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产如何养殖沼虾

如何养殖沼虾

时间2022-11-23 04:03:03发布吉林农村报分类水产浏览57
除培育或投喂生物饵料水蚤、轮虫、卤虫无节幼体、蚯蚓、蝇蛆、蚌肉、低质鱼虾与河蚌外,养殖中期每天要换水10%,养殖后期每天要换水20%,然后通过浅水移栽的方式完成稻苗种植。在5月底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开始放养虾苗,防止高温期间养殖基地的水质...

罗氏沼虾苗期怎么样喂养管理?

1.虾池条件:面积以4~10亩为宜,池深为2~2.2 米,养殖期可保持最高水深在1.8米以上,池底平坦,进、排水方便,并建有饲料平台,该虾在生长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蜕皮,在虾池中种植一些水草,如轮叶黑藻、水葫芦等作为栖息、隐蔽和蜕皮的场所,水草面积占虾池面积的10%~20%,这样可有效提高成活率。按每15亩养虾池配置10~15千瓦增氧机。

2.虾苗放养前准备:虾池按常规清淤消毒,注水并施肥。进水口安装60~80 目的筛绢网过滤,滤去有害生物和杂质。放苗前15天注水、施基肥,每亩用100~200公斤发酵腐熟的牛粪或猪粪,也可施化肥,有效氮磷比5 : 1。

3.虾苗放养密度:根据虾苗的规格和预期的产量而定。如果预期产量为300公斤,可放养1厘米虾苗(淡化苗)4~6万尾/亩或2~3厘米虾苗(暂养苗)2.5~3.5万尾/亩。

4.日常管理:

(1)投饵: 罗氏沼虾是一种贪食的强食性虾,摄食既贪又杂,因此,除培育或投喂生物饵料水蚤、轮虫、卤虫无节幼体、蚯蚓、蝇蛆、蚌肉、低质鱼虾与河蚌外,还可投喂优质的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配合饵料入水后,要求稳定性在1小时以上;并且不含有违禁添加剂和药物。日投饲量为虾总体重的5%~7%;日投饲次数前期4 次,中后期为3次。罗氏沼虾喜欢夜间摄食,傍晚应多投喂,一般约占1/2的日投饲量。还要根据水色施加追肥,以培养生物饵料。

(2)水质管理:养殖前期虾体在4厘米前可以不换水; 养殖中期每天要换水10%,养殖后期每天要换水20%,盛夏午后和半夜要开启增氧机,以保持池水溶氧量不低于3毫克/升; 定期施加生石灰和有益细菌,以保持水质良好。此外,还要加强巡池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如预防病虫害发生、防浮头、防逃。成虾捕捞可实行轮捕轮放;当水温降至18℃以下时,及时干塘起捕,以防低温造成死亡。

稻田罗氏沼虾共生养殖方法?

1、稻田建设

最好选择距离村庄比较近,水质好,而且水源充足,并能及时排灌的稻田作为养殖基地。先在地块中央挖一条深0.8米,宽6米的养虾沟,养虾沟的面积约占稻田面积的20%左右。然后将田埂加高至0.7米左右,并建成上口宽约1米的外堤坝。在进、排水口上各安装一个筛网,以防虾逃跑。

2、插秧放苗

水稻品种选择抗倒伏的杂交稻,这样能够保证整个生态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能够保证水稻的成熟期与罗氏沼虾保持一致。在插秧之前还要对稻田进行施肥处理,在栽秧前两到三天对秧苗进行高效农药喷洒,然后通过浅水移栽的方式完成稻苗种植。

根据罗氏沼虾放养的要求,在5月底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开始放养虾苗,选择那些体质健壮、没有病伤、规格整齐的虾苗,每平方米投放150尾虾苗,虾苗入水之前要连同氧气袋缓水10分钟。

3、水质管理

加强水质管理,防止高温期间养殖基地的水质,首先要保证虾池的水深达到1.5米以上,水体大也就意味着溶氧多,使得水温和水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水质不可过肥也不可过瘦,过肥容易导致微生物制剂降解过多的有机质和有毒有害物质,对养殖虾造成严重影响,过瘦则不能起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4、饲喂管理

投喂专用的罗氏沼虾全价颗粒饲料,每间隔6小时投喂1次,应该沿虾沟周围多点投喂。在初期,每万尾虾苗应投饵0.5公斤左右,以后逐渐增加投喂量。一般情况下,每隔15天应增加0.5公斤的饵料。

5、合理施肥

一旦虾池透明度大于40cm时就需要适当施肥,高温期间投饵量大,虾的代谢量也大,虾池比较缺少的元素是微量元素和菌相以及藻相,所以对水质清瘦的虾池采用生物专用肥。

6、定期消毒

常用生石灰、漂白粉、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等药物对虾体、场所、工具以及水体进行消毒,以保证水质健康。

以上就是关于稻田罗氏沼虾共生养殖方法介绍了,利用稻田养殖罗氏沼虾可以做到“虾、稻共生”,对于提高稻田的经济效益非常有好处。

沼虾养殖技术及注意事项?

养好沼虾并不难,主要抓住四点:

(1)选好虾塘。由于沼虾喜栖息于水质清新、溶氧量高的水域,因此在选虾塘时,水源必须充足、无污染,有微流水的塘更为理想。

(2)面积与水深。一般来说,虾塘面积在0.13公顷以上,水深1.2米左右为好。池底最好中间深、四周浅,有一定坡度。

(3)投放饲料和施肥。沼虾不耐饥饿,饥饿时会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所以,必须及时投放饲料,保证吃饱吃好。施肥主要增加虾塘中的生物饲料的数量。一般来说,虾塘的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如透明度大应加施追肥(每0.07公顷可施腐熟厩肥等20-50千克,视透明度大小而定)。

(4)防逃。沼虾在缺氧时会爬出虾塘而外逃,特别是阴雨连绵或下宙雨前夕的闷热天气夜晚,潮湿的塘埂更易爬走,所以必须做好防逃设施。

日本沼虾繁殖习性与育苗方法?

