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产对虾 施用什么磷肥

对虾 施用什么磷肥

时间2023-02-01 06:02:03发布游戏解说小艾月分类水产浏览77
当虾塘的养殖水体中有氨氮、亚硝酸盐,池塘中藻类可快速利用的小分子营养素,以及靠微生物分解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死亡的动植物残体等,不同的藻类在不同营养素含量的水体中。养殖水体中实际的氮磷比超过10。...

对虾 施用什么磷肥,对虾塘有氮氨亚硝酸盐可以用无机肥吗?

对虾塘有氨氮亚硝酸盐,可以用无机肥吗?

虾塘有氨氮、亚硝酸盐,是正常的。如果没有,那说明养殖水体可能偏瘦了。

一般来说,当虾塘的养殖水体中有氨氮、亚硝酸盐,是否需要使用无机肥,需要看水体情况。另外,我们说“肥水”,其本质是什么?其实,肥水的核心就是建立“稳定的藻相”。氨氮、亚硝酸盐在养殖过程中,对肥水、稳定水质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从“肥水”的定义上就可以看到,“肥水”是指使有益藻类的生物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并且保持一定的活性和稳定性。由这个描述,就可以清楚,肥水的关键点:就是“建立有益藻类在养殖水体中的均衡藻相”。

一、什么是肥水

既然“肥水是建立均衡的藻相”。则肥水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藻类设定标准,通常以透明度作为标准来衡量。硅藻有益藻(小环藻)通常为50-100cm,绿藻有益藻(小球藻)30-50cm。硅绿藻40-50cm。

我们利用下表,给大家一个粗略的参考“标准”。

极瘦水:透明度(cm)>100 ;浮游植物(mg/L) <5 ;水色清澈无色。

瘦水:透明度(cm)100~50;浮游植物(mg/L) 5~10;水色微无色。

肥水:透明度(cm) 50~20;浮游植物(mg/L) 10~100;水色藻色。

极肥水:透明度(cm)20~10;浮游植物(mg/L) 100~200;水色浓藻色。

老水:透明度(cm)<10;浮游植物(mg/L) >200;水色极浓藻色。

二、藻类的营养需求

藻类的营养主要是无机盐,包括氮、磷、钾等,其中还有一些微量元素、生长因子和水中的二氧化碳。但由于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一般可从水中的碳酸氢盐中得到二氧化碳,以供给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由释放速度快慢,藻类需要的养分可分为:

速效营养素——施用后,池塘中藻类可快速利用的小分子营养素,主要是无机盐类、微量元素等矿物质营养素,也有像氨基酸水解物等营养素。

长效营养素——施用后,具有一定的缓释效应,如包被缓释、需进一步分解的有机营养,以及靠微生物分解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死亡的动植物残体等,供藻类等水生生物作为营养素。

从营养素的供给来看,肥水实质上是营养素供给及均衡配置。所以,无论使用无机肥,还是有机肥,其核心价值是提供什么样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是如何配置的。

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藻类在不同营养素含量的水体中,更容易成为优势藻类。例如,养殖水体中实际的氮磷比超过10:1时,硅藻易大量繁殖;氮磷比3:1-7:1,甚至接近10:1时,绿藻易大量繁殖;但氮磷比接近1:1时,则有毒甲藻、鞭毛藻易繁殖。

可见,如果盲目肥水,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氨氮、亚硝酸盐与无机肥

1、氨氮主要来源是水中的残饵、养殖动物的代谢产物、肥料和水生动植物残骸等。在精养池中,人为的大量投饵和施肥,也会使养殖水体中含氮有机物增加。

研究表明,饲料中的氮,约有60%~70%被排泄到水体中。因此,水产养殖水体中总氮浓度与投饲率及、饲料蛋白含量、蛋白质消化利用率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养殖动物的含氮排泄物中,约80%~90%为氨氮,如放养的密度过大,养殖水体中生物代谢旺盛,则含氮有机废物数量将增多,氨氮的增加速率也会大大超过浮游植物的利用极限,进而导致氨氮在水中形成积累。

