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如何倒藻(经常给虾塘换注新水)
海水如何倒藻,经常给虾塘换注新水有什么好处?
铁锈水一样,倒藻了,阳光照射下呈红棕色,且藻类在水中分布均匀,水色比较浓,成团成缕,有老化衰亡迹象。虾有轻微的浮头现像。
处理方案
第1天用5包多氧底改王全池泼洒;第2天把底层水排掉,排水量为三十公分,并注入新鲜海水;第3天水色变清稍为有点变绿,再泼洒一遍池塘解毒灵8瓶,再用超级益生菌加上150斤磷肥作为营养培绿藻。
用药原理:裸甲藻产生原因:水体有机物过多,氮磷比例失调或微量元素缺乏。
不良影响:环境变化时,甲藻容易死亡。产生藻毒素,引起鱼虾中毒。先用多氧底改王,起到增氧和吸附作用,把一些快要死亡的藻类吸附到底层,第2天排水把它排出去。并注入新鲜的海水,海水引入绿藻,然后用池塘解毒灵解毒,因为裸甲藻会放出藻毒素。解毒过后用微生物和肥料重新肥水。达到好的效果。特别注意,微生物不能和多氧底改王同时用。必须在第3天用。
水产养殖如何预防水霉?
水霉病的发病条件
1、水温:水霉发病的第一要素是温度,在夏天,基本是看不到水霉病的。只要水温一下降,水霉就开始流行。热天时节即使鱼体有伤,也是赤皮病。科学数据表明:在低于23摄氏度的水体中,水霉就开始了。
2、受伤:水霉多发的池塘,鱼体肯定是受过伤害的。引起受伤的原因很多,机械损伤、寄生虫、冻伤等。苍蝇不叮无缝的蛋,真菌一般也不感染健康的鱼体。因此,购苗时尽量买体质健壮的苗种,找操作技术过硬又讲信用的场点和人士购苗,这是预防水霉病发生的起始条件。
发生水霉病的例外
据说,有一种情况下不会或者很少发生水霉病,那就是盐度!在水产养殖中,引起水霉的病原——真菌,一般都是淡水中的。而这一类的真菌,在海水(或者高盐度水体)中存活率较低。因此,在实践中,同一个品种,淡水养殖过冬,对比在海水(或者高盐度水体)中养殖过冬,淡水养殖池塘得水霉的概率远远超过海水。或者反过来说,海水养殖的品种,一般不易得水霉。
水霉病的控制
1、防止鱼体受伤:这是最关键之处,拉网抓鱼、换池等操作时,尽量减少鱼体损伤。进行这些操作后,水体要及时消毒,帮助鱼体伤口尽快愈合。
2、水温:提高水温当然好,但很多人或者根本上是办不到的。方法有搭盖保温棚、肥水后鱼下塘、加深水位、烧锅炉水,等等。只要水温足够高,就不会有水霉病,这是根本但也最难,冬天加注地下水也可。因此,在实践中,从水温这个方面来提升,这也是根本上预防水霉病的良策。
3、鱼体良好:体质第一,良好的体质也是预防病害的根本。要做到良好的体质,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喂好饲料,水质适宜,即使有病原也不一定会感染,对伤病的恢复力会很强。瘦苗、弱苗和病鱼杜绝购买。
4、盐度:根据鱼的品种和条件,适当提高水体的盐度,这也是行之有效的预防办法。水霉主要是淡水中的真菌种类,提高盐度可以有效预防。在现实中,大幅度提高盐度也是很难做到的。在实践中据有人按:在使用药品的同时,或者也可以单独使用每亩配合粗盐(氯化钠)200斤,和治疗药物同时下,这样至少可以提高药效2-5倍,如果有地下盐水井条件的,在用药的同时,不间断地抽取地下盐水,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配合使用盐巴,除了盐度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盐巴(氯化钠)也是有效杀灭真菌的药物之一。而以盐巴本身的特性,基本可以配合任何药物一起使用。因此,在这样的双重原因下,杀水霉的专用药同时配合盐巴或者盐水,自然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控制水霉病的药物
很多人在咨询时,不管原因只求结果。就专门问询用什么药物能治好,以为有什么神药就想轻松了事!或者只要看到或者听说什么药管用,就猴急的马上去买药用下去,然后就发觉在很多情况下——无效,再然后就是怨天怨地怨人了,甚至还说是遇到假药了。如果简简单单的某种药一用,就能百分百搞定水霉的话,水霉病就早就不是难治的病例了。
治疗水霉病的药物有:
1)硫醚沙星。
2)戊二醛:也可以使用戊二醛合剂,如戊二醛季铵盐合剂或烷化醛。
3)水杨酸(配合碘制剂更佳)。
4)五倍子(配合碘制剂更佳)。
5)厂家成品药,如水霉净等。
想要了解更多水产养殖信息,敬请关注@重庆永川水花鱼,会用更加精彩的内容回馈大家的支持!