日本沼虾俗称青虾、河虾,隶属长臂虾科,沼虾属。在世界分布是很狭窄的,仅限于日本和我国,虽然日本沼泽虾在我国分布范围比较广泛,但自然水域中的资源量是有限的,不能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近些年来已经开展了日本沼虾的育苗试验和发展了人工养殖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日本沼虾的生态习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日本沼虾喜栖于水草茂盛的缓流之处,栖息深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夏秋活动于浅水处索饵和繁殖活动,冬季至初春时节由于水温低而移向深水区进行越冬,越冬期间潜伏在水底石砾、树枝或水草丛中,春季水温回升后它再度移至浅水处活动。

2.日本沼虾的游泳能力较弱,仅能作短距离游动,通常是在水底水草或其他固着物上攀缘爬行,白天蛰伏阴暗处,晚间出来觅食,但在生殖季节白天也外出活动,遇有新水就显得很活跃,常溺水游动。日本沼虾以第二对步足猎取小动物,遇敌亦可防御,临危时借助腹部曲伸和尾扇拨水而退缩避敌。

3.日本沼虾食性很杂,在天然水域中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表现出它的食性与其环境及其生活的一致性,由于日本沼虾游泳能力较弱,平时在水底的水生植物和石砾上攀缘索饵,常以水生维管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茎叶碎片、有机碎屑、丝状藻类及固着性硅藻为食,虽然在虾的胃含物中也发现枝角类、桡足类、水生昆虫和蠕虫之类等动物性食物,但由于日本沼虾的捕食能力差,获得性很小,因此这些动物性的成分是很少的。在人工投饲的情况下,日本沼虾偏喜动物性饵料,投以适量的螺蛳、蚕蛹、蚯蚓、小杂鱼等,可以减少日本沼虾自相残食的程度。

每年4-6月和8-11月是日本沼虾摄食强度的高峰。前者是隔年育出的老龄虾在进行繁殖之前强烈摄食造成的;后者是当年6-7月浮出的幼虾正处于肥育阶段,至11月虾体已经很饱满,便可安然越冬。在摄食高峰期内,有85%以上的日本沼虾的胃都处于饱满或半饱状态。

4.4-10月为日本沼虾生长季节,夏秋水温高,既是生长旺季、又是繁殖盛期,雌、雄虾在体长2.5-3cm之前生长速度比较一致。而在3cm以后,雄虾生长速度大于雌虾,故在一般情况下雄性个体大于雌性个体。当年的日本沼虾生长到10月底、11月初,最大雌虾接近7cm、重11g左右。

5.日本沼虾一生中估计蜕皮20次以上,前后蜕皮间隔时间长短不一,在幼体时期每1-3天蜕皮1次,约经过8-9次蜕皮完成变态,在幼虾至成虾阶段需要7-11天蜕一次皮,而成虾阶段每隔15-20天蜕皮一次,雌虾在交配之前必须蜕皮,而抱卵虾在幼体孵出之前是不蜕皮的。日本沼虾生长很快,但其寿命也很短,6-7月孵出的幼虾到翌年10月之前便陆续死亡,雄虾死亡先于雌虾,故日本沼虾之寿命也仅1年有余。

稻田沼虾共生养殖方法?

1、稻田建设

最好选择距离村庄比较近,水质好,而且水源充足,并能及时排灌的稻田作为养殖基地。先在地块中央挖一条深0.8米,宽6米的养虾沟,养虾沟的面积约占稻田面积的20%左右。然后将田埂加高至0.7米左右,并建成上口宽约1米的外堤坝。在进、排水口上各安装一个筛网,以防虾逃跑。

2、插秧放苗

水稻品种选择抗倒伏的杂交稻,这样能够保证整个生态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而且能够保证水稻的成熟期与罗氏沼虾保持一致。在插秧之前还要对稻田进行施肥处理,在栽秧前两到三天对秧苗进行高效农药喷洒,然后通过浅水移栽的方式完成稻苗种植。

根据罗氏沼虾放养的要求,在5月底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开始放养虾苗,选择那些体质健壮、没有病伤、规格整齐的虾苗,每平方米投放150尾虾苗,虾苗入水之前要连同氧气袋缓水10分钟。

3、水质管理

加强水质管理,防止高温期间养殖基地的水质,首先要保证虾池的水深达到1.5米以上,水体大也就意味着溶氧多,使得水温和水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水质不可过肥也不可过瘦,过肥容易导致微生物制剂降解过多的有机质和有毒有害物质,对养殖虾造成严重影响,过瘦则不能起到最佳的养殖效果。

4、饲喂管理

投喂专用的罗氏沼虾全价颗粒饲料,每间隔6小时投喂1次,应该沿虾沟周围多点投喂。在初期,每万尾虾苗应投饵0.5公斤左右,以后逐渐增加投喂量。一般情况下,每隔15天应增加0.5公斤的饵料。

5、合理施肥

一旦虾池透明度大于40cm时就需要适当施肥,高温期间投饵量大,虾的代谢量也大,虾池比较缺少的元素是微量元素和菌相以及藻相,所以对水质清瘦的虾池采用生物专用肥。

6、定期消毒

常用生石灰、漂白粉、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等药物对虾体、场所、工具以及水体进行消毒,以保证水质健康。

如何养殖
垂吊草有哪些虾田如何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