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调水用什么(南水北调为什么不在南方汛期大量调水)
水产调水用什么,在淡水养殖四大家鱼时?
养殖四大家鱼的朋友如何调水
对于四大家鱼养殖户来说,调水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因为水体水色直接关系着池塘鱼类生长速度快慢,甚至还和鱼类健康紧密相连。
给池塘调水,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有一个比较合适的鱼类养殖比例,是主养草鱼还是主养鲢鱼、鳙鱼,确定主养鱼后再合理的搭配混养鱼,这对于池塘水质的调节有直接效果。
另外,调水有个最重要的日常性工作就是肥水。一般像四大家鱼养殖池塘,前期投喂饵料少,鱼个体也小,排泄物也少, 水体一般会保持比较好的质量。但是在后期随着饵料投喂增多、排泄物增多,水体中营养物质会大量的积累,这时候水体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缺氧、氨氮超标问题。
整体来说,调水的主要措施有换水、肥水、增氧、投放菌种等措施。
清水塘认为调水,最重要的是增氧,所以增氧机一定要合理开启,晴天最好是每天都开几个小时,只有水体溶氧足够,这样厌氧菌种才会被抑制。
其次就是肥水和菌种投放。这两个是相辅相成的,菌种可以提高施肥的利用效率,肥料对于菌种繁殖提供养份。对于池塘肥水,我们需要注意季节不同肥水用肥应该不同,特别是高温天气特别注意少用有机肥肥水。
对于池塘肥水,有几点需要注意:
不要在雨天、闷热天施肥,不要在水浑时施肥,当出现鱼病时不要施肥。特别注意施肥不要过量,所以要少量多次的施肥。
肥水时注意的是既要肥料足够,可以培养大量浮游生物,但又要注意不能缺氧,所以,增氧、菌种投放措施都不可少。
以上就是清水塘的一些看法。如果有不妥的请留言交流。
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结交为朋友。如果你喜欢,请大家关注我。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南水北调为什么不在南方汛期大量调水?
其实南水北调在南方汛期已经进行了调水,奈何调水量相对洪灾来说只是毛毛雨规模,所以对近期南方的洪涝灾害的缓解意义不大。
“四川冕宁特大暴雨已致3死12人失联”,“宜昌遭遇强降雨,多方力量投入抗洪排险”,“强降雨致交通中断,湖南抢通23条国省道69条农村公路”……
近期南方暴雨成灾,很多人都在抱怨南水北调用处不大。
其实,有这个想法的你真的误会它了,南水北调在解决南方洪灾、缓解北方干旱问题上真的不输于古代的大运河、都江堰等任何一个水利工程,称得上是千秋大计。
水满为患的南方各省六月份进入主汛期以来,我国南方经历了五轮强降雨过程。
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截至6月26日,全国共有广西、贵州、广东、湖南、江西、重庆等26个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目前已经造成死亡失踪81人,紧急转移安置74.4万人次,需要紧急生活救助人群达到21万人次,总的受灾人口达到了1374万人次,可以说今年的水灾不比往年弱。
此外,截止到目前为止,这次大雨已经造成倒塌房屋1万余间,17.1万间房屋出现不同程度损害,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860千公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78亿元。
每年的6到7月份,南方各省几乎都进入多雨季节,持续的降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内涝和洪水灾害。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本着解决水资源南多北少以及蓄洪调峰的目的,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倡议下,我国花费上千亿打造了一条贯穿南北的输水大动脉——南水北调工程。
然而,有网友疑问了,前些年已经实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和东线调水了,为什么南方洪涝灾害还没解决呢?
这主要是由南方降水短期压力以及调水规模的局限性决定的。
南方汛期特点首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南方汛期的特点。
我们以常发生水灾的汉江为例。汉江一年内一般有两个洪水期,一个是长江流域梅雨期,发生于每年的6到7月份,这个阶段的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引起,降水量较大、但持续时间短,往往造成段时间内的洪水压力。
另一个华西秋雨期,一般出现于8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主要是由于秋季频繁南下的冷空气与滞留在该地区的暖湿空气相遇造成降雨,这段时间的降水量稍微低于夏季降水量,但降水持续较长,历史上晚秋季节汉江曾闹过创历史记录水位。
那么,这两个洪水期的水库入库流量有多大呢?我们从2019年9月份的一份官方报道可见一斑。
2019年9月15日讯,近日汉江上游出现华西秋雨天气,预计16~19日,汉江流域仍有中雨、局部大雨。受降雨影响,汉江上游石泉水库、安康水库及丹江口水库均出现今年以来最大入库洪水,其中石泉水库15日6时入库洪峰流量11600立方米每秒;安康水库15日17时入库洪峰流量15700立方米每秒;丹江口水库16日21时入库洪峰流量16000立方米每秒。
从上述报道来看,2019年华西秋雨期内的降水量使得丹江口水库的入库流量达到每秒16000立方米。
那么,丹江口水库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掉水量是多少呢?
