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产鲫鱼尾部烂了怎么办

鲫鱼尾部烂了怎么办

时间2023-01-26 12:23:03发布平凉日报分类水产浏览74
刚杀的鲫鱼肉是红色的正常吗?3、夏天鱼缸养鲫鱼的正确方法?如果想要让鲫鱼的成活率更高,就必须要控制好水温而水对于鲫鱼来说非常关键,如果想要控制好水质必须要在夏季注意合理的施肥,防止施肥不当会败坏水质。这样才能保证鲫鱼可以在池水中更正常的生长...

鲫鱼尾部烂了怎么办,刚杀的鲫鱼肉是红色的正常吗?

刚杀的鲤鱼肉发红,可能是肌肉充血的缘故。在捕捉的过程中,鲤鱼会不断的挣扎,摆动尾部,试图逃脱,但大力挣扎后体力会快速消耗而死亡,此时的鲤鱼肉中充满血,从而使肉呈现红色。也可能是超低温储存的缘故。在保存鲤鱼时,直接将其放入温度过低的环境中,血管就会出现缩紧的现象,存放时间过长,血管就会被挤破,从而导致血液进入肉中,呈现红色。

鲫鱼腥线在哪图?

鲫鱼腥线在鱼背上,即两边的两条白筋。

从鱼的鳃后面的位置用刀切一刀,会看到鱼肉中有一条白线,用手揪住这跟白线,边揪边用刀背拍打鱼身,这样鱼的腥线就取出来了,另一面也这样操作。

具体操作:在鱼腮下面的鱼皮上划一刀,再在鱼尾巴前划一刀,白筋会暴露出来,抽掉白筋即可。如下图:

夏天鱼缸养鲫鱼的正确方法?

控制水温:夏天天气非常炎热,如果想要让鲫鱼的成活率更高,并且将让鲫鱼生长速度比较快,就必须要控制好水温而水对于鲫鱼来说非常关键,是否能安全的度过夏季,水质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夏季水温应该控制在20度到28度之间,因为在这温度之间是鱼类生长最旺盛的季节,而且饲料利用率比较好。应该在夏季把水温控制好,才可以保证有更高的产量。

精准喂食:每天喂食的数量以及喂食的次数都应该规定好,而且也要根据池塘水质的变化以及天气气候的变化来灵活的调整。一般精饲料每天喂三次左右,青饲料每天投喂两次左右,还要根据鲫鱼的此时情况,新饲料在投喂以后半个小时内吃完最合适,青饲料当天吃完最合适动物性饲料,一下次投喂之前吃完最合适。 还要根据天气的变化,如果天气比较晴朗,水中溶氧量很高,这样鲫鱼的吃食量就非常大,在这时应该适当的多投入一些。相反,如果天气比较闷热,而且温度比较高,水中的溶氧量比较低的话,鱼群会有食欲不振的现象,在这时应该少了一些,如果喂得太多会导致饲料腐败,败坏水质,在这时如果气温比较恶劣的话,应该做到少喂或者是不喂。

合理施肥。施肥也非常关键,如果想要控制好水质必须要在夏季注意合理的施肥,防止施肥不当会败坏水质。在夏季5月份左右,应该施有机肥料,一般十天左右施肥一次等到8月份左右的时候应该停止施有机肥料改为化肥,六天左右施肥一次。每次施肥的数量都不能太多,如果天气比较闷热或者是连续阴雨天都要少施肥,或者是不施。还要根据鲫鱼的吃食变化,如果有食欲不振,或者是有疾病的现象多不能施肥。要及时的掌握情况,临时的调整施肥的数量以及施肥的次数,同时也要坚持每天都观察池塘。

调节水质。夏季的温度比较高,因此水质变化非常快,再加上鲫鱼的排泄物很多,很容易污染水质,因此一定要加强调节水质。一般十天左右就应该换水一次,平时要注意观察,根据水质的情况来继续的采取措施,这样才能保证鲫鱼可以在池水中更正常的生长。为了不让鲫鱼,有缺氧的现象,在池塘的底部安装两个增氧机,在晴天的中午开增氧机,两个小时左右来调节水质。这样也能保证给予可以正常的生长。 在夏季天气比较炎热,还可以采用其它的辅助方法来调节水质,比如说定期的搅动至子的底部,还要及时的清除这些污垢,防止一晚会污染水质,还要适当的杀灭水中的细菌以及微生物或者是使用药物来调节,只有这样才可以让鲫鱼更正常的生长。

干炸鲫鱼去鳞吗?

