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的黄鳝怎么养(黄鳝大规模人工养殖的方法)
买的黄鳝怎么养,黄鳝在家怎么养不会死了?
找一个,大点的木盆最好,上面弄上水草,水加到半盆即可,有条件可以挖蚯蚓喂他,养半年都不死
野生鳝鱼怎么养?
怎么养野生鳝鱼
采用野生鳝苗进行人工养殖 ,小规模低密度时,投喂蚯蚓、小杂鱼、河蚌、螺类 、昆虫等新鲜活饵料,黄鳝能够很快形成摄食习惯。但在大规模(1000平方米以上)、高密度(投苗量在1千克/平方米以上)养殖时,投喂这类饵料,就有明显的弊病,如饵料难以长期稳定供应、饵料系数高等。 因此,进行黄鳝大规模人工养殖必须要进行人工驯养 ,使其摄食人工配合饵料。目前,国内已有黄鳝灶生产专用饲料, 具有摄食率高、增重快、饵料系数低等优点。驯养具体操作如下:
一、 驯养前的准备工作
⑴河蚌。收购鲜活河蚌置于池塘暂养贮存。⑵黄鳝专用配合饵料。⑶冷柜。河蚌肉使用前,先进行冷冻处理。⑷绞肉机(大号)。配2副模孔(6~7毫米随机售,另需自制3~4毫米规格模孔1副)。⑸1.5千瓦单相电机1台。
二、 驯养方法
选用新鲜蚌肉,经冷冻处理后,用绞肉机加6~7毫米模孔加工成肉糜。将肉糜加清水混合,然后均匀泼洒。每天下午5-7点投喂1次,投喂量控制在黄鳝总量的1 % 范围内。这种喂量远低于黄鳝饱食量,因此黄鳝始终处于饥饿状态 ,以便于建立黄鳝群体集中摄食条件反射。3天后,观察到黄鳝摄食旺盛,即改为定点投喂。一般每20平方米设4~6个点,继续投喂2天,投喂量仍为1%,此时黄鳝基本能在3分钟内吃完。第6天即改投人工配合饵料,每天下午5~7点投喂1次,投喂时直接撒入定点投喂区域,投喂量为鳝苗体重的2%,以15分钟内吃完为度,以提高饵料利用率。
三、 黄鳝人工配合饵料的调制
饲料厂生产的专用饲料不能直接投喂,必须先进行调制,用黄鳝专用饲料65%加入新鲜河蚌肉浆35 %(3-4毫米绞肉机加工而成)和适量皖龙五号(黄鳝消化功能促进剂),手工或用搅拌机充分拌和成面团状,然后用3-4毫米模孔绞肉机压制成直径3-4毫米、长3-4毫米的软条形饵料,略为风干即可投喂。如此配制的饵料投喂效果极为理想。在有土的规模养殖中,饵料系数为3; 在无土流水工厂化养殖中,饵料系数可降到2-2.5。
家里怎样养黄鳝不死?
家里怎样养黄鳝不死:
1、幼鳝挑选观察体表:黄鳝体表有红色带血块腐烂,为腐皮病;尾部发白呈絮状绒毛,为水霉病;头大体细,甚至呈僵硬状卷曲、颤抖,为体内寄生虫病;**红肿发炎突出,为肠炎病。另外,身体无力,黏液少,有浮头现象的幼鳝都是不良鳝种,应予剔除。
2、池塘消毒:下苗前,要对水池进行充分消毒。水泥池用生石灰水浸泡3~7天以后,再加清水浸泡15~30天,让池底长出青苔为好。消毒以后,在池里放入泥鳅进行消毒探测,泥鳅如在1~4个小时出现浮头,在水中疯狂游动,或者死亡,说明水泥池消毒还没达到效果。应加长消毒浸泡时间。
3、投网植草:网箱养鳝离不开水草。水草具有遮阴和让黄鳝依附的功能。品种一般选水葫芦和过江藤。黄鳝的粪便正好是水草的肥料。水草一般占据网箱或者水泥池的70%~80%左右。
4、下苗驯食:下苗的窍门在于看天气。应提前5~7天关注天气变化,**下苗为晴天;水温稳定在摄氏25度左右;昼夜温差不超过5度;*高水温不超过35度;撇开黄鳝怀卵和产卵期。达到这些条件都可下苗。
5、大小苗种分级下:驯食对于黄鳝以后的成长和存活很关键。下苗3~5天,对不开口吃食或者开口量不大的幼鳝及时处理。驯食鳝苗可在苗下池前两到三天不给饵料,后期再给予饵料投喂。饵料可采用蛆虫、蚯蚓、螺肉等加饲料组成。
6、在驯食过程中,*好能做到三点:一听,听黄鳝吃食是否均匀;二看,看开口吃食的黄鳝多和少;三观察,观察次日早上剩余饵料的多少、黄鳝是否有不正常情况以及黄鳝在白天是否离开水草出来活动。
帆布池养黄鳝的技术?
黄鳝喜欢在泥质底层钻洞或在堤岸的孔隙中穴居,在池塘、沟渠、稻田和有机质较多的水底淤泥中都能生长。其适宜的温度为15℃-30℃,当水温降至10℃以下时,逐渐停食进入冬眠。黄鳝白天常躲在洞里,夜里或早、晚出穴觅食。
黄鳝的性情凶猛,喜肉食,常以小鱼、虾、螺蚌、水生昆虫和浮游动物为食,也吃有机碎屑等,在食物紧缺的情况下,黄鳝之间互相残杀的现象极为严重。
黄鳝具有性移转的特点。从胚胎发育到性成熟时都为雌性,内生殖腺只有卵巢,体长大约在15cm以下全是雌的;在20cm-40cm,部分个体出现性移转,雌、雄个体几乎相等;在50cm以上,黄鳝的内生殖腺均为精巢,全部转变为雄性。
鳝鱼怎样养几天?
用个桶或盆什么的放一点水就够了,泥土什么的都不用,水只要稍稍没过黄鳝,不要太多否者容易缺氧闷死。放个个把星期都完全没问题,注意每天早上换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