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哪里养虾(使用什么办法保持温度的稳定)
海南哪里养虾,使用什么办法保持温度的稳定?
南美白对虾,冬天气温低,使用什么办法保持温度的稳定?
南美白对虾,是舶来品,但是,在国内已经养殖了30个年头,而且规模和产量都还很大,我位居全球第一。全球的南美白对虾每年的总产量在400万吨左右,而国内的产量就达到了60万吨,占据15%。
在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方面,需要对其生活习性有所了解,才能够更好进行养殖,特别在温度上一定要把握好。
南美白对虾的生活习性南美白对虾主要栖息于深度在0~72米的泥质海底,适合的盐度范围在0.05%~3.5%之间。在温度上的要求比较严格,最合适的生长温度为22~35℃,能够生存的最高气温为43.5℃。而对于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差,不能够低于18℃。否则,会影响到其摄食活动,低于9℃则会侧卧于水底,停止活动。
所以,对于养殖南美白对虾,一定要注意温度,特别进入冬季,气温下降,很容易对南美白对虾造成负面影响。对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南美白对虾的保温措施最为常用的保温措施主要是搭建一个简易的温棚进行保温。但是,搭建的时候,需要在温棚南面适当留一些空隙,作为透风窗,以便于换气,调整棚内的温度。其他保温多万措施有,如下:
在南美白对虾池较高的地段建设一个浅水池。然后,将白天被阳光照射之后保持较高温度的水注入虾池,可以起到保温升温的效果。寻找十几个大铁锅,放上木炭,点燃之后放在虾池水面上,可以起到给池水加温的效果。加大池水的深度,也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通常情况之下,水深2米以上的虾池底部水温会比表层水温高出2℃以上。所以,可以在池某一片区,增加深度,作为南美白对虾用于越冬的场所。好了,以上关于南美白对虾,冬天气温低,使用什么办法保持温度的稳定?这个问题就分享到此,欢迎评论指出来。
大家了解海参吗?
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 海参全身长满肉刺,广布于世界各海洋中。我国南海沿岸种类较多,约有二十余种海参可供食用,海参同人参、燕窝、鱼翅齐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海参具有提高记忆力、延缓性腺衰老,防止动脉硬化以及抗肿瘤等作用。随着海参价值知识的普及,海参逐渐进入百姓餐桌。生活环境决定海参品质。
第一次购买海参的消费者们一定会被海参的分类搞晕,什么底播海参啊、淡干海参啊,今天就来完整的介绍一下各种海参区分关系,海参可以按三个属性划分:地域、养殖方式、加工工艺,其中优劣利弊可以根据下文了解!
地域划分:
1、大连海参
特点:深海底播:产自大连獐子岛冷水海域,生长缓慢,营养积淀丰富、肉质肥厚,刺多,颜色深、韧性好、口感劲道。
2、山东海参
特点:大连和山东两地较近,水质和水流也很接近,因此质量相对差不多,但是大连水域温度较低,海参的生长期更长,因此大连海参口感较好。
3、南方海参
特点:北参南养,热带海域,环境温暖、饲料投食、海参生长周期快,5-10个月即可出售,营养价值及其低廉,刺短圆、口感差。
养殖方式划分:
1、养殖海参:
圈养参、吊笼参、南方参都是养殖海参,利用虾池或圈海养殖的海参。围堰或是虾池水位很浅,光照充足,海参生长很快,1-2年就长成,,营养积累低,南方参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产量和规模较大,由于养殖成本低,所以市场价格相对较低,养殖的海参都是人工喂养含有大量的激素,如果大量吃的话,不仅对身体没有好处还会起反作用。
2、底播海参
底播海参就是人工育苗放回大海任其自己长成的海参,从海参成长过程看,可视为野生海参。现在说的野生海参一般是指底播海参,底播海参的捕捞具有一定的季节性,且生长年限不够的海参一般不予捕捞。底播海参当海水温度过高的时候会进入夏眠,一般3-5年才能长成达到捕捞标准。这也是为什么底播海参肉质肥厚、口感韧度好,体内积存的活性物质多,营养价值高的原因。
3、野生海参
纯野生海参就是完全生长的大海里的海参,生长于深海区域,没有污染,由于天然的环境的因素,受潮汐影响,海参没有固定的食物,多以海藻及海底微生物为食,纯天然生长,生长周期长使其所蕴涵的营养极其丰富,目前市场上说的野生海参其实就是底播海参。
