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菌属于什么菌(怎么防止弧菌和消除)
弧菌属于什么菌,蛭弧菌降氨氮效果?
蛭弧菌是寄生在某些细菌并导致其裂解的一类细菌,最早是由 德国的Stolp在土壤中发现的。蛭弧菌能防止或减少虾、蟹病害的发 展和蔓延,改善虾、蟹体内外环境,促进生长,增强免疫力。将蛭弧菌用于鱼类细菌性疾病的防治时发现,蛭弧菌对水体中的大肠杆 菌和其他致病菌有明显去除作用,并对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去除作用。
用于河蟹养殖时发现,施用后水体中的COD、氨氮、硫化氢 等含量明显降低,与光合细菌混合使用来改善养殖水质环境,可使 COD、氨氮、硫化氢等都维持在较低水平。
怎么防止弧菌和消除弧菌?
小龙虾养殖越来越多,弧菌病发生概率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到4、5月份是弧菌爆发期,一不留神弧菌感染虾体直接导致龙虾死亡,那么弧菌是怎么来的?弧菌病对小龙虾养殖有哪些危害?用什么方法来防控弧菌呢?
弧菌在水产养殖中是一直存在的,弧菌控制在一定的数量内是不需要处理的,如果受到环境、水草、有害菌的影响就会加大弧菌的繁殖量,如:溶藻弧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等会迅速繁殖,导致水体受到污染,虾体受到侵害。
龙虾感染弧菌后的症状:摄食较正常,几天后发现虾体有断须、红须、烂尾的表现,不及时预防下一个阶段会出现爬边、空肠、空胃、肝脏颜色变浅、没有活力虾体从大到小顺序死亡。
弧菌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开始弧菌病都会引发轻微的肠炎,刚开始发病预防得当可以减少损失,调水消毒治疗肠炎病处理得当可以减少损失。如果虾苗放入虾塘中不进行池底消毒或者消毒杀菌不彻底,容易产生细菌危害虾苗,虾苗自身免疫力会大大降低,感染弧菌病,发现不及时,老虾和小虾一起发病,会诱发多种疾病,导致龙虾爆发性死亡,比如“5月魔咒”就会提前上演,惊心动魄。
所以弧菌病必须的防,还要严防,虽说弧菌在水中无处不在,但我们把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就不会发病,首先放苗前对池塘池底进行全面的消毒,改底。二是减少大剂量消毒药物的使用,用量大会加大虾体对药物的抗药性,弧菌对药物的抗药性,对龙虾造成二次伤害,间接导致龙虾莫名其妙的死亡。三不要以为杀一次弧菌就完事了,水体虾体就健康了,要定期使用桉树精油进行水体弧菌杀灭工作,还要定期内服防控虾体内感染弧菌。减少虾体发病率,有效抑制弧菌有害菌的繁殖,稳定虾体生长环境。
桉树精油采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天然野生小桉树叶为原料提取桉树精油,富含活性物质1,8-桉树脑,天然具有很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对溶藻弧菌、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等多种弧菌都具有显著的杀灭和抑制作用,拌料内服可以直接杀灭体内的弧菌,外用泼洒则可以抑制水体中的弧菌。同时桉树精油的成分绝对安全、无毒无刺激,没有抗药性和药物残留,可以避免滥用抗生素和消毒药带来的环境、食品等系列问题,可长期安全添加,无害无残留。
严防弧菌,减少弧菌的发生是预防龙虾大批量死亡的最关键的方法,防控好弧菌可以大大降低龙虾发病率,提高龙虾的成活率,间接增加龙虾产量和经济效益。做好水体消毒、多巡塘、多观察、早发现、早处理、早预防,让黑色5月不复存在。
噬菌蛭弧菌发酵方法?
