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毒杀星是什么(二十五六斤的小猪拉稀用什么药好)
菌毒杀星是什么,二十五六斤的小猪拉稀用什么药好?
1)病毒性、细菌性腹泻的防治有效办法是免疫接种
预防病毒性腹泻可用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弱毒苗,方法是母猪临产前15天和产后7天对母猪进行2次免疫,仔猪通过母乳获得被动免疫力。应用C型产气荚膜福尔马林氢氧化铝类毒素,对临产前1个月母猪肌注5毫升,产前半个月再加注10毫升,或对怀孕后期母猪注射C型魏氏梭菌苗。
预防黄、白痢,可用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有二价、三价、四价苗,按说明使用)。
预防仔猪副伤寒,可在30日龄口服副伤寒菌苗。
(2)合理配制仔猪料
即要保证仔猪的生长需求,又不要蛋白质含量过高,特别是植物蛋白不能过高。
(3)适当添加纤维饲料
断奶仔猪饲料中适当添加纤维(3%~5%为宜),如草粉等,除了促进肠道发育外,挥发性脂肪酸可以通过大肠对水的吸收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维持胃肠道消化功能。
(4)药物预防
方1:每吨饲料中添加枝原净100克+金霉素400克或强力霉素150克,饲喂1周。
方2:每吨饲料中添加二甲硝咪唑100克。
方3:饲料中按1%~2%添加中草药半边莲草粉。
(5)完善管理体系
搞好卫生防疫工作,加强消毒,提供适宜的环境等。
(6)应用非抗菌素类制剂
酶制剂可弥补猪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酸制剂可提高胃内酸度;腐殖酸具有优良的生理活性和化学性,提高饲料报酬;益生素可调节肠道菌群格局,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以上四种非抗菌素类制剂对防止仔猪腹泻均有良好的效果。
(7)药物治疗
方1:恩诺沙星注射液5毫升溶解氨苄青霉素0.5克(1支),混合肌注15~25千克体重仔猪。
方2:速灭杀星注射液后海穴注射5毫升。
方3:庆大霉素4万单位+复合维生素B2混合肌注,1日2次。
方4:痢菌净2毫升+阿托品1支,交巢穴注射。
鱼缸里面有寄生虫怎么办?
孔雀鱼(详情介绍) 寄生虫疾病一般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一般孔雀鱼感染寄生虫疾病都会出现蹭缸的症状。鱼友们只有注意观察才能区分出是内寄还是外寄,小编就为你介绍几种孔雀鱼常见寄生虫疾病的症状及治疗。 一、鱼虱病 鲺病又称鱼虱病。鱼虱为寄生甲壳动物,活体透明,与寄主的体色很相似。外形似臭虫,又有鱼虱病和鱼龟病之称。鱼鲺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上,吸取鱼的血液,使鱼体逐渐消瘦。在取食时用口刺和大颚刺伤或撕破鱼的皮肤,造成许多伤口,促使感染水中的微生物,从而引起病鱼死亡。此外,鲺用口刺吸血时所分泌的毒液对鱼有刺激作用。因此,病鱼在水中极度不安,急剧狂游和跳跃,每尾鱼只要有几个鲺寄生,就能引起死亡。 治疗方法:可用百万分之零点二五至五(0.25~5ppm)浓度的敌百虫溶液浸洗病鱼,也可用镊子摘除,还可用百万分之一(1ppm)的六六六溶液浸洗,或将鱼放入1.o%~1.5%食盐水中,经2~3天即可驱除寄生虫。 二、三代虫病 患三代虫病的幼鱼,鱼体开始褪色而变得苍白无光泽,体表粘液增多;鱼鳍下垂,末端卷曲且逐渐裂开;呈现极度不安状态,时而狂游于水中或急侧游于水底,企图摆脱寄生虫的骚扰,继而食欲不振,游泳迟缓,逐渐消瘦,严重时引起病鱼死亡。鱼鳃上寄生三代虫后会造成呼吸困难,不久即窒息死亡。 治疗方法:治疗此类吸虫病最常用且有效的药物首推甲醛(福尔马林液)。用福尔马林液驱杀吸虫时,其剂量一定要足,否则会导致吸虫产生耐药性,形成具有抵抗力的突变种,而使药物难于驱杀。