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质是什么意思(水的PH值过低是如何产生的)
底质是什么意思,水的PH值过低是如何产生的?
PH值(即酸碱度)是水质的重要指标,也是决定产品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
(1)养殖水产生物能够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
大致是6.5~9,而最适宜的范围为弱碱性,即pH值在7~8.5之间。pH值超出一定范围高限为9.5
~10、低限为4~5会直接造成养殖水生生物的死亡。
pH值虽在安全范围内,但当超出最适范围时也会影响鱼类的生命活动,从而影响到养殖的产量和效益。实践证明鱼在酸性条件下,水体中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
(2)ph出现异常的原因:
值偏高或过高的原因:
①新水中已有一定数量的藻类,但水质还没有稳定,往往会偏高。
②蓝绿藻含量丰富的水体由于光合作用很强烈,到下午5点钟左右,pH值往往会升到9.5以上。
③受碱性物质污染的水体pH值偏高。
pH值偏低或过低的原因:
养殖时间较长的池水透明度高(因为藻类减少而透明度高),光合作用不强,pH值偏低,甚至中午还达不到7.50,受酸性物质污染的水体pH值也会偏低。
(3)调节ph出现异常的处理方法:
①经常检测水体pH值的变动,最好每天早晚各—次,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②新水池塘最好等水质稳定后再放鱼种。
③出现蓝绿藻要及时用蓝博控制或更换池水,追施水产专用肥培养新的藻相。
④养殖时间过久的池子,淤泥的有机质太多,这时就要适当增加换水量。
⑤当pH值—直很高,可用醋酸降低pH值。 pH值高了,大家都觉得问题不大,如果要调低,也知道加淡水这种方法,而有些时候受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完成。一般pH值过高出现在养殖早期,原因是肥水的藻类光合作用活跃,有机物的含量少等,加淡水是好方法之一,另外可以添加微生物制剂产品调节水质。
⑥盐碱地的pH值调节的办法:a.尽量不使用高pH值和较高碱度的水源,如有条件可采用换水的办法,防止池水的pH值过高。b.盐碱底质土壤的鱼池,不宜施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和消毒,防止pH值上升,可用降酸灵处理。c.鱼池中要除去大型藻类如蓝藻和轮藻等,减少光合作用,避免pH值大幅度增高,因为藻类在高温和强烈的阳光照射下进行旺盛的光合作用,使水体短期内pH值大幅度提高。d.控制浮游植物的过度繁殖,可用杀藻剂进行全池泼洒。⑤紧急解救措施用适量醋酸和水质保护解毒剂,以中和pH值,防止碱中毒与氨中毒。
⑦当PH过低时的处理 :当pH值过低时,大家都比较容易想到用石灰或换新水,使用石灰和换新水都可以十分有效地提高pH值,但是这两种方法并非什么时候都可行,有时也不十分稳定; 一种相对安全的方法:就是适当追肥。pH值偏低一般出现在养殖中后期,因有机物含量较多(生物氧化这些有机物会释放出较多二氧化碳,促进PH降低),另外藻类老化光合作用弱所致pH值低,直到pH值上升到所需的水平,水深的养殖池将水位降低效果会更好(增加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追肥还能预防中后期养殖的缺氧问题(光合作用增氧)。
户外水池养鱼需要增氧吗?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户外水池养鱼需要增氧吗?这个要看你是什么鱼的养殖模式,想要什么样的收益状况。
养殖模式决定如果你是高密度养殖,一般来说都是需要增氧的,但是如果你是开钓场的或者你就养几条自己吃或者送亲朋好友的,如果再去增氧就属于浪费了。我们一般说需要增氧,是密度达到800斤/亩以上的时候才去考虑的,当然不同的池塘条件可能存在一些差异。
养殖品种有很大关系我们一般理解鱼都是用鳃去呼吸,但是有些鱼还可以利用其它一些辅助器官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那么这种情况下来增氧也是有点浪费的。比如很多人养泥鳅,开增氧机的是比较少,还有养殖生鱼、巴沙鱼、鲶鱼等似乎开增氧机的都不算多。
水质条件一般来说,我们池塘养殖都是死水,都过水泵以及排水管定期的进行进排水操作,但是有些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可以做到流水养殖,那么流水中的溶解氧是非常丰富的,在这种情况下也不需要进行人工增氧。
当然,除了我说的以上几种情况,还有其他一些方式都可以不用人工增氧,欢迎大家补充。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是珠海禾虫哥,欢迎点赞、转发,交流讨论。感谢有你!广东花蟹什么意思?
