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产黄颡鱼什么时候繁殖

黄颡鱼什么时候繁殖

时间2023-01-31 11:16:02发布宣讲家网分类水产浏览91
饲料品质饲料质量对养殖效益起着绝对性的影响,对饲料的营养和粒径有着不同的需求。2、鱼种选择黄颡鱼的鱼种通常在2月底3月初进行放养,放养密度应依据池塘的规模、管理水平和市场供需进行调整,放养的鱼种通常应选择人工繁育的良好鱼种。每个池塘最好配置...

黄颡鱼什么时候繁殖,黄刺鱼怎样养殖一年能养多大?

一年能长到:150克到200克,黄颡鱼为小型鱼类,生长速度慢,一般一年雄鱼长到0.6-0.7斤/尾,雌鱼长到0.2-0.3斤/尾。

饲料品质

饲料质量对养殖效益起着绝对性的影响,但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黄颡鱼饲料品质良莠不齐。同等蛋白,有的价格差异1000元/吨,对刚进入黄颡鱼养殖的朋友造成了选择的困难。而随着广大养殖户养殖技术不断成熟,养殖密度和产量也不断提高。亩密度可达到30000尾以上,最高亩产可达5000斤左右。为此,选择优质高档饲料成为养殖黄颡鱼最基本的要求。

2、投喂技巧

黄颡鱼在养殖的不同阶段,对饲料的营养和粒径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应根据具体吃食和生长情况,灵活调整每天的投喂量,避免造成饲料浪费,同时降低应投喂不合理带来的发病。

3、水质管理

在投料高峰期,池塘水质经常出现亚硝酸盐,氨氮等指标超出正常值。因此,我们需定期使用生物制剂肥水、解毒和改底,降低亚硝酸盐、氨氮含量;另外,塘口可以适当种植如水葫芦、革命草等水生值物,有效吸收池塘累积的氮源。

黄颡鱼的养殖技巧有哪些?

1、池塘建设

养殖塘要保障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池塘淤泥的厚度不宜过高,通常泥沙质地是较好的选择。池塘水位应控制在1.2 m以上,并在排水口等处设施围栏,防止*杂鱼误入。

2、鱼种选择

黄颡鱼的鱼种通常在2月底3月初进行放养,放养密度应依据池塘的规模、管理水平和市场供需进行调整,放养的鱼种通常应选择人工繁育的良好鱼种。另外,每个池塘最好配置相应数量的鲢鱼等,发挥水质的自净功能。

3、饲养管理

首先在黄颡鱼养殖饲料选取的过程中,必须选取黄颡鱼专用的膨化颗粒类型的饲料,保障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在日常管理中,也应重视专业投饲台的应用。其次,应合理控制投放饲料的时间和数量,每天至少投喂2次,分别在08:00左右和18:00左右。由于黄颡鱼具有喜欢在黑暗中进食的特性,因此下午和夜晚的投喂数量应占比较多,至少占总量的80%。

4、病虫害防治

通常在黄颡鱼池塘养殖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病害是水霉病和裂头病。通常以防范为主,通过日常合理的投放和喂食,对于水质进行科学调控,有效预防黄颡鱼病虫害的发生。

黄辣丁几月份钓最好?

在江苏,黄辣丁3一5月份最好钓。:春季是钓鱼的最佳季节,尤其是野钓,春天出钓,常常收获满满。不管是黄辣丁还是鲫鱼,都非常好约,主要原因有二。

一是经过慢长的冬季后,鱼类急需补充能量。

二是,春季是大多数鱼类繁殖卵的季节,鱼类要及时补充消耗掉的能量。所以吃口会非常的好。

野生胡子鱼有什么特点?

一看大小,野生黄颡鱼公母都有,大小不一,母的个头较小,在产卵期,肚子较大,公的常年肚子都不大。

而人工养殖的黄颡鱼已经实现了全部繁殖为公黄颡鱼,所以,养殖的黄颡鱼,个头一样大,体形一样。

二看颜色,野生黄颡鱼颜色不一,由于野生黄颡鱼是自然繁殖,颜色深的深、浅的浅,其外部特征不一致,最明显的特征是花纹不一样,而养殖的黄颡鱼颜色一致,且花纹一样。

黄骨鱼产卵在什么地方?

黄骨鱼在南方的性成熟年龄为一冬龄,而在湖南以北地区的性成熟年龄为两冬龄,其中雌鱼的性成熟时间比雄鱼早

黄骨鱼一般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7月中旬繁殖,其中南方地区一般在每年的4-5月份产卵,而北方地区一般在每年的6月份开始产卵。

主要繁殖区域在水位浅、底质硬、有一定滩脚、透明度高、水流缓慢、饵料资源丰富、适宜筑巢孵化的水域

黄颡鱼苗每天死几条正常吗?

您好!死几条很正常啦。主要看规格多大,下巴红可能是在网箱上摩擦导致。腹部有膨大就麻烦,有腹水症状就会大批死

如果每天持续增长就有问题了,在黄颡鱼养殖中,平时加强管理和防控,多注重改底和水质调节可以减少有害菌和寄生虫的滋生和繁殖;拌料内服胆汁酸保肝护胆可以预防黄颡鱼肝胆疾病的发生;定期内服桉树精油可以有效预防和驱除车轮虫、指环虫等多种寄生虫;综合采取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黄颡鱼大肚子病的发病率。

什么时候
叉尾鱼吃什么 蝌蚪大扇贝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