一般用药有两种方法:一是低剂量长时间,如用百万分之二十至四十(20~40ppm)药浴24小时后,进行换水二分之一以上;二是高剂量短时间,如用百万分之二百至二百五十(200~250ppm)药浴1小时后,进行换水90%以上。由于病鱼被吸虫寄生时需氧量较大,故在治疗中要不断打气增加溶氧。 三、小瓜虫病 又称白点病,患病的孔雀鱼为缓解身体不适也会不停的蹭缸。小瓜虫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这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它的形态在幼虫期和成虫期有很大的差别。小瓜虫的幼虫侵袭鱼的皮肤和鳃,尤以皮肤为普遍。孔雀鱼鱼体感染初期,胸、背、尾鳍和体表皮肤均有白点状分布,此时病鱼照常觅食活动,几天后白点布满全身,鱼体失去活动能力,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游动迟钝,食欲不振,体质消皮肤伴有出血点,有时左右摆动,并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游泳逐渐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传染速度极快,若治疗不及时,短时间内可造成大批死亡。 治疗方法:1、先停食4~5天:减少污染,保持水温恒定,升温比原水温高2~3℃为佳。 2、保持恒定水温:应该保持恒定的水温,减少水中的污染,防止小瓜虫的产生。 3、初期水温提高:当发现鹦鹉患上白点病,初期可以将水温提高,破环小瓜虫繁殖生长的环境,让小瓜虫自己灭亡。 4、甲基蓝结晶粉:水中释放少量的甲基蓝结晶粉,是整个水质变色即可,可以很好的消灭小瓜虫病原。 5、移除缸中水草:没有水草的情况下可适当投药,水草对各种药物敏感很快枯死。 6、加强饲养管理:此病要综合治疗,只用药收效不大,加强饲养管理很重要。 四、预防寄生虫的措施和要点 1、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 (1)要注意加强鱼类的营养,选用较好的配合饲料投喂,但要注意每次投喂的量不要太多。 (2)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一部分营养及免疫调节剂,例如免疫活性促长剂、鱼饲佳等, (3)可使鱼类的体质得到较快的恢复,大大提高对外界寄生虫等病原生物的抵抗力,有效防止寄生虫病的暴发。 2、改善水体环境 (1)氧量不足时会产生大量的有毒中间产物,使鱼类的抵抗力大大下降,感染包括寄生虫在内的各类疾病的机率增加。 (2)除了要适当换水外,一定要保持水体的高溶氧与良好的水质环境,可定期使用水质改良剂与消毒剂,例如每10-15天施用一次益池保,或15 -20天施用一次保水王,有效促进水体浮游植物的生长和水色的好转及鱼类的摄食,防止代谢废物的积累,有效改善鱼类生存的水体环境。 3、杀灭鱼体携带的寄生虫 (1)由于鱼体在越冬前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寄生虫,水温一有升高,这些寄生虫很容易大量繁殖,使鱼体大量感染。 (2)为了防止寄生虫病暴发,可选用市场上一些安全、高效、无公害的药物,例如“鱼虫杀星”、“克虫王”系列药物等,较彻底地杀灭越冬鱼体本身携带的少量寄生虫。 4、预防鱼儿寄生虫的其它方法: (1)不要购买生病的或有异常的鱼。 (2)买鱼时多观测他们,看看他们的体色正常吗?游动活泼吗?索食勤快吗?有没有排白便的情况? (3)做好新鱼的检疫。 (4)尽量不要喂食活饵,特别是红线虫、红虫、水蚤,就是要喂也可以把活饵先冷冻起来,这样带菌的情况没有活饵那样严重了。 (5)做好水质的消毒工作。 (6)减少鱼只的紧迫感,以免降低抵抗力。 (7)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没有细菌的危害,营养又丰富,只是鱼接受程度要比活饵慢些。 (8)做好预防性的驱虫工作,我每月最后几天就是这样的,先体外,后体内(体内用的是驱虫汉堡)。
茄子小果腐烂是什么病?