石斑鱼苗在孵化袋倒藻怎么处理?
农村仪宝创作者
我做过石斑鱼的循环水育苗,针对您的问题,如果有持续的微流水,出水口做好防护网。然后加入海水拟小球藻和轮虫,应该能解决问题。
复合肥对虾苗的影响是怎样的?
苗试成功了,苗放下去了,难道万事大吉了。你错了,这些问题可能你还没有发现。今天来讨论讨论那些影响对虾苗成活率的因素。理清产生原因,抓到这幕后真凶,找到有效的处理方法。
【隐形杀手都有哪些呢?】
1、弧菌。池塘中放苗后,很多养殖户都不太重视细菌预防,就算重视了也很难觉察到,虾苗小,拿起来的苗很难观察到是否出现情况了,更别用说提前发现异常。弧菌出现最有可能在连续阴雨天后的大晴天,温度快速升高,细菌大量繁殖。影响对虾发病的最主要细菌是副溶血弧菌(弧菌培养皿中表现为绿色)。
2、水质指标的变化。其实这个问题很容易发现,但是很多养殖户没有长期测水的习惯,所以也很有可能发现不了。前期养殖户最重视的是pH偏高的问题,其他指标一般不会太关心,只要放苗的时候其他指标都算正常。放苗后往往很少关注。导致其他两项指标超高了,虾苗成活率低。
3、毒素问题。这个毒素我们很难去检测,也没有办法说清楚到底这个池塘含有5g毒还是10g毒。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表象可以去判断,及时做好预防。判断方向可以从是否倒藻(可能产生藻毒素)、底部是否发臭、清塘产品使用后是否解毒或者找对了解毒产品、外源水引入后是否解毒等等方面来判断并做好相应的预防。
4、营养问题。有人说放苗后虾苗吃藻,可以十几天不投喂料,尤以江浙会出现梅雨季节的地方,这种观念更强。当然江浙养殖户不只是因为上面这个原因,还是因为根据他们多年的经验来看,每当进入梅雨季节后,虾越大死的越快,所以不能让对虾长的太快,让虾能安全度过梅雨期。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大家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后面会给出分析。
【原因及解决思路】
弧菌,尤以副溶血弧菌最可恶
该情况尤其是在连续阴雨天后的晴天,气温快速上升,弧菌开始大量繁殖,这时如果不及时做好预防工作,就可能导致对虾细菌感染。
副溶血弧菌又称为嗜盐菌,淡水中存活一般不超过2天,在海水中可存活47天。它产生溶血毒素,可使对虾多种细胞发生溶血,溶解对虾血液、细胞致死;还具有肠毒素作用,造致对虾消化道组织损伤,回肠糜烂,胃粘膜炎,甚至肝胰脏、消化功能紊乱;副溶血弧菌产生脲酶,使对虾肠液积聚产生肠道积水,严重者可能出现拉白便现象;副溶血弧菌的胞外产物可使对虾免疫力明显下降,生长速度慢,以致易引发其他多种疾病。
所以,放苗后及时进行细菌预防(尤其是副溶血弧菌),在海水塘中尤其需要注意副溶血弧菌的预防。有条件的可以定期用培养皿检测水体中的副溶血弧菌的含量。同时通过显微镜观察对虾红色素扩散的情况,针对大虾,可以直接通过肉眼观察对虾身体上黑色斑点的数量来判断,小苗的时候才需要用到显微镜。
如果出现虾苗感染细菌,需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前期还是建议使用安全的消毒,比如蛭弧菌。消毒完成后,建议使用润琪水安康调节水体,主要是提高水体中的氧化还原电位,促进有益菌的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
