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产黄鳝为什么上草(为什么有的养殖户会往养殖池里投几只癞蛤蟆)

黄鳝为什么上草(为什么有的养殖户会往养殖池里投几只癞蛤蟆)

时间2022-12-15 14:40:04发布中国新闻周刊分类水产浏览49
由于黄鳝喜欢的小鱼小虾及其它的水生生生物的活动区域基本上都是在岸边或草丛边上。会往养殖池里投几只癞蛤蟆?不过在我朋友养殖鳝鱼的过程中,我发现他有时会往鳝鱼养殖池里放几只癞蛤蟆。我知道鳝鱼肯定不会去吃蟾蜍,朋友给鳝鱼池里投放癞蛤蟆,它们的成体...

黄鳝为什么上草,下黄鳝地笼用什么刀?

下黄鳝地笼时需要弄平整,确实需要刀来辅助,只有刀能割掉草或芦苇,市面上有各式各样的刀,下地笼割草刀一般都是用的弯刀,上面有焊个铁柄子的,也有用割麦子的镰刀,镰刀好用,但是大了一点,有专门的小刀,农村大集上就有卖的。

草钓黄鳝怎么放引条?

在草上栓一条活的蚯蚓,然后放在黄鳝洞口。

黄鳝晚上是躲在中间还是在边上?

黄鳝是以小鱼,小虾及其它的水生水物为食的。黄鳝怕光喜欢隌。在白天的时候,黄鳝一般都躲在岸边的泥洞里或者是岸边的石头缝里,不大出来觅食。到了晚上,黄鳝就开始出来活动觅食了。由于黄鳝喜欢的小鱼小虾及其它的水生生生物的活动区域基本上都是在岸边或草丛边上。黄鳝为了觅食方便,一般也在岸边活动觅食。所以说。黄鳝晚上都是在边上活动的。

农村养殖黄鳝为什么喜欢渗养一些赖哈蟆?

导语:养殖黄鳝,为什么有的养殖户,会往养殖池里投几只癞蛤蟆?有人说这样做,可以起到预防鳝鱼发生一些疾病。咱不是水产养殖专家,不敢妄下论断此种方法是否有效,效果如何也没有实时跟进考察过。所以有人利用癞蛤蟆身上的分泌物,来预防鳝鱼的一些疾病这种说法,没有确切科学依据,不好妄下论断。

不过在我朋友养殖鳝鱼的过程中,我发现他有时会往鳝鱼养殖池里放几只癞蛤蟆。起初我以为他是给鳝鱼投食活物,想想也不对,癞蛤蟆在我这里也叫蟾蜍,蟾蜍背面上长满了疙疙瘩瘩的“鼓包”,特别是位于蟾蜍头两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含有也会分泌出白色的毒液。这种毒液,在我小时候,见过乡下的郎中,用来配合巴豆等物,给生某种病的猪“种”在耳朵上。有时候能够治疗好某种猪病,不过康复后的猪耳朵,会因为蟾蜍这种毒液等原因,烂掉大半。

所以,从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蟾蜍身上分泌白色的液体,含有很强毒素,也是一种药。虽然这种毒素,能否预防鳝鱼的某些疾病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鳝鱼肯定不会去吃蟾蜍,要不然会就被“毒”死。因此,朋友给鳝鱼池里投放癞蛤蟆,肯定是什么目的。为此,我带着好奇,专门请教了朋友这样做的意义。

一、利用蟾蜍吃水中的有害水生物,以及蚊虫,从而改善水质

虽然有老话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有贬低癞蛤蟆的痴心妄想的意思。实际上,癞蛤蟆是对人类有益的两栖动物。它们的成体会吃各种有害农作物的昆虫,也会吃蝇蛆等有害物。而且在癞蛤蟆是蝌蚪形态的时候,还会吃水中的一些浮游生物,比如蚊子幼虫、鱼虫等有害水生物。这种情况,就会使得鳝鱼养殖池的水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毕竟,鳝鱼是可以通过口腔、皮肤直接呼吸空气,使得它们对水质环境要求不高。为此,在食物残渣等肥水的作用下,水中容易滋生各种有害水生物,从而容易诱发鳝鱼发生一些皮肤性疾病等。而有了蟾蜍对有害水生物的清除,加上其身上毒素的分泌物,或多或少有减少水中有害病菌、真菌等滋生作用,能够帮助改善鳝鱼池的水环境,减少鳝鱼发生一些疾病。