南水北调调水规模目前已经完全实现调水运行的是中线调水工程,该工程同样从我们前面所说的丹江口水库调水。我查阅了相关资料,目前南水北调的实际调水量每年50亿立方米(计划为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换算后为每小时调水570,776立方米。
按照汛期丹江口水库每秒16000立方米来计算,一小时的入库量为57,600,000立方米。
那么,如果要将1小时的入库水量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全部调水到北方的话,需要的时间为:
57,600,000÷570,776=100小时,也就是4.2天。
同理,如果一天的入库水量通过南水北调来运输到北方的话需要100天左右。也就是说,南方一整天的暴雨,就需要该工程小半年的时间来消化。
怎么样,体会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力量渺小了吧!
南水北调的真正意义从上面的计算来看,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量相对洪灾来说只是毛毛雨,所以对近期南方的洪涝灾害意义不大。
那么既然如此,南水北调的真正作用是什么呢?
其实,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妄图解决南方洪涝灾害,其真实作用主要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解决中国水资源南北差距过大的问题,而防洪作用只是在调水过程中捎带着的次要用途罢了!
结论综上所述,南水北调在南方汛期已经进行了最大能力的调水,奈何调水量相对洪灾来说只是毛毛雨规模,所以对近期南方的洪涝灾害的缓解意义不大。
毕竟,南水北调的真正用途是解决我国南北方水资源分布不均,而非主要用于防洪救灾。
这里是科学驿站,一个传播科学、传递价值的小窝,欢迎关注~
咸水产养殖调水养水技术?
河鲜珍贵在于野生,暂时养殖的河鲜池最好早流动的活水,不能靠调水处理,否则影响了河鲜的口味,得不偿失
鱼塘调水菌种的培养方法?
专利名称:调水菌的制备和修复水产养殖环境的方法
调水菌是专门针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生理、生态特点和养殖水体的水质特点,精心选培活菌菌种开发的绿色环保型复合活菌水质改良剂,它以从自然界分离的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五大类微生物菌群组成的EM菌为主导菌种,通过复壮和培养,利用微生物菌群在各自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益物质互为生长基质,采用独特的发酵工艺形成共生和增殖,再复配微生物营养保护剂及天然调水剂,最后形成一个菌群复杂、功能齐全、结构稳定的复合型微生物水质调节和改良制剂。
功效1、高效分解水体残饵、粪便、动植物尸体和有机碎屑,消除底泥污染,降低水体BOD指标,快速增加水体溶氧,解救因缺氧造成的浮头、泛塘等现象;2、消除水中氨基氮、亚硝基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并将其转化为单细胞藻类的营养源,促进优良藻类的生长,快速培养浮游生物饵料;3、抑制水体致病菌的定植和侵袭,杀灭致病因子,尤其对水霉菌、鳃霉菌、嗜水气单胞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协同消解重金属、农药、藻毒素及化学工业污染,降低水体COD指标;5、维持水产动物体内微生态平衡,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6、稳定水体pH值,保持水体有益微生物和藻类的种群数量,抑制卵藻、微囊藻等有害藻类的生长。
理化性状淡红色液体。
主要成分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维生素、微量元素、糖类、天然调水剂。
有效成分含量每毫升含益生菌20×108个。
使用范围适应于所有海、淡水水产动物育苗池和养成池。
用法用100倍池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
用量1、调节水质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调水菌250-500毫升直接泼洒,每10-15天泼洒一次,高温季节或水质恶化时可加倍泼洒。
2、改良水质高密度换水养殖池,每次换水后,每立方水体用调水菌2毫升直接泼洒。
3、环境处理养殖池注水前,用100倍调水菌稀释液均匀喷洒池底和池壁四周。
4、肥水处理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调水菌1000毫升,配25千克粪便(各种畜禽粪便)混合发酵后投入水体。
5、应激处理遇到浮头或泛塘,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调水菌5000毫升直接泼洒。
注意
