑点叉尾回虽抵抗力强,疾病少,但管理不善也会导致、小瓜虫病、孢子虫病、烂鳃病等发生。尤其早春鱼体受伤易发,因此操作应小心,避免鱼体受伤,并注意预防。各病治疗方法如下:
1、:
(1)10ppm溶液浸洗鱼种20—30分钟;或2.5—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鱼种30—。
(2)3%—4%的食盐浸洗5分钟;或0.5—0.6的食盐浸洗1小时以上。
(3)浓度各为0.04%的食盐和小苏打混合溶液,在密网箱内浸洗2—4天。
(4)每亩用菖蒲2.5—5公斤,拌食盐0.5—1公斤,如人尿2—5公斤,捣碎拌和后全池泼洒。
2、小瓜虫病:
(1)0.2—0.4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病鱼2小时;或20—25ppm孔雀石绿溶液浸洗10—20分钟,隔天再洗1次。
(2)0.03ppm溶液浸洗2小时,治疗甚佳。但此法不宜全池泼洒。
3、孢子虫病:尚无有效疗法,要注意预防,每亩用150公斤生石灰清塘效果较好。
4、烂鳃病:
(1)用0.03ppm呋喃唑酮全池泼洒,效果较好。
(2)每100公斤鱼用呋喃唑酮35克制成药饵投喂,6天为一个疗程。
5、三代虫病:
(1)25ppm福尔马林药浴;
(2)0.5—0.7ppm硫酸铜药浴。
6、车轮虫病:
(1)0.8ppm硫酸铜、硫酸亚铁(5︰2)全池泼洒,15分钟后注入新水。
(2)福尔马林25ppm药浴30分钟。
7、肠炎病:每50公斤用呋喃西林粉剂2克拌饲料投喂,连续3天即可治愈。
8、蛭病:除彻底消塘消灭水蛭外,水蛭多的池塘可用一只腐烂的猫尸体放于进水口,气味随水入池,可驱赶和杀死水蛭。
(四)活体运输
斑点叉尾回的运输极为方便,10厘米的鱼种在100—500尾/袋的密度下,长达15小时死亡。1989年新疆水产研究所等单位采用一层湿纱布(实际3—4层)一层鱼(后备亲鱼和亲鱼)装在塑料桶内运输,时间长达8个多小时,成活率100%。
七星鱼可以网箱养殖吗?
虽然社会的迅速发展,现在很多人对于自衣食住行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在饮食这一方面,很多人不仅对于一些菜肴的口感以及这个方法非常在意,对于一些制作菜肴的原材料也是非常关注的,虽然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对肉类的需求量越来越多。

但是他们对肉类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了,很多普通的猪牛羊肉根本就没有办法满足他们精神以及口感上的需求,所以他们的视线便逐渐感到了一些海鲜以及鱼类的身上,想必很多人对于七星鱼并不是非常的熟悉,但是七星鱼的肉类非常的鲜美,并且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很多人便抓住了这个特点,逐渐加入到了养殖七星鱼的行列当中,那么这几个养殖七星鱼的养殖技术你知道吗?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个养殖七星鱼的养殖技术,就是如何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建造一个能够适合他们生长的鱼池。一般鱼吃了要选在一些水源充足并且水质好,排灌方便的地方,并且网箱养殖也是非常好的一个养殖方法,但是以池塘养殖最好。

想必很多养殖七星鱼的养殖户应该也都知道,因为七星鱼比较喜欢黑暗的地方,并且害怕强光,所以在吃的地方应该放上一些瓦罐或者是竹筒来给他们提供一个休息的场所,并且在建造鱼池的时候要做好一些防逃措施,以防他们逃跑,造成大量的损失。

第二个养殖七星鱼的养殖技术就是如何进行七星鱼苗放养在选择疫苗的时候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了很多养殖户的直接利益,并且也是养殖七星鱼迈出的非常关键的一步,一般选择七星鱼的鱼苗时候,看一下是否有病有伤体质,是否强健,规格是否整齐,一般体长五厘米以下的鱼苗,放在面积在十平方米以下,而当鱼苗长到五厘米以上的规格的时候便可以放在大型的养殖场之内进行养殖每平方米可以放养20到50条。