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头胸甲宽约为长的2倍,梭形,表面具粗糙的颗粒,雌性的颗粒较雄性显著;前额具4齿,中间1对额齿较短小,成体的较尖锐,幼体的较圆钝;前侧缘具9尖齿,末齿比前面各齿大得多,向两侧突出。螯脚左右大小不同,瘦长,雄性螯脚长度约等于头胸甲长的4倍,表面具花纹。雌雄体色有明显差异。雄性除在螯脚之可动指与不可动指及各步脚的掌节(前节)、指节(末节)为深蓝色外,其余部位大都呈蓝绿色并布有浅蓝或白色斑驳。雌性头胸甲前部为深绿色,后部布有黄棕色斑驳;螫脚前节腹面淡橙色、延伸至可动指及不可动指基部,二指前端为深红色;步脚前节和指节淡橙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水深10至30米的砂泥或岩礁底质的海底。
分布范围
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及西太平洋,包括中国 (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海南岛、台湾)、日本、菲律宾、澳洲、泰国、马来群岛及非洲东岸。
美国到底要怎么处理伊朗?
谢谢悟空和好友邀请,美国到底想怎么处理伊朗,这就是说要看美国想要达到什么目的!也就是说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目的是什么?进而在外表上让伊朗达到美国所认为的理想状态。当然这个状态可能是无止境的,毕竟无论是美国还是特朗普都是言而无信的!
(一)美国针对伊朗的真实目的。这首先就要从特朗普2017年上台,对选民的承诺,让美国再次伟大。那么特朗普就要让美国赚钱,想办法弥补美国国内制造业的空虚带来的就业压力。那么就必须给美国带来大量的热钱,带动美国的制造业,促进就业。那么热钱从何而来?
无非只有三个地方,一个欧洲,一个亚洲,一个中东。本打算挑拨欧洲与俄罗斯的关系,但是未能如愿。亚洲国家经济稳固,几乎不容易扰动。唯独就是中东,那么挑动中东就是美国必须要做的。叙利亚已经看到希望了,那么就转向伊朗,伊朗的石油就是一个最好的抓手。
1可以打击伊朗的原油出口,减少伊朗的石油交易份额。2可以控制更多的石油份额,以达到控制石油定价权。3制造波斯湾地区危机,可以直接刺激油价上涨。4美国目前每天可出口1110万桶原油已超越沙特1080万桶,成为世界第一,油价上涨对美国的利润那会是相当的丰厚。
(二)美国针对伊朗所使用的手段。美国5月8日首先挑起撕毁《伊核协议》的举动,5月21日,国务卿蓬佩奥又提出12条修改协议。6月26日特朗普又提出到11月4日前要求所有国家断绝与伊朗石油贸易往来。
而与此同时,美国不断的向中东地区增兵,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群已经奔赴中东的路上,携带一个中队的F-35B战斗机,和5000名海军陆战队员,而7月30日又传出美军向巴林的军事基地增加了3000枚航弹。而前几天澳大利亚ABC广播公司又报道美国最快在8月份有可能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
这一系列的消息和举动,让全世界都认为美国就是要打击伊朗。而美国特朗普想要复制《朝核协议》的模式,逼迫伊朗放弃核计划,按照美国的意图办事。可是伊朗的情况与朝鲜完全不同,根本就不可能按照美国的意图走。
(三)美国想对伊朗达到的结果。按照特朗萨的预想,伊朗会按照朝鲜的方式,伊朗在承受不了美国压力下,而选择与美国合作,放低姿态,最后美国可以获得一份进一步控制伊朗核计划的协议。从而又限制了伊朗的石油出口,让伊朗的石油出口获得不了国际油价上涨带来的利益。
而特朗普没有看到伊朗的现实,这与朝核问题完全不同。伊朗2015年为了签订这份《伊核协议》鲁哈尼已经动用了很大的政治资本。目前再与美国达成新的协议,已经变得渺茫至极了。已经感觉上当的伊朗是很难再次相信美国了。
所以,美国最终的目的就是想要让伊朗签订一份彻底销毁核设施,限制伊朗原油出口和弹道导弹研制的新协议。这几乎相当于当年大清帝国签订的丧权辱国的条约。这让伊朗很难接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即使伊朗不接受,最起码加大对伊朗的军事施压,让伊朗犯错,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惹怒全世界。美国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军事打击伊朗,当然美国不会派出地面部队推翻伊朗政权。可是只要打起来,世界的油价就直线上涨,短时间内冲破150美元/ 桶不在话下。怎么做都是对美国利益最大化,进而解决美国国内的问题。
以上是淡然小司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也谢谢大家的转发,点赞,和关注!!