1、投放“调水菌”前三天,后五天内禁止使用有杀菌作用的化学药品及抗生素药物;2、“调水菌”底部稍有沉淀或浮有少量白沫均属正常,使用前先将桶内菌液摇匀后再开盖使用;3、使用“调水菌”要即配即用,如有剩余应密封保存,发现气味不酸或腐臭说明已变质,勿再使用;4、使用本品不受天气、光照和水温影响,大风、暴雨前夕泼洒使用效果更好;5、制作“调水菌”稀释液或发酵料时最好用井水,若用自来水应除氯或放置24小时后使用;6、本品使用安全,使用三天后随时可以换水。
发明内容本发明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①取蛋白胨5%,红糖20%,磷酸二氢钙10%,硫酸镁1%,氯化钾5%,氯化钠5%,矿物元素4%,水50%,制成培养液备用。
②取EM菌种和①培养液按1∶49的比例倒入发酵罐中,保持pH4.0-5.0,温度23-28℃,厌氧发酵培养4-10天,待料发出略带酸甜的浓郁酒曲香味,表明发酵成功,制得EM菌菌液,备用。
③80目筛选的黄原胶,备用。
④取③备用的黄原胶按0.1-0.3%添加量加入EM菌菌液中,搅拌均匀,放置2小时后装瓶。
本发明具有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对水环境无二次污染,对水产养殖动物无毒副作用,对水产养殖底质环境有明显修复功能等优点,是顺应当今社会回归自然,珍惜水和生命,追求绿色食品,发展健康养殖,实现健康消费的必由之路。
权利要求
本发明水产微生态制剂调水菌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①取蛋白胨5%,红糖20%,磷酸二氢钙10%,硫酸镁1%,氯化钾5%,氯化钠5%,矿物元素4%,水50%,制成培养液备用。
②取EM菌种和①培养液按1∶49的比例倒入发酵罐中,保持pH4.0-5.0,温度23-28℃,厌氧发酵培养4-10天,待料发出略带酸甜的浓郁酒曲香味,表明发酵成功,制得EM菌菌液,备用。
③80目筛选的黄原胶,备用。
④取③备用的黄原胶按0.1-0.3%添加量加入EM菌菌液中,搅拌均匀,放置2小时后装瓶。
全文摘要
调水菌是专门针对水产养殖动物的生理、生态特点和养殖水体的水质特点,精心选培活菌菌种开发的绿色环保型复合活菌水质改良剂,它以从自然界分离的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丝状菌五大类微生物菌群组成的EM菌为主导菌种,通过复壮和培养,利用微生物菌群在各自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益物质互为生长基质,采用独特的发酵工艺形成共生和增殖,再复配微生物营养保护剂及天然调水剂,最后形成一个菌群复杂、功能齐全、结构稳定的复合型微生物水质调节和改良制剂。
文档编号C02F3/34GK101082028SQ20061002718
公开日2007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日
发明者邹国忠 申请人:上海泓宝绿色水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最省钱的鱼塘调水方法?
鱼是我国主要的水产养殖支柱项目,鱼的种类有非常多,不同的种类在我国都有着一定的养殖面积。随着现在逐渐进入夏季之后,温度越来越高,养鱼的管理工作也变得愈发重要起来。那么夏季养鱼有什么注意事项?鱼塘该怎么调水肥水?
夏季养鱼有什么注意事项?
1、合理施肥
夏季不仅是饵料投喂的关键时期,也是鱼的生长旺期,耗氧量比较大的时间段。这个时期鱼塘施肥不宜使用农家肥,以无机肥为主,避免造成水质污染。在夏季施肥的时候要根据池塘的水质、天气等各种情况合理的控制好施肥量。水体透明度要保持在25cm左右。应在温暖的晴天上午进行施肥,而因为夏天水中的氮元素含量增加。因此肥料要以水溶磷肥为主,以多施少量为主,施肥后要适当换水。
2、调节水质
夏季鱼塘的水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稍微管理不善的话,极易导致水变质。在进入夏季之后,我们要经常观察池水情况,定期换水注入新水。既能够提高水中的溶氧量,增加铁锰等盐类营养物质。还能够将池水中鱼代谢出的有害物质排出,保证池水中的营养物质平衡。正常情况下,每个鱼塘每月都至少要换水3次左右,每次的换水深度保持在30厘米。
3、饵料投喂
夏季因为高温等环境,鱼类的进食量会有明显下降。因此在夏季要注意控制好饵料投喂,投喂量保持在平常的8/10左右即可。不可投放过多,因为温度升高的话,水温必定也会受到影响而上升。如果投放过多鱼没有吃完,且残留饵料没有及时捞出的话。那么残饵变质会导致水质恶化,滋生大量的病原菌,导致疾病发病率提高。并且过多鱼吃多了的话,还容易引起肠胃道疾病。具体投喂量我们还是要根据天气变化、水质、进食等各种清理灵活调整。
4、经常巡塘
在进入夏季之后我们要经常巡塘,避免鱼出现浮头、泛塘等不良现象。每天早上起来之后查看鱼是否有浮头,中午吃完饭之后查看鱼的进食情况。然后在太阳落山时再进行一个全面的检查。我们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水质,减少养殖密度。如果浮头现象严重的话,那么要及时捕捞一部分成熟的鱼上市。如果鱼塘内浮游生物过量的话,那么要及时杀死一部分,减少溶氧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