1、小鲫鱼刮去鱼鳞,去掉鱼鳃和内脏,去除内脏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将鱼胆弄破,否则鱼会有苦味,清理干净的小鲫鱼加入葱、生姜,两勺料酒、两勺胡椒粉、一勺盐搅拌均匀腌制半个小时以上。

2、腌制好的鲫鱼加入少量面粉翻拌均匀,面粉不需要太多,鱼的表面薄薄一层就行

3、锅中倒入食用油,油温七成热,改小火,放入鲫鱼小火炸。千万不要大火,否则外面鱼肉焦了,鱼刺还是硬邦邦的。

4、炸至底部金黄,翻面继续小火炸,炸至鲫鱼酥脆不绵软就可捞出控油。

5、锅中留少许底油,倒入蒜末、洋葱碎、小香葱、白芝麻翻炒出香味,倒入炸好的鲫鱼,加入孜然粉和辣椒粉,根据口味添加适量盐,翻炒均匀即可。

鱼烂鳃怎么办?

大家好 我是第七章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①、发病初期,可在食场周围用漂白粉挂篓进行防治。

②、用漂白粉(含有效氯30%)全池遍洒,使每立方米水体含1.5克漂白粉。

正确诊断鱼病是防治鱼病的前提,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治愈鱼病的目的。在常见鱼病中往往有许多鱼病症状相似,而病原体不同,其防治方法也就各异,应加以区别。现将生产上烂鳃症状鱼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一、细菌性烂鳃病病原是鱼害粘球菌,习惯上称“烂鳃病”。该病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15℃以上开始发生。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

症状:病鱼体色发黑,鳃盖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粘液增多,鳃丝肿胀,鳃的某些部位局部缺血而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有的部位因局部淤血而呈紫红色,甚至有小出血点。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呈“扫帚状”,并附有杂物,软骨外露。显微镜检查鳃丝无寄生虫或真菌寄生时,诊断为细菌性烂鳃病。

治疗方法:每1立方米水用1.2-1.5克漂白粉或0.5-0.6克杀菌王或其它消毒剂水体消毒。同时内服抗菌药。每100千克鱼每天拌饵投喂1-2克土霉素或10-20克磺胺-2,6-二甲氧嘧啶或50克渔家乐,连喂3-6天。

二、寄生虫性烂鳃病最常见和危害最严重的是中华鳋烂鳃病。病症为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在水表层打转或狂游,尾鳍上叶常露出水面,俗称“翘尾巴病”,最后消瘦,窒息死亡。病鱼鳃上粘液很多,鳃丝末端膨大成棒槌状,苍白无血色。鳃丝末端可见大量1-2毫米白色蝇蛆状小虫,故也叫“鳃蛆虫病”。其主要危害二龄以上草鱼和鲢、鳙鱼,4-9月流行,严重时可引起病鱼死亡。

治疗方法:每1立方米水用硫酸铜(或晶体敌百虫)0.5克和硫酸亚铁0.2克全池遍洒,效果良好。如果只防治中华鳋烂鳃病,推荐使用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因其成本比敌百虫要低50%左右。杀虫后对池水消毒,其防治效果更佳。

需要指出的是,市场出售的商品杀虫药物,大多对中华鳋无杀灭效果,其产品说明书要求与硫酸铜配合作用,实际上对中华鳋发挥药效的是硫酸铜,渔民可不必使用这些杀虫药。

三、混合型

烂鳃病既有细菌性烂鳃病症状

,同时也可发现病鱼鳃丝末端有大量中华鳋寄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鱼体鳃部感染寄生虫受伤后,被病原继发感染所致。