当然,对于氨氮的危害就不需要多说了。请注意的是,氨氮在水中以氨(NH3)和铵(NH4+)两种形态存在,后者对养殖动物类无毒性,而非离子态的氨氮(NH3—N)则对养殖动物有较强的毒性。一般来说,氨氮控制指标,淡水生物对NH3适应的浓度范围为0.02-2.00mg/L,我国水质标准规定氨氮小于0.5mg/L,《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水产养殖生产中,应将氨的浓度控制在0.02mg/L以下。实际养殖中不应超过0.6mg/L。在对虾养殖过程中要求氨总量不超过0.5mg/L,氨氮含量在0.2mg/L以下。

2、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养殖水体中的含氮有机物。在水体中,先转为氨态氮,再转为亚硝态氮,最后为硝态氮。当硝化过程受阻,就会引起亚硝酸盐升高。造成养殖水体中亚硝酸含量高的主要原因就是池水中溶氧不足。另外,频繁使用杀菌剂,造成养殖水体中微生物种群平衡破坏,也是造成亚硝酸盐含量升高的原因。

为确保养殖动物的安全,一般将水中的亚硝酸盐控制在0.1mg/L以下,《渔业水质标准》中规定养殖水质亚硝酸盐的含量应控制在0.20mg/L以下。实际养殖中,虾池亚硝酸盐浓度不应超过0.15mg/L,养殖动物池亚硝酸盐浓度在0.5mg/L以下。

3、无机肥使用。大家清楚,如果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偏高,再盲目使用含氮的无机肥,则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一般来说,使用的无机肥被称为“速效肥”。主要提供氮、磷、钾、钙等常量元素,以及某些微量元素。近年来,提出了“碳元素”营养的概念,于是,大量的补碳的产品快速充满市场。

氮: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叶绿素、维生素、生物碱以及核酸和酶的重要成分。氮是植物主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常用的有硝酸铵、硫酸铵、硝酸钙、硝酸钠等。

磷:一般来说,池塘中磷的含量均能满足水生动物生长的需要。但是在夏、秋季节,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生长、水生动物生长旺盛,池塘中磷会大量消耗,往往导致磷含量大幅降低。如在这段时间中合理地向池塘中施用磷肥,提高水质的肥度,对提高水生动物产量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无机磷肥主要有:

过磷酸钙,为灰白色粉末,一般含磷量为16%-20%,主要是水溶性磷酸钙,肥效迅速、良好;

重过磷酸钙,含磷量为40%左右。

这两种磷肥施入池塘后,一般只有在几天内发生作用。以后,因磷酸根很快被土壤吸附固定,从而降低了浮游植物对磷的利用率。

钾:一般说来,缺钾现象较少。如果需要补充,常用的钾肥有:硫酸钾,含钾量为48%~50%;氯化钾,含钾量为50%左右;另外还可以使用草木灰。

钙:钙对虾来说非常重要,由于虾是通过蜕壳长大的,每次的长大,都要经过蜕壳实现。而构成虾壳的重要成分之一就是钙元素。钙与镁的适宜比例,使虾蜕壳后,新的虾壳能很快硬起来,其意义对虾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是“性命攸关”。

微量元素:这是常说的一类含量少、生理作用重大的矿物元素,如铜、铁、猛、锌、镁、钴等。其重要的生物学效用是构成许多重要蛋白质(如血红蛋白)、各种酶的核心活性物质。因此,常见养殖过程中或者是拌料、或者是池塘泼洒,补充“电解质”。其作用一是提供给虾以微量元素,保证其正常生理需要;另一个作用就是补充养殖水体中的微量元素,保证藻类生理代谢的营养需要。

实际操作中,大家都知道,换水是降氨氮、亚硝酸盐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所谓的“降氨氮、降亚硝酸盐”,实际上就是增加氨氮、亚硝酸盐的消耗量。这个过程,就需要其它营养素的参与。所以,如果磷元素不足、碳元素不足,最快的办法还是直接补充无机物更简洁。

由于营养素不平衡,藻相破坏严重,许多朋友想到使用微生态制剂,使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迅速转化为无害的硝酸盐。使用微生物,也需要向养殖水体中补充其它营养素,如碳、磷等,否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会受阻,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四、使用无机肥的建议

事实上,如果虾塘的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含量较高,还真是要补充一些无机元素,如磷、碳等。