农村养鱼如何避免翻塘发生?
【大别山鹰】答疑:翻塘惨过翻车,农村养鱼如何避免“翻塘”发生?"翻塘"又叫"泛塘",是淡水养鱼中产生损失最严重的现象。造成“翻塘”的主要原因是天气闷热,水质富营养物质含量高,水体严重缺氧导致鱼类死亡。
如何避免淡水鱼“翻塘”呢?下面就来介绍几种养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方法:
1、改浅塘为深塘一一鱼类是水生动物,长期生活在水体中,因此水体的深浅和面积大小决定鱼类的活动空间,适当的养殖水体面积不仅有利于日常管理,也有利于鱼类的健康生长。正常的水体深度为1.5米一2米,这样水温恒定不会剧变,水质也相对较稳定。
2、改漏水塘为保水塘一一漏水塘由于水位高低不定,对鱼的生活习惯影响较大,因此,在冬季鱼塘整修时要搞好防渗工作,在塘底垫上一层黄泥,同时将塘堤土堤改造成混凝土堤或塘内砌石块,石块外围再筑黄泥防渗。
3、改死水塘为活水塘一一死水塘是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塘水得不到及时注入新水进行换水就会导致塘水质富营养物资增加,水质变恶劣,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减少,鱼就会因缺氧而死亡。因此,经常注入新水,置换出有害物质,就能保证鱼类正常生长环境需求。
4、定期清整池塘一一定期清整池塘是改善池塘养鱼条件的有效措施,池塘经过一定年限的养鱼过程后,在塘底淤泥中沉积了大量的残渣余饵和鱼类排泄的粪便,如不清理,过量的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不仅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且还释放出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以及各种致病寄生虫和微生物,对鱼生长不利,也会引起“翻塘”现象加剧。
5、合理投饵一一投饵量应按天气来决定,严格按照晴天多投、阴天少投、雨天不投;早晨少投、中午多投、傍晚适量的原则,切忌过量或一次性投入。
6、加强巡塘一一池塘养鱼要注重“三分养,七分管”,一般要坚持每天巡塘三次。即黎明时观察鱼有无浮头现象或轻重程度如何,确定全天投饵、施肥数量和质量。中午巡塘观察鱼的活动情况或入摄食情况。傍晚巡塘观察鱼有无浮头迹象,并除去水体中的残渣剩饵。特别值得提醒的是:在炎热的夏季,在半夜也要坚持巡塘,防止鱼类在半夜发生“翻塘”现象。
7、加强水体灭菌消毒工作一一由于经常性的人工投饵和鱼类排泄,导致水体中各种病虫害滋生,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这种现象更甚,因此,除了经常置换池水外,还要加强塘中水体消毒灭菌工作,促进水质改善,减少发生鱼类疾病和“翻塘”现象。消毒灭菌一般用悬挂漂白粉药袋或其他药物兑水全塘泼洒。
8、应急救治方法一一鱼类“翻塘”是爆发性的短时现象,一旦发生情况,应立即注入大量新水;启动增氧机;并每亩用10公斤黄泥用水调稀后加入加入10公斤食盐进行全塘泼洒;每亩用3一4斤石膏粉撒施;鱼浮灵每立方米水体10一20克溶解后全塘泼洒。
总之,要真做好预防鱼类“翻塘”工作,重在管理,做在细致,关健在“勤”。
以上是@大别山鹰的个人观点,关注@大别山鹰,关注#头条三农#,每天为你分享不一样的三农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