二,当做水质变差的预警生物,同时预防鳝鱼互相缠绕,促进鳝鱼更顺利生长

别看癞蛤蟆模样有点丑,实际上癞蛤蟆对水质环境要求比较高。当水质出现严重污染时,癞蛤蟆就无法长期潜入水池底部,需要浮出水面,或者逃窜。当养殖户发现这种情况下,就要及时改善鳝鱼池的水质,以防水环境太差,影响鳝鱼正常生长。另外鳝鱼养殖池中,投入几只癞蛤蟆,可以预防鳝鱼互相缠绕,减少造成损失的问题。不过现在鳝鱼养殖中,防鳝鱼互相缠绕争斗,多是在鳝鱼池内养殖少量泥鳅,能够更好的防止鳝鱼相互间缠绕的问题。通过了解朋友养殖鳝鱼的情况,说明往鳝鱼养殖池内,投放适量的癞蛤蟆,无论是预防鳝鱼疾病上,还是清理水中有害水生物,又或者改善水质预警、防鳝鱼缠绕等问题,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所以你看,人们在鳝鱼的养殖过程中,养殖池里投放适量的癞蛤蟆,是实践出来的养殖经验“小窍门”,促进鳝鱼养殖业的发展。现在,随着鳝鱼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提升,专业的鳝鱼养殖户,会根据自己的养殖资源和养殖条件,以及养殖管理技术水平,采取合理的养殖模式进行。比如采用网箱养殖、鱼菜共生、稻田养殖、养殖池养殖等模式;或者根据养殖模式投放癞蛤蟆,又或者泥鳅等混养互补。最终的目的是养殖出优质的鳝鱼,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养黄鳝池可以种植水稻吗?

在稻田里养殖的黄鳝,病害少,生长快。但稻田养鳝易发生肥害、药害、敌害和涝害等。要想在稻田养鳝中战胜各种灾害可没有那么容易,要想夺取丰收,就必须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1)提早整田。养鳝稻田的耕整时间,应比种植常规中稻整田提前1个月进行。在确定养鳝的田块,采用年前翻耕冬凌,翌年水整的办法来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和泥层的疏松度。有条件的可以在耕好的田块中施些绿肥,以改良土质、增强地力。

(2)及时投苗。用作养的稻田,如果是第一次喂养,可以不采取消毒措施,但需要施用除草剂灭草。若是喂养过黄鳝的稻田,则需进行常规的消毒和驱虫两大处理后方可投苗。投放鳝苗不要等到插秧后,只要秧田整好即可投苗喂养。每1000平方米投苗25~50千克,经过4~5个月的饲养,可产商品黄鳝100~150千克。其放养密度越小,黄鳝的生长就越快,病害也就越小。放养的最高密度为每平方米不超过1千克。

(3)加强管理。

1)水的管理。水的管理既要照顾水稻的生产,又要兼顾黄鳝的特点,最好采用前期浅水勤灌,后期干干湿湿的办法。具体地说,8月中旬以前,保持6~10厘米水层,待到水稻拔节孕穗时,采用灌水与露田交替的办法,直至10月中旬。

2) 高温管理。高温期要保持水田里的水位在10厘米左右,并在“井”字沟内放植些水生植物遮荫蔽光。

3)施肥用药期的管理。养殖黄鳝的稻田在施肥与用药时都要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晚进行,避开高温。同时还要提高水位至10厘米左右。施肥时要将一次的用量分两天施完。施用的药物要选择高效低毒、对黄鳝毒副作用小、无二次感染的农药,以防止死虫掉入水中,被黄鳝摄入中毒。喷施药液时,要打足气,提高药液雾化程度,提高施药均匀度。

4)防逃。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暴风雨的夜晚,要加强巡查,以防黄鳝堆积一处。在进排水口,要布置双重的防逃设施。

(4) 及时捕捞。稻田养黄鳝在冬季捕捞有许多困,因此,捕捞工作一定要不失时机。捕捞时间一般从10月中开始,至11月上旬结束。下面介绍几种捕捞方法。1)加水笼捕。选择较暖和的天气,往稻田里加水至10~15厘米深,用蚯蚓作诱饵,以“L”形篾笼或包装编织的笼子诱捕,连捕3~5天,如果水温在15℃以上,可获80%以上。2)挖捕。挖捕一般只在“井”字形避暑沟内进行。在排干稻田水时,有意缓缓进行,以迫使黄鳝溜入避暑沟潜伏。捕挖时从沟头一顺挖到沟尾。3)微流药捕。打开稻田的进、排水口,造成微流。在稻田内施用粉碎后的茶子饼、巴豆或辣椒水,掌握用量,迫使黄鳝外逃。在进、排水口处设置捕网或笼子捕捞。

稻田养鳝是利用杂交中稻田块养殖或繁殖黄鳝,它是种半人工半野生的养鳝方法。在稻田里养鳝,稻田能为黄鳝提供良好的休养生息环境,黄鳝的排泄物又能为稻田增添肥料。此所谓两者互利,相得益彰。这是振兴农村经济,提高农田产出率的一条极好的致富路子。

黄鳝为什么
发财树小苗的养殖方法,小苗什么时候打顶10公分的日本枫多少钱(原神枫原万叶多少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