个人认为,虾塘中一般不缺磷,甚至有大量磷。但为什么经常有人强调要补磷呢?前面讨论了一点,就是当向池塘中补充了无机磷以后,磷的利用时间一般只有几天的时间,而大部分的磷都被池塘底泥“抓住”,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在池塘底部,养殖动物、浮游植物等均无法利用。

所以,无论是补充有机肥、还是无机肥,关键是要明确“补肥”的目的。当然,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如果含量较高,则补充有机肥、氮肥等,即不能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也不能建立良好的藻相平衡。

氨氮、亚硝酸盐(含其前体)都可以成为营养素,为微生物、藻类所利用。只是看我们怎么样通过提高其“消耗利用率”,达到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建立稳定的藻相和菌相,起到稳定水质的作用。

我们通常建议采用的是:改底 + 微生物菌剂 + 适量无机元素或复合微量元素。

至于说使用什么样的无机元素、微量元素,则需要实际养殖水体的判定。不过有些原则:

1、平衡原则: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的存在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因此,要懂得、掌握、运用多种生物手段,建立或改善养殖水体的藻相、菌相平衡。上面我们已经讨论过,水体中实际的氮磷含量比例不同,会导致不同藻类繁殖增加,应该深入了解。

2、互补原则:无机肥(化肥)是速效产品,肥水虽快,但持续时间较短;有机肥属长效产品,肥水虽慢,但持续时间较长。二者相互合理结合起来使用可达到即快又稳定的良好肥水效果。必须考虑到池塘中已有营养物质(如淤泥)及所施基肥营养结构与数量,这就要求有检测、有记录。做好这些基础工作,才知道补什么?怎么补?

3、频度原则:无机元素使用,要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使用量和频率。光强、光照时间长多施,反之少施多次。

4、配伍原则:必须考虑到各种元素的配伍禁忌。有些元素是不可以同时使用的,否则会造成某些元素在发挥作用之前,已经失去生物活性,无法为养殖水体中微生物、藻类所利用。有些微生物也是有拮抗作用的,同样要有配伍禁忌,或想办法减少其负面作用。

以上个人观点,敬请指正。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斑节对虾和南美白对虾的习性有什么不同?

大家好,我是山东东营人,东营是黄河入海的地方,也是胜利油田所在地。

斑节虾和南美白下虾的习性有什么不同,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明白什么事斑节虾,什么是南美白对虾。相信我,很多朋友十分不清楚的。

竹节虾(日本对虾),又名花虾、花尾虾、斑节虾、车虾、草虾、鬼虾,属暖水性大型虾类,是世界上三大养殖虾类中养殖面积和产量最大的对虾养殖品种。体长为14~20厘米,雌虾体长可达18.5~21.5厘米,最大体长可达35厘米;雄虾体长14.5~16.5厘米。体重30~80克。身体有棕色和蓝色相间的黄斑,附肢呈黄色,尾肢蓝色和黄色。 竹节虾个体大,肉味鲜美,尤以海捕竹节虾营养价值更高,深受海内外客商青睐。

南美白对虾(Penaei),又称白肢虾、白对虾、白虾。原产于南美太平洋沿岸的水域,以厄瓜多尔沿岸的分布最为集中,是当今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品种之一。

南美白对虾曾翻译为万氏对虾,外形酷似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平均寿命至少可以超过32个月。成体最长可达24cm,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常呈白垩状,故有白肢虾之称。

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平均寿命至少可以超过32个月。成体最长可达24cm,甲壳较薄,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全身不具斑纹。步足常呈白垩状,故有白肢虾之称。斑节虾虾苗放养10天~20天内,主要饵料是枝角类、桡足类、硅藻等浮游生物,所以培养好基础饵料生物是提高虾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施放茶麸2天~3天后,进水80厘米~100厘米,每亩施放尿素2公斤,磷肥0.2公斤,以后每隔3天~4天追肥1次,用量减半,使池水透明度达到40厘米~60厘米。ph值在8.0~8.5之间,水色为黄绿色或绿色,肥水6天~10天后即可放苗。如果不能及时放苗,肥塘时间达20天以上,水质老化,六须虾(脊尾白虾)又繁殖起来,就要重新排水,利用药物把六须虾杀死,再进水施肥培养基础饵料。

