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苗怎么养
蟾蜍的幼体的吃什么?
幼蟾蜍开始摄食时,以活饵料如蝇蛆、黄粉虫幼虫、小鱼苗、小虾类等为主。昆虫是幼蟾蜍的理想饵料,可通过培育或诱捕方法获得。幼蟾蜍长到 15 一 20 克重时,可摄食小杂鱼、虾和蛇叫等活动物。以后,也可摄食泥鳅等大动物。经过食性驯化的幼蟾蜍,也可摄食静态饵料如动物内脏、肉及人工配合饵料。
蠄蚷怎么养?
:蠄蚷,那是广东人的叫法。其实就是蟾蜍,俗称“癞蛤蟆”。 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产卵于浅水中孵化繁殖成蝌蚪,幼成蟾蜍水陆两栖,喜欢湿、暗、暖避光地方。夏秋季节,白天常栖息于沟边、草丛、灌丛、屋后砖墙乱石孔洞阴暗潮湿处。傍晚和清晨出来捕食蚯蚓、蜗牛、昆虫并兼食嫩草嫩叶等。半夜成群活跃于露地。冬季气温下降到10℃以下进入土穴、乱石洞中或水底泥中冬眠。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到10-12℃时,又出来开始活动,捕食昆虫,繁殖产卵。 二蟾蜍养殖对环境的要求 1、蟾蜍对生活环境条件的要求:饲养蟾蜍应根据它的生活习性,为其提供潮湿、阴暗、温暖凉爽的地方,水源良好,四季不涸,与水连接处有绿色草丛、蔬菜栖息地,并有充足的饵料来源,为其繁殖产卵创造条件。 2、饲养蟾蜍最适宜的地方:蟾蜍最适宜于野外天然环境条件中饲养。选择村庄附近,四周有草丛、灌丛并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常年不干涸的池塘、水田、水沟、沼泽地放养,四周设1米以上围栏,产卵水域须静,有水草。也可在稻田、藕池中放养,但应设围栏防逃,注意科学施用农药,防止药死蟾蜍。还可建人工养蟾蜍场,场周围设围墙、场内建养殖池、繁殖产卵池、孵化池。养殖池周围种植饲用牧草及蔬菜,供蟾蜍避光栖息。池中投放少量水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调节水质,繁殖水蚤供蟾蜍捕食。可在场中安灯诱杀昆虫作为饵料,还可人工养殖蝇蛆、黄粉虫、蚯蚓等高蛋白鲜活动物饵料,保证蟾蜍不缺饲料。 [编辑本段]蟾蜍利用价值 蟾蜍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蟾蜍皮肤腺、耳后腺分泌出白色浆液,可加工成名贵中药蟾酥,蟾蜍可加工成干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传统名贵中药,对治疗食道癌、肝癌、肾炎、白喉、流行性肋腺炎均有很好的疗效。蟾酥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功效。现代医缉龚光夹叱蝗癸伟含连学发现它有其他药物不可替代的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增加白血球的作用,是治疗冠心病良药,日本用蟾酥生产出"救生丹"良药。我国用蟾酥生产出六神丸、心宝、梅花点舌赃、华蟾素等药物。 [编辑本段]蟾蜍养殖技术关键 1、建蟾蜍养殖场:场周围设围栏1米高。内设养殖池、产卵孵化池。面积大小以规模而定。保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中或池边留空地种植草坪或蔬菜,池中适量投养水生植物。饲养黄粉虫、蝇蛆、蚯蚓或安灯诱虫增加饵料2、人工繁殖蟾蜍:捕养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做种。成蟾在10℃产卵,每次产卵约5000粒,放孵化池中,水温18-24℃经3-4天孵出蝌蚪,加强饲养3、蟾蜍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小蝌蚪2000-4000只;20天减为500-1000只,幼蟾蜍30-40只。按不同发育阶段分池分群饲养。4、蟾蜍饲料配制:刚孵出的小蝌蚪5天后以熟蛋黄、水蚤等新鲜适口饵料,日喂2次。幼蟾饲喂蝇蛆、蚯蚓、黄粉虫、球藻饵料。成蟾蜍食量大,可采用豆饼、糠麸 、面粉、鱼粉、槐叶粉配合饲 5、蟾蜍病害防治:蟾蜍病少,主要是防止老鼠、蛇、鸟等危害。搞好围栏、巡查,冬天将其转移到地洞或水下泥土中安全越冬。
金蝉种苗的种植方法?