(1)灰霉病
叶片边缘有V形病斑,湿腐,有灰色霉层,果实顶部或蒂部腐烂,有灰色霉层,茎秆腐烂后也有灰色霉层。其最适宜的发病条件:一是大棚内湿度过大,二是温度偏低(15~26℃)时最易发病,棚温高于32℃后难以发病。
防治措施:
一是适时喷洒天达2116和有关药剂,每10天左右喷施1次50%凯泽水分散剂(或施佳乐、或安霉特等)+600天达2116+3000倍有机硅+1%发酵牛奶药液,可有效防止灰霉病的发生。
二是大棚内清晨适时放风,降低湿度,后封闭风口,提高棚内温度至32~34℃,可有效预防灰霉病发生。
三是及时摘除花蒂,预防花冠感染病菌后导致果实、叶片、茎秆等出现病害。
四是蘸花时可加入防灰霉病药剂。
(2)细菌性软腐病及绵疫病
茄子以整个果实呈水烂状居多,有一股恶臭味,但果实不长毛,果实呈烂泥状,严重时会出现果实从茄子上掉落的现象,俗称“掉蛋”。这是茄子的细菌性软腐病,是茄子上发生较多的病害。果实大部分水烂变黄褐色,后病部生长出大量的白色棉絮状霉层,这是茄子的绵疫病。
防治措施:细菌性软腐病可叶面喷洒小诺霉素、新植霉素、庆大霉素、诺氟杀星等药剂,或含有噻枯唑等成分的药剂。软腐病及绵疫病同时发生,可用克露、安克、灭克、雷多米尔等药剂,分别选取以上1种药剂混合后+600倍天达2116+3000倍有机硅+1%发酵牛奶药液进行叶面喷洒,每7天左右1次,连续喷洒2~3次。
(3)生理性缺硼缺钙病
茄子不长毛,从萼片以下整个果实掉下来,果皮不出现腐烂,仍有光泽,但掰开果实后发现果瓤已经变成褐色或黑色。这种情况是茄子由于缺乏硼钙等营养元素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但茄子之所以缺乏硼钙等营养元素并非是由于目前土壤中缺乏硼、钙等营养元素,主要是由于棚内土壤温度低,茄子植株根系发育不良、活性低,吸收能力差,对硼及钙营养元素吸收不足而造成的。
幽门螺杆菌检测呈现阳性会怎么样?
几乎每两人就有一人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因此幽门螺杆菌检测阳性无需紧张,是否需要治疗,关键要看有无相关损害。那么,如果需要治疗,该如何治疗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如果没有胃肠道损害,也没有不明原因的血小板减少,通常不需要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原因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众多,且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公用餐具、亲吻、粪-口等方式传播,很难阻断它的传播途径,即使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以后,也可能被再次感染,成本-效益比高,根除治疗几乎没有多大意义;但如果出现了胃肠道症状,或胃镜提示有胃肠道损害,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等疾病,此时则应根除幽门螺杆菌,否则不仅原发疾病会加重,同时有可能发生癌变,增加胃癌发病风险;其次,对于不明原因的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应考虑根除幽门螺杆菌;此外,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需注意,若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会加重消化道损伤,甚至诱发消化道出血,因此也应根除幽门螺杆菌。
对于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目前根除率最高的方案为四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该治疗方案主要由四种药物组成,包括一种质子泵抑制剂(PPI)、一种铋剂、两种抗生素。在选择抗生素时需注意,由于不同的患者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故不同的患者选择同一治疗方案时成功率也有一定的差异,最理想的治疗方案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药,如果不做药敏试验,初次治疗的患者抗生素可选择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任意两种,其中阿莫西林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其余三种抗生素相对较高;治疗失败的患者,可给予补救方案,此时方案中应保留阿莫西林,另一种抗生素可选择四环素、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
综上,感染幽门螺杆菌以后,出现胃肠道症状或胃肠道损害时,应给予根除治疗,根除方案应选四联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抗生素的选择与根除成功率因人而异。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鸽子拉绿色大便怎么办?