南美白对虾喜栖息于沙泥或泥沙底质,一般白天潜底不动,傍晚食欲最强,开始频繁的觅食活动。其对盐度的适应范围为5~25‰,而且越接近10‰生长越快。适温范围为14℃~34℃,最适生长水温为25℃~30℃,水温低于18℃以下时停止摄食,水温只要不低于12℃,就不会死亡。杂食性强,对饲料蛋白质的要求为35%~40%,贝类、杂鱼、虾、花生麸、麦麸等均可摄食。自然海区中捕获的竹节虾最大体长可达33厘米,体重达500克~600克。虾苗在池塘养殖80天~100天,体长可达12厘米~13厘米,体长日均生长0.1厘米~0.15厘米,体重达25克左右。每公斤虾可达40尾~60尾,一般亩单产100公斤~200公斤,1年可养两造。

三、斑节虾和九节虾有什么区别?

区别一、外形不同:斑节虾体背上有土黄色、黑褐色相间的横斑花纹,额角上喙有7~8齿,下喙2~3齿,侧脊低,后脊有沟,且很明显;九节虾个头大、外壳硬,体背上有一深一浅的横向纹,煮熟后背部有九节白色花纹。

区别二、产地不同:斑节虾多产自我国沿海地区;九节虾多分布于广东、福建以南地区,其中广东是流行地区。

区别三、营养价值不同:斑节虾除了和普通虾差不多外,还含有丰富的虾青素,其含量比普通虾高出20%,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常食用可有效改善动脉肝硬化等疾病;九节虾营养丰富,内含的镁元素可有效保护心血管、预防高血压、养血固精、开胃化痰的效果,常食用可有效预防高血压、胆固醇、心肌梗死等疾病,非常适用于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理的人食用。

总的来说,斑节虾价格有贵有便宜,具体看你在哪里买,所以尽量去当地市场查看。此外,斑节虾和九节虾虽然身上都有横纹,但二者在外形、产地和营养价值上都存在一定区别,所以选购时要注意。

小龙虾上岸虾塘如何肥水?

小龙虾养殖过程中该如何正确肥水?这道题很有针对性,下面小编聊聊个人心得。

由于小龙虾的适应性强,目前肥水并没有什么指定的统一标准。而一般小龙虾塘口中,肥水使用最多的,还是腐熟的农家肥。前期一般建议一次施够500~600斤/亩,如果肥水效果不明显,后面追肥,尽量保持少量多次的原则。

由于标准不统一,肥水对水质,还是有点地方差异的,比如有的朋友说保持水中溶氧3克/升以上就可以了,但是我认为3克/升快碰底线了,应该提高到4~5克/升,才是比较合理的。再比如透明度,我是建议保持在35~40之间,透明度高点,相对来说水草、水藻光合作用更强些。PH值,我建议稳定在7~8之间就可以了,当然千万别超过9和低于6。总之,这个标准,我认为只要不是触到底线、红线,有点浮动空间,问题都不大。

我们肥水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培育浮游生物,给小龙虾当口粮,天然的食材,更适合小龙虾生长。从而减少对人工饵料和配合料的投入,节约成本,所以肥水就比较关键了。

那么怎么才能很好的肥水呢!我们关键就是把握好肥水的这个度(早调、微调),早调,比如在水体环境最好的时候,我们补点菌,补点藻就行,这样对水体环境刺激小。如果当水体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再去调节,水体己经很不稳定了,容易造成危害。

微调,就是采用少量多次的原则,尽量在一个相对平缓的过程中,将其过渡到最佳状态,也是最小程度改变水的变化,达到肥水的目的。养护水体的关键是掌握好度,把握好平衡点,努力把水体环境的变化控制到最小,最好的方法就是早调、微调。

现在养殖小龙虾晚不晚,小编认为,只要有技术、有实力,能养出高品质的大虾、好虾,什么时候进场都不晚。市场从来不缺低端货,高规格、高品质的小龙虾,一直都是市场的香饽饽。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见解,欢迎大家指导、批评,如有更好的建议或意见,请在下方留言、评论,一起交流。

虾塘能不能用尿素肥水?

