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产刺鳅如何繁殖

刺鳅如何繁殖

时间2022-11-24 06:22:03发布益阳日报分类水产浏览69
自然产卵繁殖在产卵池里放入亲鳅,在池内放置已消毒的棕片、杨柳树根、水草等作为鱼巢。受精卵孵化对水质水温要求不高,人工催产繁殖在4月~5月气温适宜时,然后将催产后的亲鳅放入产卵池,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的个体。...

竹笼装刺鳅的方法?

先把鱼饵放到竹筒笼中,鱼饵可以选择大黑的蚯蚓,或者动物内脏等,把竹筒笼放入河沟底固定好就行。

刀鳅喜欢生活在江河,池塘,水沟里。首先把黑蚯蚓切碎和土搅拌均匀,捏成圆形放在每一个地笼里。晚上到河沟或池塘下地笼每个地笼相间十米,做好标记。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到又肥又美的刀鳅了。

红纹刺鳅有毒吗?

没有毒

红纹刺鳅, (Bleeker, 1850),为刺鳅科刺鳅属的一种观赏鱼类,野生种群由于过度捕捞已经极为罕见,市场上多为人工繁殖。

其形态华美,性格温顺,喜爱安静的躲藏,是水族爱好者偏好的品种。

红纹刺鳅外形类似欧洲鳗和日本鳗等海鳗,但它和鳗鱼却是俩种截然不同的生物,属刺鳅科。

其体态修长,身体柔软,呈深黑褐色,体表分布着火红色线条状花纹;尾鳍边缘为红色,面部的条纹略显黄色。

吻端突出,尖端分部短须作为感觉器官。最长可达一米。

红纹刺鳅分布于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尼及马来西亚的溪流。栖息于流动缓慢的河川底部,或泛滥的水田中,喜欢潜沙,往往只露出头部在外。

属肉食性,通常于夜间活动,以底栖昆虫、蠕虫、小鱼、小虾等为食。

红纹刺鳅在市场上已经比较常见,是体质强壮、适应性较强的鱼类,比较好饲养。它们通常喜欢在底沙里穿梭,可混养,但不宜与较小的鱼虾类养在一起。

中华花鳅如何繁殖?

自然产卵繁殖

在产卵池里放入亲鳅,当水温上升到18℃以上时,在池内放置已消毒的棕片、杨柳树根、水草等作为鱼巢。发现泥鳅产卵后,将已附卵的鱼巢转入孵化池,同时再放入新的鱼巢,待其再产卵。受精卵孵化对水质水温要求不高,一般养殖水体均可孵化,最适水温为20℃~28℃,大约2天左右子鱼可以出膜。

人工催产繁殖

在4月~5月气温适宜时,将亲鳅捕起,选择其腹部柔软,色泽略带粉红色,临近产卵征兆的亲鱼,体长在12厘米,体重20克以上,最好40克左右的个体,进行药物催产。其剂量,每尾雌鳅可用鲤PGl个或LRH—A5—10微克,雄鳅剂量减半。然后将催产后的亲鳅放入产卵池,让其自行产卵受精或进行人工受精。最后将受精卵上巢进入孵化池孵化。这种方法可以准时大量有计划地获得鳅苗。

中华刀鳅鱼繁殖方法?

中华刀鳅鱼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到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泥鳅分批产卵。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的个体,雄刀鳅可以略小。个体大的雌刀鳅怀卵量大,雄刀鳅精液多,繁育的鱼苗质量好,生长快。

刀鳅鱼的自然繁殖方法简便。

开春后,修整好鱼池,用生石灰消毒,然后注入新水,待池水药性消失后,将亲鱼按雌雄比1:2的比例放入池中,每平方米面积放300克左右。当池水温度上升到20℃左右时,就要在池中放置用棕片、柳树须根或水草等做的鱼巢,放置鱼巢后要经常检查并清洗上面的污泥沉积物,以免泥鳅产卵时影响卵粒的粘附效果。刀鳅鱼喜在雷雨天或水温突然上升的天气产卵。产卵多在清晨开始,至上午10时左右结束,产卵过程需20~30分钟。产卵时亲鱼追逐激烈,高峰时雄鳅以身缠绕雌鳅前腹部位,完成产卵受精过程。产卵后,要及时取出粘有卵粒的鱼巢另池孵化。以防亲鱼吞吃卵粒。同时补放新鱼巢,让未产卵的亲鱼继续产卵。产卵池要防止蛇、蛙、鼠等危害。

刀鳅鱼的人工繁殖方法与家鱼相同,使用的催产剂种类与剂量按每条雌鳅计,分别为:鲤鱼垂体0.5~1个,或青蛙垂体2~3个,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00~150国际单位,或者类似物(LRH-A)5~10微克。雄鳅剂量减半。溶剂注射量为0.1~1.2毫升,采用1毫升的注射器和4号针头注射。注射部位为腹部线,胸鳍腹鳍之间,也可背肌注射。因泥鳅喜钻动,注射时可用湿纱布包着(露出注射部位)。注射后放入产卵池中,此后的工作与自然繁殖相同。水温20℃~25℃,经10~15小时就会发情产卵。

若采取人工授精,可将已注射催产剂的雌雄泥鳅分别暂养于小池或网箱中,水温18℃~25℃时,经10~15小时,轻压雌鳅腹部有卵粒流出,即可采用干法进行人工授精,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均与家鱼相同。卵粒人工授精后随即上巢。方法是:取清水一桶,将鱼巢平铺桶底,然后一人轻轻抖动鱼巢,同时搅动水体,另一人徐徐将卵粒倒入桶中,使卵粒均匀上巢。上巢后再转入到孵化池中孵化。

刀鳅的受精卵在水温 20℃~30 ℃范围内都能正常孵化,一般2天左右可孵出鱼苗。用小容器静水,勤换水(每天两次)孵化效果最好,每升水放孵400~600粒为宜。孵化时要避免震荡。孵化中可用0.1ppm的孔雀石绿溶液进行消毒,以防寄生水霉。

刚孵出的鳅苗不能自由活动,因头部附着在鱼巢或其他物体上,以卵黄为营养。在池中孵化的鱼苗一般留原池培育,水深保持在20~30厘米,每平方米密度以500~1500尾为宜,密度过大时应取出部分鱼苗另池培育。

刺鳅鱼养殖多久能长到一斤?

12-14个月以上能长到一斤

刺鳅鱼刚刚孵化出来的时候,鱼苗只有3-4mm左右,3-4天内,鱼苗以自身卵黄囊为营养来源,5天后投喂丰年虫幼体或小型枝角类;经过8-10天后,鱼苗体长可以达到1.5-2cm左右,此时喂食切碎的水蚯蚓或者红虫;经过30天后,鱼苗体长可以达到2.5-3cm。一般养殖10-12个月左右即可上市售卖,此时它们一般可以长到250-400g。

如何
哪里收购猪崽如何河蚬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