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产锦鲤外伤充血怎么办

锦鲤外伤充血怎么办

时间2023-01-28 19:04:03发布青瞳视角分类水产浏览44
锦鲤在感染此病后呈昏睡状态,在环境不适合时可形成具有抵抗力的孢囊,#感染初期鱼体会发痒,#当虫体大量侵袭皮肤时,因此病鱼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取体表黏膜或鳃组织进行镜检。尽力做好其它鱼的预防3、锦鲤鳞片充血怎么办?鱼体表面没有大面积溃疡、浓肿...

锦鲤外伤充血怎么办,锦鲤擦身是得了什么病?

原生动物引起的疾病 口丝虫

(鱼波豆虫、白云病):口丝虫(ICHTHYOBODO)常栖息于鱼类的皮肤与鳃部,数量少时并不会造成病害,但环境水质不良或鱼的健康状态不佳时,常会大量繁殖,破坏鳃及皮肤组织,造成黏液分泌增多,形成白雾状的附着物,故称白云病。此病主要寄生于淡水鱼类,尤其是锦鲤在移池后常发生,因此又称新水病。锦鲤在感染此病后呈昏睡状态,沉于池底角落,因而又称昏睡病。 (1)病因:口丝虫以飘游口丝虫(ICHTHYOBODO NECATRIX)最常见。虫体呈卵圆形,具2或4根鞭毛,可旋转游动。虫体内有1个圆形胞核。固着于宿主的虫体则呈梨形,鞭毛不明显,于组织上可下下左右摆动。口丝虫最适流行温度在2~30度,虫体开始繁殖的水温为12~20度,以24~25度、PH4.5~5.8时最容易大量繁殖。繁殖时以纵二分裂法,不需中间宿主,可直接传染转移宿主;在环境不适合时可形成具有抵抗力的孢囊,而附着于鱼体或池底中。秋末至春季是此病的流行季节。 (2)病状: #感染初期鱼体会发痒,在池底、池壁摩擦鱼体。 #病鱼皮肤上有一层乳白色或灰蓝色的黏液,使病鱼失去原有的光泽。在鱼体破伤处充血发炎,往往感染细菌或水霉,形成溃疡,使病情更加恶化。 #当虫体大量侵袭皮肤时,鳃上也出现大量虫体,由于鳃组织被破坏,影响鱼的呼吸,因此病鱼常游近水表呈浮头状。 #食欲减退,无精打采,缩尾夹鳍,群聚于池底角落,反应迟钝,鱼逐渐失去平衡,横卧于池底,最后衰竭死亡。 (3)诊断: #虫体小,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取体表黏膜或鳃组织进行镜检。 #有无群聚昏睡的情形发生。 #当锦鲤的黑色和赤色部分患上这种病时,较易被发现;但白色部分患病时,就不是容易辨别出来了,当发现是白云病时,已经不能挽救了。 (4)治疗: #用2%食盐水浸洗5~15分钟或3%~5%浸洗1~2分钟,连续数天。 #用高锰酸钾20MG/KG浓度,水温10~20度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20~25度时,浸洗15~20分钟;水温25度以上时,浸洗10~15分钟。 #每100L水体中用30~50万个单位的青霉素,长期浸泡。 #50MG/KG的亚甲基蓝或0.2MG/KG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半小时,连续几次。 #福尔马林20~30MG/KG浓度,每2~3天使用1次,连续数次。

锦鲤跳缸?

没事不用隔离,在缸中放入少量食盐或黄粉,此鱼受内伤而且还有外伤,注意防止细菌感染,能否成活听天由命,尽力做好其它鱼的预防

锦鲤鳞片充血怎么办?

赤皮病(出血病)

症状:表皮大面积充血。鱼体表面没有大面积溃疡、浓肿,只有鳍基、鼻孔等明显发红,显出血丝。后期伴有腹水和烂鳃。

病源及感染原因:由荧光极毛杆菌引起,易传染。水质不洁、外伤、饵料变质等都会引起此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

治疗:

在原缸(池)内用2ppm的呋喃西林溶液浸泡病鱼,连续浸泡数天,直至病情好转。第一锦鲤网

锦鲤撞缸把头皮撞破怎么治?

锦鲤鱼碰撞的外伤,可以在伤口加点黄粉或少量高锰酸钾单独给它做个药浴。

再放入干净的水中静养。一定要保持水质。鲤鱼相对皮实,好养。其它小毛病基本上“升温,爆氧,加盐”三大件就可以应对了。

尾巴充血现在尾巴变成一丝丝的了?

你的鱼可能两种情况(此两种情况都有白色絮状物长在鱼身):

1.感冒:由于温差大变化(骤然换水或24小时内温差超过4℃)引起的。症状为鱼鳍收缩,身上有白色絮状物,鱼身颜色变淡,沉底不动。先把加热棒调到26-28℃之间,保持恒温(不要关闭),然后加入1%养殖盐(每100斤水加一斤盐)或者1%小苏打;同时傍晚开始打开光照灯,到22点后再熄灭,甚至通宵亮着,直到康复。

2.水霉病:春季梅雨气候或光照不足引起的细菌病。身上长出白色絮状物,有絮状物的部位逐渐溃疡,而且絮丝越来越厚,最后鱼不能动,死亡。用5~10%溴氰菊酯涂抹患处,或者66毫升溴氰菊酯溶入一升水中,把鱼放进去浸洗3-5分钟;用千分四到五浓度的食盐水和千分四到五的小苏打水混合溶液浸泡鱼缸,最后把鱼放回鱼缸,加入一点孔雀石绿作为愈后消炎就行。

注意:用法注明“或者”的为二选一;没有注明的为先后次序;“和、加”等字则是一起使用。

锦鲤
芋子的施肥方法没有海水怎么养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