发酵实验流程:先配制18L营养肉汤液体培养基,121℃灭菌
20min。冷却后接种,由于条件所限,摇床的
第 1 页
温度为30℃而非最适的37℃,180r/min,培养48小时。培养结束后,对培养液进行离心(3000r/min,10min),倒掉上清液,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振荡使菌泥破碎溶于液体中。重复以上过程2次后,所得即为高浓度大肠杆菌菌悬液,保藏于4℃冰箱。发酵罐用蒸馏水清洗后,加6L蒸馏水空灭一次,排掉蒸馏水。把溶氧电极浸没于新鲜配制的饱和无水亚硫酸钠溶液中,待电极显示值稳定后标零点。标定结束后将溶氧电极插入相应的传感器接口,固定连接数据线,在发酵接种前标定满度。PH电极的标定应在灭菌前进行,用PH=6.86的缓冲液标定零点,用PH=9.18的缓冲液标定斜率。标定结束后将PH电极插入相应的传感器接口,固定连接数据线。打开蒸汽发生器准备灭菌,先向外套内通如热蒸汽,等罐内温度升到100℃以上时,向罐内通
第 2 页
热蒸汽使温度上升到121℃,进入灭菌记时。灭菌1800s,这个过程中通过调节蒸汽阀门和排气阀来控制罐压和罐温。灭菌流程结束后,停止向罐内通热蒸汽,同时关闭蒸汽发生器。此时发酵罐冷却过程开始,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使冷水进入夹套,对发酵罐进行降温冷却。降温过程结束后设定发酵过程的各项参数,包括温度、转速、罐压,由于发酵罐内装的是已经调完PH的生理盐水(PH约为7),而且并未开启酸碱泵,所以设定的参数只有以上三个。温度设定为30℃,转速设定为150r/min,罐压为0.05MPa。待温度、罐压、通气量均已保持稳定正常下,以100%标定溶氧值,此时溶解氧是一个稳定的相对值。所有参数设定完毕,开始加样。把浸过酒精的火环放在加样口,点燃火环开始加样。把事先制备的保藏
第 3 页
于4℃冰箱的高浓度大肠杆菌菌悬液加到发酵罐中,再加入蛭弧菌样品,旋紧加样口的金属塞,加样完毕开始发酵。加样过程中应防止染菌,最重要的是加蛭弧菌时加样应迅速通过火环,因为蛭弧菌对热很敏感,温度过高会使其灭活。
这次发酵流程一共用时72小时,每12小时取样一次。与同等时间的摇床样品共同做吸光光度值(OD值)测定,对裂解大肠杆菌的速度进行对比。但由于发酵罐取样口的总阀门有泄露现象,使取样前用于管道灭
第 4 页
菌的的高压蒸汽进入发酵罐内,造成取出的样本产生较大误差,蒸汽进入发酵罐后使发酵液温度上升,对蛭弧菌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蒸汽管路中的铁锈也随热蒸汽进入发酵罐内,对OD值的测定产生干扰。由于高压热蒸汽进入罐内造成罐压变化,使溶氧电极所测定的溶氧值也产生不稳定的波动,PH电极测定的数值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出现不正常波动,所以整个发酵过程所记录的溶氧值和PH值与真实值有很大误差,不建议采用。
由于取样口总阀门泄露造成发酵液流失严重(6min就泄露了
100ml),发酵流程结束时发酵液仅存不到3L。用发酵液制作双层平板可以观察到噬菌斑,但出斑时间比发酵前蛭弧菌样品出斑时间要长而且出斑数量减少。
第 5 页
由于发酵罐泄露在事先并无征兆,造成出现状况后没有妥善的办法处理问题,使得取样所得样品失去测定价值,同时热蒸汽的渗入也使得罐内温度变化较大,对蛭弧菌的生长很不利。当所做的双层平板证明这次发酵液中蛭弧菌数量小而且活性低时,我们打电话进行了咨询,决定在下次上罐时做一些改进。
蛭弧菌侵入宿主细菌的方式十分独特,开始时以很高的速度(每秒高达100个细胞单位)猛烈碰撞宿主细胞,无鞭毛端直接附着于宿主细胞壁上,然后菌体以100转/秒以上的转速产生一种机械钻孔效应,加上蛭弧菌入侵时的收缩而进入宿主细胞的周质空间。蛭弧菌的端生鞭毛是赋予其这些生理特性的关键!如果发酵罐的叶浆转速过高时会对蛭弧
第 6 页
菌的端生鞭毛造成致命破坏,使得蛭弧菌无法攻击宿主细胞,这直接导致蛭弧菌活性减弱,宏观上就表现为噬菌斑出斑慢,出斑少。