1、饲料供应
选择种植一些根系发达、生长旺盛、汁液较多的健壮树种,如杨树、榆树、柳树、桐树,或者果园中的各种果树,同时还可间作一些根茎类植物,如甘薯、土豆、山药等。
2、环境条件
(1)金蝉的“殖种”深度为30-50厘米左右,地势要向阳,有利于防冻,土质要肥沃、松软、没有污染,不可太过干燥,也不能出现含水量过高,以及存在积水的现象。
(2)为确保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冬季的时候可在殖种区域覆盖一层稻草、麦秸、玉米秸等进行保温。
3、防疫准备
(1)出土后的若虫和羽化后的成虫天敌比很多,如蛇、刺猬、鼠类、野猫、癞蛤蟆等。一般麻雀与螳螂等都喜爱吃若虫,同时绿僵菌、白僵菌、虫生藻菌等微生物也存在寄生危害,还有水灾、农药、化肥等污染对金蝉的危害也比较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2)比较重要的季节是树上卵期、“蝉蚁”发生期、老熟若虫出土期,树上卵期与蝉蚁发生期的天敌主要有蚂蚁和红色的小花蝽,一般可使用强氨精100倍液浸洗卵枝,或DDVP、强氯精等将土壤进行处理。
4、繁育技术
(1)一般成虫与若虫的生产设施,除了自然采获蝉卵以外,还可以搭建纱网大棚,能提供金蝉成虫产卵的空间,还能利用废弃果园中的果树,重新种植果树实生苗。
(2)在果树实生苗的四周,可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搭建围栏,中间再拉铁丝等,外层可罩上一层尼龙窗纱网,而对于羽化或采集的成虫,可在其中交配产卵,以后可根据数量保留成虫,无须再从野外采集种源。
蟾蜍刚刚上岸幼蛙吃什么?
刚上岸的幼蛙,由于生理和环境都发生变化,生命力很弱,适应环境能力差,如环境干燥,烈日曝晒,大雨拍打等都会使它死亡。要求水温在20-28°C为适,水质要清洁。池水要求5寸左右,池中留三分之一的陆地,供幼蛙栖息。幼蛙性好动,而且有强吃弱的弊害,转池时必须按大、中、小三类分池放养,还要经常巡池,视其生长发育情况经常加以调整饲养。
在同一池内,力求大小强弱一致。
如是静水要经常换水,流水饲养也要加速水流,以减少温度的升高和供应充足的氧气。尽量减少烈火日曝晒。
幼蛙主要以洗虫为食,这是由于生理结构所决定的。
它的头部有一双假眼,其结构较复杂,也较独特,主要靠眼后的一个视网膜来看东西,无论是白天或黑夜,只能看见它活动着的东西,静止的东西则看不见,故它只能捕食蛆、小鱼、红虫、小虾、蚯蚓等.其食量与温度有很大关系,气温在23℃左右时食量较多,温度过高或太低食量都有所减少,甚至有时全部停食。
在大量人工养蛙的情况下必须采用人工投喂。
一般在幼蛙时期,就要进行训练,使之适应吃死饵的生活习惯,如死鱼碎肉、鸡鸭的五脏等。
用细铁丝姚着死了的虫体或揉成虫样的碎肉条或面团,挂在水中,幼蛙也会去捕食。
死饵须视青蛙体形的大小,一般要切成块,大小以一口能吞下为原则。
养蟾蜍光喂蚯蚓可以吗?
答:不可以
一、蟾蜍的养殖方法
1、养殖场地:蟾蜍适合在潮湿的石头下、草丛内或者泥坑中的,而且在白天的时候是不会进行活动的,到了晚上的时候才会出来觅食。在养殖蟾蜍的时候,尽量选择适合蟾蜍生活的地方。还需要在养殖场地的四周搭设围墙或者防逃网,避免蟾蜍出现逃跑的情况。
2、种源:在养殖蟾蜍的时候,可以通过购买蟾蜍或者使用蟾蜍的卵块来进行培育。蟾蜍卵块在培育的时候最好选择在每年的5-8月份进行,卵块放置在20℃左右的水中后,一般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可以孵化了。
3、饲料:蟾蜍一般以蜗牛、甲虫或者蛾类为食。刚孵化出来的蝌蚪会依靠卵内残留的营养物质生活2-3天左右的时间,第三天的时候可以喂食一些熟蛋黄或者水蚤等饲料。幼年蟾蜍可以喂食蚯蚓、黄粉虫等作为食物,成年的蟾蜍食量是比较大的,可以使用豆饼、鱼粉和面粉等进行调配后给其喂食,然后让其自由的捕食昆虫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