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产嗜酸卵甲藻怎么来的

嗜酸卵甲藻怎么来的

时间2023-01-24 19:52:03发布中国报道分类水产浏览62
自然会痊癒.但是由于嗜酸性卵甲藻入侵鱼体表面造成创口后,也就不用治了.调水PH值千万不能一步调到位,自来水的PH值为7.0左右.其间每日用淡高锰酸钾溶液(浅红色 药浴十到二十分钟.有杀菌和收敛伤口的功效.水要同温.大概二天就能见到粉状物明显...

嗜酸卵甲藻怎么来的,我家的鹦鹉鱼掉鳞?

黑龙睛是非常明显的打粉病.同时应该还有其它的并发症.

打粉病本身不是大病,原因是水质酸化.当水的PH值为6.0左右时,非常容易爆发.只需要将PH值升高到8.0,自然会痊癒.但是由于嗜酸性卵甲藻入侵鱼体表面造成创口后,容易引发其它细菌,真菌感染.比如水霉,所以还需要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小苏打调PH值,一定要用PH试纸配合着下.先在水中充分溶解后再下鱼,不要鱼在缸里直接下.如果被鱼直接吃了,也就不用治了.

调水PH值千万不能一步调到位,每日升高PH值不能超过1.0,也就说先要测好原缸水的PH值,假设为6.0,那么你需要用二天时间慢慢升到8.0.一般来讲,自来水的PH值为7.0左右.

其间每日用淡高锰酸钾溶液(浅红色)药浴十到二十分钟.有杀菌和收敛伤口的功效.水要同温.

大概二天就能见到粉状物明显消失.

你的过滤系统有很大问题,水质不行.

养殖金鱼,建议祼缸饲养,水泵使用潜水泵,三合一水泵一定要堵掉造流打氧喷口.过滤盒可以在网上订购三层周转箱滴滤,物滤盒为一魔毯+四层物滤白棉.生滤盒二个,分别放置细菌屋和珊瑚骨

另外,非常不建议使用所谓的硝化菌.其实根本不是硝化菌,说得好听点叫硝化菌生长液,实际上就是臭污水.对于新开缸,由于水体缺少氨氮来源,加入有机污水,当然是比较有利于硝化系统形成,但其功效与直接撒泡尿到缸里没什么两样.

更要命的是,新缸的硝化系统建立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如果缸里有鱼,而你又加入大量所谓硝化菌的话,鱼肯定要氨,亚硝酸盐中毒.

所以,开缸养水在有鱼的情况下,不要加这类东西.

食用小苏打可以治疗锦鲤打粉病吗?

食用小苏打可以治疗锦鲤打粉病吗?

这个可先来了解下打粉病的一些特点,再来判断能不能食用小苏打,我们常说的打粉病有时很易与小瓜虫病弄混。打粉病其实是由嗜酸性卵甲藻寄生在鱼的体表而引起的,其症状为病鱼首先在鳍(特别是尾鳍和背鳍)的末端出现白色的小点,之后会迅速蔓延到鱼的全身,鱼的全身布满了白色的小点,像粘了一层米粉所以得名为打粉病。

此病流行于夏秋季节,特别是水温在22-32度最宜生长(这是与白点的区别,白点只要水温高于28度几乎很少发生),一旦出现此病其传染性和死亡率都较高。而且病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嗜酸性卵甲藻其喜欢在酸性水体中生长繁殖,当水体的PH值为酸性时很易出现此病。

因此对于打粉病的防治通常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就是通过改变水体的PH值来防治,对于水体PH值低的水体如果是大水面的话一般是用生石灰来调水,通常的用量为每方水用20左右的生石灰量,将石灰充分溶化后均匀地洒在鱼塘就可以了,两天后测一下水体的PH值,如果还是过低的话(7.2以下)可再用一次生石灰,用量和方法与上一次的一样,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将水的PH值调到8左右。

而对于鱼缸或是一些小水体来说,如不想用生石灰的话可以用用碳酸氢钠10-25毫克/升的量来用,这里所说的碳酸氢钠就是小苏打,而食用小苏打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氢钠(含量一般为50%左右),因此从这一点来说,食用小苏打也可用来治打粉病,但要加大用量。但因为其还含有别的成分,建议最好选用医用的小苏打,这种纯度高更可靠。

以上仅为踏火个人经验见解,供参考用,更多的水产、水族类经验分享敬请关注踏火逍遥说鱼,谢谢!

孔雀鱼得了烂尾病?

孔雀鱼得了烂尾病,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不多,大部分都应该是细菌感染。

不过,如果是小瓜虫泛滥成灾,也有可能导致孔雀鱼烂尾,如果是因为过多的白点而导致烂尾,那此鱼真的有可能命不久矣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打粉病,水质过酸引起的。是一种嗜酸性卵甲藻爆藻了,鱼儿的尾巴上充血,有成片的白点分布,也会使孔雀鱼烂尾。

在打粉病之前,由于鱼缸水质老化,水质成酸性,但不太严重时,孔雀鱼的尾巴就会开始融鳍,然后慢慢的溃烂,再加上细菌感染就会越来越严重了。

所以说,对于孔雀鱼烂尾病大多数是由水质上管理不当引起的,初期可及时换水调养。中期可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水浸泡病鱼,抑制住病情的发展,然后用剪刀把溃烂严重的地方剪除,只要不剪到尾巴根部,还是很快能长出来的,然后用消炎药适当消炎就可以了!

我是淘淘,更多有关孔雀鱼疾病治疗的方法敬请关注我的文章和问答,谢谢!