加工工艺划分:
1、淡干海参
干海参是通过对新鲜海参进行去内脏、清洗、沸煮、缩水、自然晾晒制成的海参产品。在海参加工过程中,不人为添加任何添加物的海参被称为淡干海参。淡干海参是海参产品中的极品,无糖无水,方便储藏。
2、盐干海参
盐干海参是通过将海参进行盐渍以增加海参的重量以及利于保存等处理,盐干海参的通常外表附着一层盐粒或盐沫,故外表呈白色,看不到清晰的表皮和小足,其缺点就是加工过程中造成营养损失,营养残留不足10%,剩余营养成分也难于吸收;食用发制过程比 较繁琐;有的不法商贩还会多次盐渍海参以增重。
3、糖干海参
在加工干海参过程中,将海参放置于白砂糖中“浸泡、晾干”,利用干海参重量中糖分增重,以达到降低海参售价,节约成本的目的,糖干海参相对比较潮湿,不能长期存放;同时涨发率和口感不如淡干海参;加工过程同样损失营养物质,并且引入了糖,不利于糖尿病患者食用。
4、冻干海参
以鲜活海刺参为原料,经精心清洗后,将新鲜海刺参在冻干仓内迅速冷冻到零下35度—45度,使海参中的水分结冰,再在真空状态下将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汽,从而达到将海参中的水分脱干的目的,缺点是加工成本高、海参多糖等物质仍很难吸收利用,泡发过程中仍然会流失营养,口感绵软,不如传统淡干海参。
4、即食海参
通过工艺断开海参复杂的分子链,并将海参重要活性营养物质留在海参体内,不用发泡,直接食用,缺点是受加工工艺限制,即食海参的口感方面普遍较软,相比于干海参发泡,味道略有相差
海南昱海蓝科虾苗好吗?
海南昱海蓝科虾苗健壮,成活率比较高,抗病力强是养虾业的首选
今年南美白对虾养殖重创?
近年,华东的对虾养殖快速发展,但暴发性发展之后,养殖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亩产下降、偷死严重、成功率低。例如,江苏南通如东县南美白对虾露天池养殖,出现大面积的亏损,亏损面高达85%以上。
据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协会统计长沙镇富盐村670户养殖户,养殖面积2万亩,95%的养殖户养殖亏本,差点全军覆没。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虾生长速度极慢、大小极不均匀、偷死严重,虾很难度过70支/斤的规格。
鉴于养殖形势的严峻,2015年10月19日海南禄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海悦花园大酒店举行“2015长三角地区对虾养殖技术交流会暨禄泰十周年庆典”,邀请海内外对虾专家面对面分享养殖技术,交流对虾养殖疾病防控,为当地对虾养殖业把脉问诊。此次会议有来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黄倢、泰国syaqua种苗公司亲虾选育专家James Collins、广东海洋大学专家杜国平、台湾国立澎湖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张骏志博士分别作了演讲,吸引长三角地区以及华北、福建等对虾养殖区域的养殖户、经销商近850人。
杜国平介绍,近年的对虾养殖病害主要表现为:水中硫化物、亚硝酸、氨升高,鱼虾生长慢,慢性、亚急性死亡 (“偷死”),严重时急速死亡。同时、藻类衰败,弧菌等有害微生物激增,次生危害。另外,高温、闷热低压或阴雨,加剧缺氧。严重时会引起泛底,缺氧、中毒,环境恶化,对虾急性大量死亡。
针对这些情况,杜国平建议,第一增强体质(种苗质量、营养和环境影响),第二改善环境:提高溶解氧,维持藻类等微生物生态相对稳定,避免底部恶化(水体水质——包括“水”和“底”,尤其“薄薄的底层”——底部几厘米水层及沉积物、底质),第三有效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微生物环境)。
在培水方面,杜国平建议少量多次,避免藻类暴起暴死,防菌、藻过度耗氧。夏季初始水位要加深,防底栖藻类。提前1~2周,增值浮游动物作为虾苗活体饵料。施肥——化肥、有机肥、菌肥溶解后泼洒。一般首次施肥可用复合肥等1~2斤/亩,每3~7天(天气好3天左右)酌情追肥,藻类活嫩又不过浓。天气(温度、光照),阴雨天少用肥,适量使用发酵料等增殖浮游动物。鸡粪发酵须充分,发水,防沉积。池水的透明度控制在40~80厘米(藻靓水清,但不长底栖藻),以硅藻或绿藻水色为宜。进水后及早施肥,白天开机避免水体静止使蓝藻成优势。
怎么养殖日本对虾?