指标变化往往是因为水体不稳定
水质指标发生变化,往往是因为水体不稳定(藻相、菌相)造成的。影响水质稳定的原因就非常多了,比如天气、温度、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原生动物等都能影响水质。
无论什么原因造成水质不稳定,往往是因为养户没有注意前期肥水培藻的方法。肥水的时候选择单一使用有机肥或者固体肥,甚至有些养户朋友采用尿素、复合肥等进行肥水,更有甚者直接将未发酵的鸡粪、猪粪直接扔池塘里面。水是肥起来了,但非常的不稳定,化肥或者单一使用固体肥的,出现培养出来的藻类比较单一;未发酵的鸡粪肥出来的水容易出现大量的枝角类、桡足类。
解决思路:采用优质的肥水产品。固体肥+膏肥(全溶)或者氨基酸+有益微生物(建议使用复合芽孢杆菌)进行肥水。这样肥出来的水相对比较稳定,能稳定藻相、菌相。
毒素,最神秘的杀手
毒素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有养殖户认为池塘中根本没有毒素,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我清塘比较彻底,底部淤泥已经清理过了,消毒也已经消毒了,使用漂白粉后都已经很长时间了。池塘中根本就没有毒素。不信,你看,我苗照样试的牢,不是没事吗?
我想说的是,毒素这个东西影响对虾成活率,很多时候都是慢性的,除非急性的硫化氢中毒。所以我们不会在短时间看出来的。这个是一个长期预防的过程。会导致对虾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当营养出现问题,细菌数量增加后。对虾容易发病。你不要认为那单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当你有这个想法的时候,请记住三圈理论。
解决思路:①清塘、消毒后,使用润琪水安康配合润琪底毒净,对池塘进行全面解毒,当然这是配合有机酸一起使用,可以加速池塘中毒素的分解;②倒藻后,先不要盲目采取肥水等操作,藻类死亡会产生藻毒素,先解毒,保证对虾安全,然后再进行其他操作;③使用杀纤毛虫等药物后,也需要对水体进行解毒,个人不建议使用杀的方式;④定期改底,解除底部污染问题,降解毒素,建议定期使用润琪底毒净,不要等到底部发臭、亚硝酸盐或者氨氮过高后才想着去处理。
营养,对虾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
说到营养问题,我们通过分析刚才我们提到的什么时候开始投喂谈起。有养殖户之所以有刚才提到的这种想法,是因为我们放苗时间一般都是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中旬,而入梅的时候刚好是对虾30-40天的时候。30-40天刚好是对虾发病的第一个高峰期,这时刚好碰上梅雨季节,如果养户不注重好对虾体质提高、保肝护肝。对虾很可能难度过梅雨季节。至于为什么梅雨季节大虾容易死亡?这个简单,大的虾出现问题很容易被我们看到,小的虾我们往往忽视了,难道养殖这么久你没有见过梅雨季节小虾也会出问题的吗?