第三个养殖七星鱼的养殖技术就是对于他们日常资料的选择,因为七星鱼是一种非常典型的肉食性鱼类,他比较喜欢吃一些动物性的饲料,所以在喂养它的时候一般都是以一些动物性的饲料为主,喂养一些水蚯蚓以及一些同类能够提高他身体迅速生长,如果是在动物饲料确实缺乏的时候,也可以给它们喂养一些植物性饲料,一些玉米粉和花生粉,还有豆渣米饭面条等。

第四个养殖七星鱼的养殖条件就是如何进行饲养投喂,平时的投喂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为了能够满足他们自身所需要的一些营养,在喂养的时候粗蛋白的含量要在40%到45%左右等它们生长到十厘米左右之后,粗蛋白的含量在38%到42%左右即可,无论是喂养哪种饲料的时候都要定时定量定位定质。在喂养的时候,一般都是以他们的体重3%到10%,每天喂养两次即可,上午的时候8点到10点一次,下午的时候六点左右一次。

第五个养殖七星鱼的养殖技术,就是如何对于水质的管理,在养殖七星鱼的期间水质要保持清洁,并且要定期换水,因为畸形鱼对于水质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所以每次换水的时候最多占用池水的一半,及时的清理一些食物残渣以及一些脏乱的物质,以防产生一些细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鱼鳅怎么不能用网箱养殖?
池塘用网箱是可以养泥鳅的,网箱养殖泥鳅首先就要选择合适的鱼池。鱼池的地势要高,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鱼池向阳可以满足浮游动植物的生长,保证黄鳝有足够多的饵料。鱼池中无杂物、透明度良好,鱼池底部要平坦,更加有利于泥鳅的生长。
水库网箱的制作方法?
网箱设计的成本应提前估算,或者直接买成品, 设计网箱时,应从网箱形状、深度、面积及网目大小等方面考虑。
(1)网箱形状 除了给食性网箱仍保留为正方形外,考虑到节约网材,目前各国网箱形状多向圆形、多边形方向发展。(2)网箱面积 由于大型网箱中水体交换不均,易发生网破等原因,我国大部分地区现多采用中、小型网箱。(3)网箱深度 考虑到阳光透射能力、水流、风浪、鱼群活动等情况,网箱的深度一般以2米左右为宜。鱼种所用的网箱深度,水库为2~4米,湖泊为2~3米。(4)网目大小 网目大小的确定,可参照下面的关系式。a=0.13L 式中:a为网目单脚的长度;L为养殖鱼的全长 如养殖全长分别为5.5厘米、10厘米的鲢鱼和鳙鱼夏花,依照上述公式,a分别为0.715厘米、1.3厘米,网目最大值应为1.43厘米和2.6厘米。据此,网目大小与其他鱼类鱼种全长的关系式为:草鱼,a=0.105L;鲤鱼,a=0.13L;团头鲂,a=0.20L;罗非鱼,a=0.16L。2.制作网箱 首先应根据所需网目的大小,选择网线。如网目为1厘米,网线应为2×2股;网目为1.5~2.0厘米,网线为2×3股;网目为2.5~3.5厘米,网线为3×3股。然后依据所设计网箱的大小,自行编结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网片。如所需网箱为6米×6米×3米,编结好的网片伸展后的长度和宽度就应该是6米和3米。网目误差要求不超过±0.1厘米。网片水平方向的缩结系数为0.5~0.6,垂直方向为0.7~0.8。最后用直径为3~6毫米的聚乙烯绳逐目将网片套接牢固,并在四角留出一定长度的绳子做成套环,用于固着网箱或悬挂重物。纲绳穿过之处再用聚乙烯线逐目扎紧、扎死。网箱制作好后,若是浮式网箱需要制作框架,以悬挂网箱。选用4根毛竹或圆木嵌合制成框架,然后在框架的每边打孔插入用竹或木制成的箱角。小型网箱的4个角上有4个箱角就足够支撑和悬挂整只网箱,如网箱的边长超过3米以上,还须添加支撑箱角。使用时,可直接将制作好的网箱悬系于框架,并用重物将其沉入已选定的水域,即可。若是固定式网箱还需在水底打桩,进行固定。打桩时,应每隔3米打1个桩,如1只6米×6米的网箱需打8个桩,且每个桩应打人土中80~100厘米。最后,将加工好的网箱安装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