绿色粪便被大体上分为三类:墨绿色浓便,一般绿色便和浅绿色水便。这里的墨绿色最为较人头痛了。 下面说说这三种情况的分别对待吧。 墨绿色浓便可分为两种情况。即:健康型和非健康型。 记得好象是在89年,我们那边有个叫江都的地方放飞哈密,2600公里呀。有羽鸽子归巢了,可是在报到的途中即以不信死了。为什么呢?原来鸽主见鸽子回来后排泄的是浓墨绿色粪便。便给鸽子喂了一些抗生素,也可能是抗生素用的过量了,但却使的一羽优秀的鸽子死去了,尽管他是从爱鸽的角度的出发的。但由于缺少关于鸽病判断及用药的知道,而使得一羽杰出的鸽子不明不白的死去的确有点心痛呀。那么,这羽哈密归巢鸽是什么原因排泄绿色粪便的呢?我们可以从鸽子的生理结构来看。鸽子是没有胆腺这一器管的。可鸽子却可以在消化的时候通过寄生在肝部的胆总管排出胆汁来帮助消化。这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鸽子在极度饥饿后会排出浓绿色粪便的原因。知道这个原因我们便可以对症下药了,让鸽子在较暗的环境下休息,喂点宜于消化的食物就行了。这种绿色的粪便是没有什么味道的。 接着我们来看另一种浓绿色粪便的原因。肝是一很重要的器管。它参与糖的转换,毒素的降解和造血等。这个部分有病鸽子也出浓绿色的粪便。并有一定的腥臭味。通过解剖我们也可以看到患肝病的鸽子肝部有明显的黑边,那其实就是一种急性肝炎。这也是以前通说的肝脯那种病。病鸽自然消瘦,皮肤不宜剥离于肌肉。肌肉曾明显的潮红色,间有体温偏的迹象。凡此可基本定于是鸽肝炎了。在以前很多鸽友喜欢用土霉素或复方新诺明来治疗。虽有效果但不是最好的方法。通常如果判断出是肝炎的话,还是比较好治疗的。给鸽子每天补充WB和WC来改善肝部的功能。同时还要结合使用一定的抗生素。现在用氟呱酸就行了。第天两次,每次一粒。一般需要一星期左右即能恢复。在治疗这一病症时,我通常还把鸽子的尾羽侧边的两根给拔了。拔羽有时也是治疗鸽子某些病的好方法。尤其对一些是血液部产生代谢障碍的效果相当不错。这种方法起源于13世纪前欧洲战场给受伤后出现再生性血液障碍的病人的。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不过现在不是很推广。它的道理是利用放血后血压的降低来改善某些生理功能的。拔尾羽可以起到这一作用,我有时也给病鸽放过血。特别是在97年中国大陆新城疫大流行的时候,这种方法试? 鸽子有时也会因为某些药物中毒而产生浓绿色粪便的。这些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看。不要乱投药。 下边再说说中色的绿色粪便。在秋末冬初的时候鸽子会因为消化系统吸收的改变,而产生属于正常的绿色粪便,这种粪便是无味的,并有明显的消化饲料的残迹。所以这不必要有任何的紧张。 还有最后一种就是水样绿色粪便了。这两年这种情况较为普遍。也比较麻烦治疗起来。水样绿色粪便里面又可以分为:水样粘液形粪便,泡沫形绿色粪便。 第一种一般有可能是叫一种:钩端螺旋体病。它的特征是口粘膜,眼结膜,皮肤发黄。属于衣原体感染的一种。可用氯霉素或金霉素治疗,尤以金霉素的效果为好。还有一种绿色粪便的症状是绿色水便,水便的形状是一段一段的。一般这种情况为四射鸟圆线虫感染。比较容易治疗。用左旋咪唑就行了。 泡沫形绿色粪便是最为麻烦的,最有可能是新城疫了。没有特效药可以治疗。只有在早期用疫苗预防。 另外铜中毒也会引起鸽子绿色粪便。不过那是很深色的稀粪。治疗方法:使用泄剂硫酸镁0.5克,给鸽子喂服。同时对中毒较深的用强心剂配合治疗。 1、病原:沙门氏菌属于肠肝菌科,主要寄生于肠道内。沙门氏菌主要通过下列方式进入鸽体: (1)经口传染,通过沙门氏菌污染饲料或饮水及互相接吻和饲喂幼鸽而发生。 (2)气源性传染,经呼吸道吸入含有病原的灰尘。 (3)垂直传染:已感染沙门氏菌的母鸽,通过卵巢和输卵管把病原传给鸽蛋,使雏鸽受到感染。 2、症状和诊断:根据病理变化的部位,沙门氏菌病常见有4种类型,有时各种类型同时发生。 (1)肠型:发生典型的腹泻,浆状的未消化的饲料成分被粘液包裹,其周围是粘稠或水样、带褐色的、有泡沫且恶臭的液体。注意,拉绿色粪便不是此病特征性症状。因为这种颜色是胆汁所致,并且在饲喂不定时或饲料改变时候和所有伴有肠炎和食量减少的疾病都可见到这种情况。典型腹泻使鸽迅速消瘦,这种现象在患副伤寒鸽子中尤其显著。 (2)关节炎型:沙门氏菌寄生在关节内,引起严重炎症,使关节肿胀,表现为翅膀垂下或把腿提起,尤其是肘关节和踝关节明显。 (3)内脏型:沙门氏菌侵犯肝、肾、脾、心和胰脏,形成肝瘤、油腻、灰黄色针头到榛子般大小结节,病鸽精神不振,呼吸困难,进行性衰弱等症状。 (4)神经型:沙门氏菌感染进入脑和骨髓,产生炎症,神经纤维受到压迫,产生麻痹症或扭头等症状。 育雏期发生严重死亡,或幼鸽发育不良可怀疑有沙门氏菌存在,当鸽群出现典型性腹泻并有翅和腿麻痹症状时,养鸽者更应注意发生此病的可能,但应注意类型鉴别:肠型副伤寒引起腹泻和毛细线虫病、蛔虫病或球虫病引起腹泻症状相类似。后几种病粪便外观和前者不同,沙门氏菌病粪便含水分较多,而典型副伤寒粪便呈粘液性和泡沫状。神经型沙门氏菌应注意与鸽痘、营养缺乏症和多种中毒症相区别,鸽沙门氏菌病神经型发病率一般5%左右,而鸽瘟神经型发生率一般20%以上。痛风也像沙门氏菌病那样产生关节肿大、疼痛,但痛风病例中关节肿得象骨头一样坚硬。在幼鸽中,沙门氏菌病程短并能迅速导致幼鸽死亡,因此不易见到明显临诊症状,这种情况类似急性鸟疫,此时只能用细菌学检验方法作鉴别诊断。 3、防治防治措施:对于本病的预预防,应着重做好平时的防疫卫生工作,加强饲养管 理,搞好鸽场的环境卫生;不要从有本病的鸽场引入种鸽,必须引进时,应隔离观察检疫;鸽群最好不要与家禽混养,也不能相邻饲养,以免引起其他疾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患过本病的雏鸽,不能留作种用,以防经鸽蛋传播。 发现病鸽要立即隔离,全场消毒,一般可用20%新鲜石灰乳消毒地板、鸽笼、粪便等,每天1次,至疫情停息再作一次全面消毒,消毒药物也可用1:400抗毒威或其他常用消毒药物均可。对于饮水、饲料和保健砂不要让病鸽粪便污染。 药物治疗可以减少死亡,控制疾病的发展和传播,但不能消除鸽体内的病原菌。选用下列的药品,都有一定的疗效。 ① 大群治疗可用一服灵(949),每瓶100毫升加水50千克,饮服或拌料3-5天;个别或少数治疗时,也可肌肉注射,按每千克体重注射0.1-0.2毫升,一般1次即愈,有的可隔天重注1次,疗效显著。 ② 金霉素每只每天15毫克,分3次口服,连服4-5天;或以0.2%混于饲料中喂服5-7天。 ③ 氯霉素每只每次15毫克,每天3次,连服4-5天;或以0.2%比例拌和饲料,均匀饲喂,连喂5-7天为一疗程。 ④ 2%环丙沙星预混剂50克,均匀拌入20千克饲料中喂服2-3天。 ⑤ 氟哌酸以0.007%-0.01%比例拌和饲料,连喂3-?5天。 ⑥ 呋喃唑酮(痢特灵)饮水,浓度为0.01%-0.02%,连用3-4天;拌料比例为0.02%-0.04%。 ⑦ 磺胺嘧啶加抗菌增效剂(5:1)按0.5%的比例混于饲料中,连用5天。 ⑧ 强力抗治疗剂每小瓶加水25千克,让自由饮服3-5天。 ⑨ 链霉素喂服,连服3天,第1天每只16万单位,以后每只每天8.5万单位,每天分2次服用。 ⑩ 其他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奥福欣、乳酸诺氟沙星、呼拉沙星等都可应用。 (1)预防:①加强饲养管理,经常使用酶活性菌,二合一,益酶多维电解质或强化肝精等保健品,增强赛鸽体质,可有效预防本病的发生。 ②药物预防可杀菌净或腺病毒杀星或菌毒肠安或瘟痢停,严格按照说明书的预防剂量用药。 (2)治疗:杀菌净、菌毒肠安、腺病毒杀星或瘟痢停可有效治疗本病。治愈后用强化肝精或益肾灵护肝排毒,使赛鸽迅速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