可以。 螃蟹养殖池塘施肥要根据水体肥瘦情况来决定使用量,水偏瘦一般以尿素为主,一亩大约5--10斤左右,添加部分磷肥,一亩2斤左右。水质肥力适中,追肥一般以磷肥为主,一般一亩1--2斤。天气热的时候,不建议使用尿素或碳铵。 1、优点:营养元素在水体中释放迅速,可以在短时间达到很高浓度,肥水速度快。 2、缺点: 一是营养短时间浓度过高易导致水体藻类过度繁殖,水浓。二是如营养不能迅速被藻类吸收,易引起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升高。三是营养成分单一,肥效持续时间短。四是施肥不当易引起蓝藻、裸甲藻等的大量繁殖。

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专业养殖书籍好推荐的啊?

(1)水色调控: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金黄藻为优势藻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

在池中按比例施放氮肥和磷肥,而瘦水池塘早期施放有机肥为宜,追肥量视池塘水质、透明度、pH值等因素确定。

到养殖中后期由于残饵和排泄物增多,水色会变浓,此时要换水和施用一定量的沸石粉或生石灰以控制水色和pH值。

每15~20天加人沸石粉或以沸石粉、过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水质保护剂,每667平方米每次使用量为15~20千克。每次每667平方米生石灰用量10~15千克。

(2)调节盐度:海水养殖区的虾塘可逐步加入淡水,降低盐度;淡水养殖区投放二级暂养苗的可直接补充新鲜淡水。

(3)稳定pH值: pH值是池水水质好坏的指标,一般控制在7.8~8.6。当pH值下降时,会使虾体的携氧能力下降,导致对虾呼吸困难。

应采取适量换水,并加5~10千克/亩生石灰进行调节,使水体的pH值适当升高。当pH值过高时,会增加氨氮毒性而抑制对虾的生长,可用沸石粉进行调节,使水体的pH值适当降低。

(4)控制透明度:透明度是虾池水中理化因子的综合反映,与水中浮游生物的密度有关。

虾池透明度指标:前期30~40厘米、中期30厘米左右、后期保持在20厘米左右。若透明度小于20厘米时,应换水、泼洒沸石粉、生石灰;

若透明度过大,追施氮肥和磷肥。

(5)提高溶氧量:养殖前期(30天内)视水质情况采用间歇性开增氧机,通常每天开机2次,在中午和黎明前开机1-2小时;

养殖中期随残饵的增多、池中生物尸体的腐烂以及虾的生长情况逐渐延长开机时间;

养殖后期必要时需24小时开机,以保证池水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池水底层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

(6)科学换水:换水是改善水质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养虾前期主要以添加水为主;中后期适量换水,换水量要因地制宜。

虾苗体长5厘米之前一般以添加水为主,每3~5天加水3-5厘米深;体长6~8厘米每隔4~5天换水5~10厘米深;

体长8厘米以上每隔2~3天换水10~15厘米深。 为了减少新、旧水的水质差异,从而引起对虾的应激反应。

最好换水的水在蓄水池内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蓄水池的大小应在养殖池面积的1/3左右。

由于养殖环境超负荷污染严重,要改变过去大排大进的换水方式,实行少排少进或只添加少量水的方法,也就是封闭、半封闭的养殖方式。

南美白对虾对盐度变化适应能力很强,只要每次盐度变化幅度不超过5%,对生长不会有不良影响。

养殖池内经常加入适量淡水,可改变生态环境,更有利于对虾的生长。

高位池养殖或使用增氧机养殖时,开机后水面出现较多的泡沫不散或固体悬浮物增加时必须换水。

但要注意换水量不得超过30%,可先排到一定水位再进水,也可先排一部分后再边进边排。

(7)改善水质和底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光合细菌和其他有益微生物制剂来培养有益微生物生长优势。

能有效地防止水质和底质恶化,抑制病原微生物增加。在选择有益微生物制剂产品时,前期宜选用漂浮剂以改善水质为主,后期宜选用着生剂以改善底质为主。

(8)雨天处理:遇大雨尤其是暴雨前要做好表层排淡水准备,雨后及时排除表层淡水并使用沸石粉等水质保护剂来调控水质。

雨停后,及时开动增氧机并适量追肥。如雨量一般,则在降雨时开动增氧机,以防池水分层。

施用
水色是什么颜色图解紫月荷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