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多久放苗(自然池塘不经过改造可以养吗)
泥鳅多久放苗,自然池塘不经过改造可以养泥鳅吗?
当然可以养泥鳅,先要对水塘进行一下改造,进出水口要加防护。对有漏洞的地方进行修补防逃。水塘的水面上方要搭建防鸟网,要把水全部放干进行消毒后再注入新水,养好了水体就可以放苗了。
刚买的泥鳅为什么会死?
因为它不适你这里的水和温度,所以买来的泥鳅苗总死。
1苗种质量不稳定,目前国内泥鳅苗繁育比较混乱,亲本没有专门年年培育和分选,存在随意近亲繁殖,那么后代成活率必然会影响,这是不确定因素1
2泥鳅苗孵化方式影响,用孵化桶孵化,苗种出来后,受水流冲击,其实影响苗种存活率,用网箱微流水孵化,影响较小
3寸片死 ,泥鳅苗一直存在寸片死的说法,的确,在水花15天到20天左右,就会大批量死亡,这个原因一直没找到,有的说是呼吸方式转换,有的说是营养饵料转换,也有的说是不能吃太饱胀气死亡
泥鳅苗放在缸里面养活养不活?
可以养活,不过长的很慢。
野生泥鳅怎么养殖?
泥鳅是一种小型的淡水经济鱼类,营养丰富,有水中人参之称,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大,野生的资源已不能满足需求,所以人工养殖泥鳅兴起。在经过近年来的调整,泥鳅的养殖业发展迅速,加上市场价格稳定,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下面来亲农网看看泥鳅的养殖技术吧。
泥鳅的养殖技术
1、场地准备
泥鳅养殖经过多年的繁殖,养殖模式也是多种,有稻田养殖、网箱养殖以及常见的池塘养殖,下面主要讲解池塘养殖模式。首先选择养殖的池塘要求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不一定要好,泥鳅对于水质的要求不高,但一定不要被农药和化学药剂的污染。在养殖前首先要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措施,在适当的培养一些水生植物,一为泥鳅生长提供一个遮阴、安静的胡哪家,二是可以提供一些天然饵料。
泥鳅的养殖技术
2、放苗
选择体表光滑、无病害、体表无损伤、活动力强的泥鳅苗,还有就是放养的苗种最好规格整齐,这样易于管理,投喂易于掌控。发苗期前先对苗种进行消毒处理,可用2%的食盐溶液浸泡十分钟,可消灭体表的细菌微生物,减少病害发生几率。放苗时要注意养殖密度,养殖密度高,易引发病害,养殖密度低,浪费水资源和饲料,一般3cm左右的幼苗每平米可放养100尾,而5cm左右的幼苗每平米可放养60尾,养殖环境好可适当增加,反之减少。
泥鳅的养殖技术
3、水质管理
泥鳅虽然对于水质要求不高,但水质的好坏关系到泥鳅的产量,此外做好水质管理可降低养殖成本,既可提高产量,又可降低成本,所以养殖泥鳅时抓好水质管理是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的关键。水质要求肥、活、爽、嫩,在养殖时,可根据水质的情况适时的进行施肥,保证水质肥度,使其处于活、爽的状态,一般良好的水质色绿色,透明度高,水生植物生长良好,而若水质浑浊,透明度低,就要及时注水或换水。
泥鳅的养殖技术
4、饲料投喂
要想泥鳅生长快速,快速增膘,饲料是关键一点,要求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要在30%左右,粒径在2.3毫米以内。投喂量一般是根据泥鳅的体重和水温来控制的,在水温15度左右时,泥鳅开始生长,这时投喂量是体重的2%,而水温到达20-28度,摄食量增加,生长快速,所以要加大投喂量,这时的投喂量达3%-4%,还要相应的增加投喂次数。在夏季高温时,泥鳅会钻入泥土中避暑,停止摄食,所以这时要注意投喂方法,可以选择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的时间进行投喂,避开正午光照最猛烈的时间段。
红尾泥鳅的繁殖方法?
1、成熟亲鱼的培育泥鳅2龄性成熟,用于繁殖的亲鱼最好达3龄以上,雌泥鳅体长22厘米以上,体重14克以上,腹部膨大饱满,能看到卵巢轮廓。雄鱼体长在12厘米以上,体质健壮,性腺发育良好。雌、雄亲鳅比例为2∶1,分开培育。
采取驯化投饵的方法,强化培育亲鳅。主要投喂鱼粉、猪血粉及剁碎的动物内脏等饲料,辅助少量米糠、麸皮、豆渣、蔬菜屑等植物性饲料。
注意水质调节,确保亲鱼性腺的发育。轻压雌鱼腹部即可排除卵粒。卵呈米黄色,半透明,有粘着力为成熟好的卵,轻压雄鱼腹部即有乳白色精液排出,属成熟好的雄鱼。
2、掌握好人工催情时间
北方应于5月中旬,水温升至18℃左右时催情,每尾雌泥鳅用鲤鱼或鲫鱼脑垂体一个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00~400国际单位。雄泥鳅用量减半。做法是把所需的脑垂体或激素配在一定量的林格氏液,其配制方法是在1升蒸馏水中溶入氯化钠7.5克,氯化钾0.2克,氯化钙0.4克中。每尾雌泥鳅注射脑垂体0.1毫升或激素0.2毫升。
亲鱼注射后,雌、雄按1:1配组放入产卵池中。因为泥鳅体表粘液多,身体滑,所以注射催情药物前要对泥鳅进行处理。用可卡因0.1克溶于50升水中配成麻醉液,泥鳅在麻醉液中经2~3分钟被麻醉后注射催情药物。
也可用毛巾将泥鳅包住掀开毛巾一角,使泥鳅肚皮露出,在腹鳍前约1厘米处避开正中线部位,从后向前入针,针刺要防止刺伤内脏,动作要迅速、准确,注射时间一般选在傍晚,从注射到顺利产卵,水温20℃时效应时间为15小时。
3、进行人工授精
人工催情后,14~18小时内,进行人工授精,授精后卵粘着在鱼巢上,鱼巢可以放在不同的容器中孵化。孵化水深为10~25厘米,静水流水都可以,但要保持水质清新。
因受精卵的粘着力弱,容易脱落,所以应该注意防止孵化用水急剧冲刷波动,水流量的大小在孵化池内以不冲走仔鱼为准,在孵化缸和孵化槽内以能使卵翻动为好。净水孵化每天要换水2次,孵化量以每10升水中放入5 000粒受精卵为最佳。
在水温19~23℃时多数受精卵经26小时左右即可全部孵出鱼苗。3天后,卵黄囊消失时,要及时转入池塘中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