家里养的金鱼身上肉腐烂是怎么回事?

黑龙睛是非常明显的打粉病.同时应该还有其它的并发症.打粉病本身不是大病,原因是水质酸化.当水的PH值为6.0左右时,非常容易爆发.只需要将PH值升高到8.0,自然会痊癒.但是由于嗜酸性卵甲藻入侵鱼体表面造成创口后,容易引发其它细菌,真菌感染.比如水霉,所以还需要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小苏打调PH值,一定要用PH试纸配合着下.先在水中充分溶解后再下鱼,不要鱼在缸里直接下.如果被鱼直接吃了,也就不用治了.调水PH值千万不能一步调到位,每日升高PH值不能超过1.0,也就说先要测好原缸水的PH值,假设为6.0,那么你需要用二天时间慢慢升到8.0.一般来讲,自来水的PH值为7.0左右.其间每日用淡高锰酸钾溶液(浅红色)药浴十到二十分钟.有杀菌和收敛伤口的功效.水要同温.大概二天就能见到粉状物明显消失.你的过滤系统有很大问题,水质不行.养殖金鱼,建议祼缸饲养,水泵使用潜水泵,三合一水泵一定要堵掉造流打氧喷口.过滤盒可以在网上订购三层周转箱滴滤,物滤盒为一魔毯+四层物滤白棉.生滤盒二个,分别放置细菌屋和珊瑚骨另外,非常不建议使用所谓的硝化菌.其实根本不是硝化菌,说得好听点叫硝化菌生长液,实际上就是臭污水.对于新开缸,由于水体缺少氨氮来源,加入有机污水,当然是比较有利于硝化系统形成,但其功效与直接撒泡尿到缸里没什么两样.更要命的是,新缸的硝化系统建立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如果缸里有鱼,而你又加入大量所谓硝化菌的话,鱼肯定要氨,亚硝酸盐中毒.所以,开缸养水在有鱼的情况下,不要加这类东西.

锦鲤身上有霉点怎么办?

图片上看得不是很清楚,我借此题给鱼友科普一下三种易混淆的"霉”状锦鲤常见病。

所有关于水族方面如鱼病和过滤系统配置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免费获得个人解决方案。

白点病(小瓜虫病)

病源:小瓜虫(一种寄生虫),约0.2-1毫米长度。显微镜下观看,很像小的毛毛虫。

①起初它是一条幼虫;②在水中寻找寄主,然后钻进其表皮组织里,刺激该部位分泌粘液,形成囊泡保护自身;③2-5天成熟,并脱离鱼体,回到水中,分裂繁殖,可在短时间内从1只繁殖成1000只。④幼虫在水中继续寻找寄主,以此循环。所以传染性较强。

病因:多在季节交替时,水质差,水体小,温差大,鱼的免疫力下降而感染。一般新买的鱼回家后,过水不充分,也容易爆发此病。

治疗方法:比较容易治疗

①换水1/2或1/3,减少水中小瓜虫幼虫数量和比例。

②加温至27-30度,对寄生在鱼体表面的成虫及水中幼虫有灭杀效果。

③加盐千分之5,即每100升水下一斤粗盐。作用也是杀虫。

三管齐下,小瓜虫很快就死光光了。

打粉病,又称又叫白粉病、白衣病、卵甲藻病。

病源:感染卵甲藻。卵甲藻是一种浮游植物,喜酸性。分裂形成的裸甲子可在水中自由移动,碰到鱼类会附着在鱼身体上,靠寄生生活,发育为嗜酸性卵甲藻。

病因:1)夏季及前后,水温在 22 -32℃时流行。

2)当饲养水质呈酸性( pH5 - 6.5)。水中会有嗜酸性卵甲藻存在,其会大量繁殖。

病症:鱼在患病初期,在池中拥挤成一团,身体表面的粘液增加,鳍部和背部先后出现白色小点,随后逐渐向尾、身体两侧、头部等处蔓延,以致连接重叠,像全身涂了一层粉,故称打粉病。

治疗方法:

1)注意饲养过程中的放养密度,日常多投喂配合饵料,增强鱼的抵抗力。

2)将病鱼转到微碱性水质( pH7.2~8.0)的鱼缸中饲养。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

病源:真菌性疾病。主要由藻菌纲的一些菌类,如水霉、鳃霉、链壶菌、绵霉、鱼醉菌、离壶菌等引起

病因:春季开食后,鱼友抑制不住忍了一冬的投喂激情,喂食量过大,鱼的排泄物增加,水里有害物质大量增加,水质恶化,容易诱发水霉病。鱼冬季没有摄食,新陈代谢低,体质虚弱,容易使真菌和霉菌侵入,从而引发水霉病

病症:缩鳍,游速缓慢,分泌的粘液增多,厌食,其嘴、头、尾、腮、鳍、尾,以及伤口处长出白色雾状物,之后是白色斑块覆盖物,然后是“白毛”,接着开始溃烂,乃至死亡。

治疗方法:

(1)每天换水1/4连续一周。+0.5%盐,加温到28-32度;

(2)氯制剂或碘制剂杀菌,加2-3ppm亚甲基蓝泼洒,加0.5%盐;

中药疗法:按照2-4ppm计算用药量,将五倍子捣碎,用开水浸泡或者煮沸之后连渣汁一起全池泼洒,对治疗水霉病有一定的疗效。

预防工作要比治疗疾病容易得多,大家也要注意观察,发病初期及时治疗。我的目标是帮大家都能玩得开心。

长寿花怎么养长得旺布病是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