通过咨询我们还得知大肠杆菌可以在灭菌前加入,即把大肠杆菌与生理盐水共同加热,使大肠杆菌死亡。由于死亡的大肠杆菌菌体细胞结构已造破坏,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得蛭弧菌侵入菌体的难度降低了,这样就可以使蛭弧菌增殖的速度变快,发酵时间变短,这对现实生产很重要。
所以我们在第二次发酵需要做的改进有:一、发酵罐的转速要降下来,咨询时对方建议我们把转速降到0,但因为我们的发酵罐搅拌方式是叶浆式的(对方是气升式的),所以经研究决定转速暂定于
第 7 页
50r/min。 二、大肠杆菌在灭菌之前加入到发酵罐中,与生理盐水一同加热。灭菌后再加入蛭弧菌样品进行发酵。
第二次发酵流程
发酵过程:先配制30L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121℃灭菌
20min,冷却后接种。摇床30℃ 160r/min培养48小时,培养结束后
第 8 页
4000r/min离心10min,加入适量生理盐水振荡,再离心10min,重复两次,最后加入生理盐水制成高浓度菌悬液,置于4℃冰箱保藏。这个过程与第一次发酵相同。由于10L小发酵罐泄露情况仍未得到修复,所以发酵使用的是100L大发酵罐。大罐长期无人使用积垢严重,用适量稀盐酸浸泡后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待其内部铁锈和霉斑冲洗干净后加入蒸馏水空灭一次。空灭结束后,把配制好的30L生理盐水倒入发酵罐中。把溶氧电极浸没于新鲜配制的饱和无水亚硫酸钠溶液中,待电极显示值稳定后标零点。标定结束后将溶氧电极插入相应的传感器接口,固定连接数据线,在发酵接种前标定满度。PH电极的标定应在灭菌前进行,用PH=6.86的缓冲液标定零点,用PH=9.18的缓冲液标定斜率。标定结束后将PH电极插入相应的传感器接口,固
第 9 页
定连接数据线。打开蒸汽发生器准备灭菌,先向外套内通如热蒸汽,等罐内温度升到100℃以上时,向罐内通热蒸汽使温度上升到121℃,进入灭菌记时。灭菌1800s,这个过程中通过调节蒸汽阀门和排气阀来控制罐压和罐温。灭菌流程结束后,停止向罐内通热蒸汽,同时关闭蒸汽发生器。此时发酵罐冷却过程开始,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启使冷水进入夹套,对发酵罐进行降温冷却。降温过程结束后设定发酵过程的各项参数,包括温度、转速、罐压,由于发酵罐内装的是已经调完PH的生理盐水(PH约为7),而且并未开启酸碱泵,所以设定的参数只有以上三个。这次发酵的参数与上次唯一的不同就是转数了,这次转数设定为50r/min,上次为150r/min,温度仍设定为30℃,罐压0.05MPa。待温度、罐压、通气量均已保持
第 10 页
稳定正常下,以100%标定溶氧值,此时溶解氧是一个稳定的相对值。所有参数设定完毕,开始加样。把浸过酒精的火环放在加样口,点燃火环开始加样。把事先制备的保藏于4℃冰箱的高浓度大肠杆菌菌悬液加到发酵罐中,再加入蛭弧菌样品(上次的培养液,约为1.5L),旋紧加样口的金属塞,加样完毕开始发酵。加样过程中应防止染菌,最重要的是加蛭弧菌时加样应迅速通过火环,因为蛭弧菌对热很敏感,温度过高会使其灭活。
这次发酵过程为132小时,在发酵48小时后取出发酵液约10L。
海洛菌的生长环境?
海洛菌又叫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生存于河、海交界之处,大多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的海水里,它与霍乱弧菌是属于同一类细菌,最适合的温度是摄氏20度左右。目前,我国南方沿海地区的海水温度正好比较合适它繁殖,加上东海禁渔期结束,虾蟹等海鲜大量上市,这个季节的感染病人,会比以前多一些。
细菌前面通常有哪些字?
这个就比较多了就形态而言,有杆菌、球菌、螺旋菌、弧菌等等。就命名方式而言,有人名命名法(比如耶尔森氏菌,志贺氏菌等)还有根据特征命名的,比如葡萄球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