日本对虾在世界上分布甚广,其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受人们喜欢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日本对虾食性广,养殖周期短,养殖成本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展养殖,我国南方的广东、海南、福建都适宜养殖日本对虾。
因日本对虾病害多,目前大多数地方都采用秋冬季放苗不投饵,任其自由生长的饲养方法,所以产量一直不高,效益低。笔者介绍一种新方法进行日本对虾养殖,效益不错,现将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一、放苗前准备工作
1、虾池选择虾池完整无漏洞,底质为砂质和泥沙质,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
2、清淤抽水冲刷池底,将污泥洗掉。
二、苗种放养
1、苗种要求健康、活力强、四肢健全。
2、苗种运输用双层塑料袋充氧运输法。
3、苗种放养选择在天气晴朗的下午4—6点放养,先将塑料袋放置水中,让袋子内外水温差不多时才放苗入池。
三、日常管理
1、饵料投喂 放苗时第一周不投喂,第二周开始投喂,在早上8点和下午4点进行投喂对虾饲料,投饵率为5%(采用定点投喂,以观察其摄食情况)。
2、观察成活率 从放苗后的第三周,排水电击,观察其成活率,以确定是否还要再进苗。
3、清毒,控制水质 从开始投饲料的那一天起,每两周排一次水,用电击的方法,促使其蜕壳,并在进水时用10ppm的漂白粉加上5ppm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4、疾病防治 从放苗后的第三周,开始进行药饵投喂,1斤饵料加1克维生素C。
四、收获
用电击的方法进行捕虾,捕大留小。
日本对虾养殖新技术
日本对虾在世界上分布甚广,其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是受人们喜欢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日本对虾食性广,养殖周期短,养殖成本低,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展养殖,我国南方的广东、海南、福建都适宜养殖日本对虾。 因日本对虾病害多,目前大多数地方都采用秋冬季放苗不投饵,任其自由生长的饲养方法,所以产量一直不高,效益低。笔者介绍一种新方法进行日本对虾养殖,效益不错,现将主要措施介绍如下:
一、放苗前准备工作
1、虾池选择虾池完整无漏洞,底质为砂质和泥沙质,水质要求清新无污染。
2、清淤抽水冲刷池底,将污泥洗掉。
二、苗种放养
1、苗种要求健康、活力强、四肢健全。
2、苗种运输用双层塑料袋充氧运输法。
3、苗种放养选择在天气晴朗的下午4—6点放养,先将塑料袋放置水中,让袋子内外水温差不多时才放苗入池。
三、日常管理
1、饵料投喂 放苗时第一周不投喂,第二周开始投喂,在早上8点和下午4点进行投喂对虾饲料,投饵率为5%(采用定点投喂,以观察其摄食情况)。
2、观察成活率 从放苗后的第三周,排水电击,观察其成活率,以确定是否还要再进苗。
3、清毒,控制水质 从开始投饲料的那一天起,每两周排一次水,用电击的方法,促使其蜕壳,并在进水时用10ppm的漂白粉加上5ppm的生石灰进行消毒。
4、疾病防治 从放苗后的第三周,开始进行药饵投喂,1斤饵料加1克维生素C。
四、收获
用电击的方法进行捕虾,捕大留小。
日本对虾有哪几种收捕方法
在日本,收捕池养日本对虾大致有三种方法:陷阱网法、泵网法和电激捕虾器法。陷阱网法,是在晚上捕虾,优点是受伤少,操作非常方便。它是濑户内海围养虾池收获季常用的一种捕虾方法。在温暖季节,虾在池塘中活动活跃,用陷阱网可大量捕捞。但当捕捞季节温度下降,为了收获已变得较稀少的虾,应该增加陷阱网。陷阱网由网墙、网袖和三个陷网组成。网墙的设置与堤岸成直角。每一陷网内设两层漏斗网,它的开口用线索扎紧。虾沿网墙进入网囊,最后进入陷网内,通过适当的时间间隔从末端开口取出。随着季节推移,水温下降,改用泵网或电激捕虾器收虾,其后者捕虾效果好。
日本朝日商事养殖场收获池虾采用泵网的方法是:把网具安装在金属框架上,金属框架装配带喷嘴的管道通到水里,用高压水枪驱动沙底对虾,虾惊动跳跃(喷嘴搅动水底深度达到8厘米),用锥形网具捕捞。
电激捕虾器法是电池、电压计、电流计及配电板全部安装在船上。作业时,电池组电流充在网具电板上,接触池底而激起沙中的虾,虾跳出来而落入拖网中。夏季水温高,即使低电压,也能影响到虾,小部分虾会被激死。一般原则是,在暖水里用低电压,在冷水里用高电压,电压范围是4-20伏。