个人对于投喂及营养管理的建议是:①放苗后第二天,在对虾已经适应池塘后就开始投喂开口料或者虾片。这个时候投喂有个好处,对虾生长的比较均匀。原因在于如果不投喂饲料,活力好的对虾会捕食浮游藻类,活力差的没有能力就只能吃食底泥或者一些腐殖质。生长速度肯定不会一样;②全程做好保肝护肝工作,尤其是前30天,定期在饲料中拌一些多维、矿物质、微生物制剂(乳酸菌)等,保护好对虾肝胰腺及肠道。使对虾安全渡过转肝期。
参池泡沫多海参翻滚是什么原因?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提供的资料对你有用。
海参养殖所需的水质条件必须符合国家养殖水环境标准: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PH、COD、重金属离子等指标均应控制在国标以内。
海参养殖所需的饵料必须满足海参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海参育苗:鲜活海洋红酵母、浓缩单胞藻、浓缩光合细菌。
海参保苗:开口饵料、稚参饵料、幼参饵料、海参健胃消食素、鼠尾藻粉、马尾藻粉、海浮泥。
海参养殖:成参饵料。
你说的情况属正常的,可能是你投放的饵料未被海参尽食,在水里发酵,冒出泡泡。如果太多,你要控制投放量,并向池里增加适当的氧气。
很多养殖反应早上池塘里会出现泡沫,有的池塘只有下风口有泡沫,有的可能全塘都有,而且泡沫的颜色有白色、黄色、或绿色(也可能是蓝绿色),怎么回事?
养殖水体的下风处少量的泡沫聚集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水面的泡沫过多,占据了养殖水面小半的面积,就要及时进行处理,不然影响水体的溶解氧,而且通常伴随着氨氮亚盐等的超标和底质的不良,海参容易患病。
池塘出现泡沫的原因:
出现泡沫是因水体表面张力过大,正常水质泡沫的特征:增氧机打出的泡沫为白色,为碎花状,无粘稠状,停氧机后,很容易散开;养殖水体中不良水质泡沫或者泡沫过多的原因主要有养殖水体中的藻类老化,溶解的有机质较多等原因造成的,常见有以下几种:
1、藻类老化:表现为泡沫的颜色是黄褐色或绿色,硅藻为黄褐色,绿藻为绿色,夏季高温天气下,光照强度大,藻类繁殖快速,藻类在超过30度的养殖水体容易引起倒藻。
2、溶解的有机质过多:通过氧机不断搅动水体,产生的气浮分离作用,将水体中溶解的有机质分离出来,表现为泡沫的颜色是白色后者黄褐色。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近些年养殖密度的加大,投饵量也在逐渐加大,养殖水体当中的残饵,粪便过多之后,导致水中溶解的有机质过多。
3、养殖池塘的底质恶化:在增氧机等增氧设备的搅动,水体对流等作用下,导致底泥的有机质溶解到水体中,增氧机开动时间一长,泡沫就不断聚集。
池塘泡沫过多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分解水体中的过多的悬浮有机质,改良底质,稳定藻相,注意定期的排注水。养殖水体泡沫多的预防措施:
养殖水体泡沫多的预防措施:
1、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应根据高位池的条件,增氧设备、水源、水质、饲养技术和管理水平等综合因素决定参苗的放养密度,例如新建的高位池,淡水充足,海水良好,又有配套的提水设施和完善的中央排水系统,增氧条件好。
2、科学投喂
高温季节要严格控制投喂量,投喂过少,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投喂过多,不仅浪费饲料,增加成本,还污染水质和底质,严重至水产动物死亡,造成经济损失,应当采取少量多次和全塘均匀泼洒的投喂原则,所以白天少投傍晚后要多投。一般水质不好或连绵阴雨天,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少喂或不喂。
养殖水体泡沫多的处理方法:
养殖水体泡沫多的处理方法:
有条件的池塘可以加换新鲜水,减少水体有机物,同时泼洒解毒产品乐畅桉树精油抑制水体中弧菌和有害菌的繁殖,增加水体通透性。条件不好的池塘适当减少投喂量或停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