治疗方法:用药方法同细菌性烂鳃病及寄生虫性烂鳃病。需强调的是:先杀虫后除菌。一般要求施用杀虫药物后一天,再对池水进行消毒。药物使用次序颠倒,则很难达到防治目的。

青鱼草鱼烂腮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病原]

鱼害粘球菌。此菌适宜的生长条件,PH值6.5-7.5生长良好,PH值6以下和PH值8以上不生长;温度以25度生长最好,毒力也强,33度生长好,但毒力已减退,40度生长减慢,65度时5分钟内即死亡,4度以下不生长。

[病状与诊断]

解剖观察病鱼的鳃部,明显可见鳃片上有泥灰色、白色或蜡黄色的斑点;鳃片的表面,成以鳃丝末端粘液很多,并常粘附淤泥和杂物碎片,严重患病鱼的鳃盖骨中央的内表皮,由于被鱼害粘球菌感染后腐蚀成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故有“开天窗”之称。

[流行与危害]

全国各地养殖地区终年有此病出现,每年4月-10月是该病的流行季节。水温20度以上开始流行,最宜流行的水温为28度-35度,水温在15以下时比较少见。此病草、青、鳙、鲤等鱼均可发生,而主要是危害草鱼,成以当年草鱼危害最为严重。

[预防与治疗]

预防

(1)由于草食性动物的粪便是粘细菌的孳生源,因此鱼池必须用已发酵的粪肥。

(2)利用粘细菌在0。7%食盐水中就不能生存的弱点,可在鱼种过塘分养时,用2%-2.5%的食盐水溶液,给鱼种浸洗10分钟-20分钟,可较好地预防此病。

治疗

(1)大黄氨水浸液。以2.5毫克/升-3.7%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

(2)红霉素。以0.05毫克/升-0.07毫克/升的水体终浓度向全池泼洒。

(3)鱼服康A型。内服,每100千克鱼体重用200克-250克,混饲,1天1次,连用3天。

(4)鱼服康B-I型。内服,每100千克鱼体重用100克,混饲,1天1次,连用3天。

如何防治鱼烂腮病?2009年08月24日 星期一 20:02 该病病原为黏球菌属的鱼害黏球菌,也有人认为是柱状属挠球菌。主要症状:发病初期,鱼鳃腐烂发白,鳃上常附着污泥和粘液,严重时鱼鳃盖骨内表皮常常腐蚀一块,从外向里看去似一个透明的小窗。病鱼常上浮独游,行动缓慢,体色变黑,体形消瘦。该病在春季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水温在15-30℃范围内,水温越高越易爆发流行。

防治方法:

1、在放养鱼前,彻底清塘消毒。生石灰,一

一次量,每667平方米水体,60-75千克,干法清塘;或一次量,每667

平方米水体,125-150千克,带水清塘消毒。或用28%含氯石灰(漂白粉),一次量,每667平方米水体,5-10千克,将池水排至5-10厘米,干法清塘;或一次量,每667平方米水体,13.5千克,带水清塘消毒。

2、预防用药处方:8%溴氯海因,一次量,每1立方米水体,0.2-0.3克,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天1次;或10%聚维酮碘溶液,一次量,每1立方米水体,0.5-1毫升,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15天1次;或盐酸土霉素,一次量,每1千克鱼体重,30-50毫克,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3-5天。

3、治疗用药处方:诺氟沙星或氧氟沙星,一次量,每1千克鱼体重,10-30毫克,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3-5天;或氟苯尼考或甲砜霉素,一次量,每1千克鱼体重,5-15毫克,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3-5天;或复方新诺明,一次量,每1千克鱼体重,50毫克,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5天,首次用量加倍。

鲫鱼
鸡市场什么意思紫根兰烂根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