在我国,目前以池养日本对虾收捕采用放水收虾法,具体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在夜间在排水口处置网排水,由于夜间日本对虾出沙游动,顺水进入网内而收捕。注意网具是否破损,另外注意网内有一定数量虾时,即可起网收虾,以免虾在网内受压而闷死。这种捕法收获数量少,适于小量出售。另一种放水收虾法是降低水位(采用放水和抽水机排水),先从虾塘四周干露的地方开始,用手拨沙捉虾,随着水位下降,逐步往池子深处捉虾。这种作业白天晚上均可进行,能大量收虾,但需要许多人力。这种作业若是在大池塘,一次难以收获完,需要注入新水,以免因水位浅,水质恶化而发生缺氧浮头等。
日本对虾养殖高产技术
日本对虾多茬养殖是海水养殖的重要项目之一,但由于面临着病害的侵扰,发病率居高不下,一茬虾的单产水平大多徘徊在亩产30公斤以下,效益一直不理想,尤其是对虾价格下降后,亏损面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优质配合饲料及新型防治虾病药物的使用,出现了一些高产高效的养殖典型,养虾业的前景逐渐明朗起来。山东莱州市海潮坝养殖场在今年的日本对虾养殖过程中,遵循“水产养殖,养水为本”的科学养殖理念,并在养殖过程中应用了北京中大安特公司的系列药品,头茬虾单产55公斤,在售价仅为34元/公斤的情况下,每亩净利润超千元。二茬虾也已经投放苗种,目前生长良好。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同行借鉴。
一、虾池条件
试验虾池位于莱州市虎头崖镇海潮坝以南,形状为五角形,面积20亩,平均水深1.2米,泥沙底质,进排水需通过相邻的其他虾池(蓄水池)。去年养殖完毕后,放干池水曝晒池底。今年春天,人工清理池堰、池底脏物,并用耕犁耙松池底,投放生石灰400公斤消毒。
二、养殖过程
1.放苗4月6日蓄水池进水并使用少量有机肥肥水。4月20日从蓄水池向试验虾池进水。5月4日从海潮坝育苗场购进日本对虾苗18万尾。虾苗规格1厘米,游动活泼,粗黑健壮,离水后爬行能力强。
2.水质调控养殖期间一般不换水,每2天~3天补充水一次。从5月15日开始,每隔5天使用药物处理一次池水,“安特宝碘”与“安特康”交替使用。处理一次的费用大约为80元。定期监测水质指标,当pH值高于9.0时,使用“安特降碱素”进行调整。
3.饵料投喂养殖初期,考虑到虾池中钩虾数量很大,先后投喂酒糟150公斤。6月4日,对虾体长达6厘米以上,开始投喂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为1.5公斤左右,以后逐渐增加。至收获时共投喂“海跃”牌配合饲料360公斤及蓝蛤400公斤。
4.病害防治根据天气情况和水质状况,加入“对虾克菌王”“对虾雨中安”药饵,每隔5天投喂一个疗程。
5.收获7月12日开始收虾,此时对虾规格10厘米,100尾/公斤~120尾/公斤。至7月18日共收虾1100公斤,单产55公斤。成活率大约为70%。
对虾售价34元/公斤,每亩产值1865元,总产值3.73万元。
养殖成本总计1.33万元,其中苗种费1800元,水电费1200元,虾池租赁费3000元,饵料及药物费3800元,人工费、特产税等3500元。试验虾池头茬虾利润为2.4万元,折合每亩利润1200元。
三、几点体会
1.要创造适宜日本对虾生长的虾池条件试验虾池面积小,管理方便,是获得高产的重要前提,不论养殖哪个对虾品种都是如此。但日本对虾为底栖虾类,喜欢水质清新,对水深的要求不高,水位浅一些有利于水温提升,并增加底层溶解氧含量,对日本对虾生长有利。由于换水量少,池水盐度长期保持在35~41左右,但对虾生长正常,这说明日本对虾对高盐的适应能力很强。
2.搞好基础饵料培养,促进虾苗快速成长及早进水培养繁殖线虫、箭虫等基础饵料,对养殖非常有利,尤其是以钩虾为代表的小型底栖动物,适应力强,繁殖速度快,培养方法简单,对虾喜欢摄食,营养效果明显,能够促进虾苗快速生长,提高对虾免疫力,降低发病率,减少因过早投饵造成的污染。
3.养好一池水是健康养殖的关键,控制病害必须以预防为主透明度保持60厘米左右,防止水质老化和pH值过高。定期使用消毒剂,抑制降低细菌、病毒及纤毛虫的数量。养殖中切忌大排大灌,保持水质理化生物因子的相对稳定。
应注意提高饵料质量,合理添加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病害的药物和饲料添加剂;投饵量宜小不宜大,防止因残饵污染败坏水质;如果对虾在下午2点就出来觅食,应当及时增加投饵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