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绿柱怎么养(金蝉子能插杆吗)
青绿柱怎么养,金蝉子能插杆吗?
金蝉,又名爬蚱,素有唐僧肉的美誉。由于金蝉的营养价值高和风格独特的良好口感,且对人体发挥的多种滋补药效功能,民间早有把吃金蝉比喻成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唐僧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蝉更是成了各大宾馆饭店餐桌上的佳品。金蝉产地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一带。在我市城乡,金蝉也一直深受市民欢迎。但与往年相比,金蝉却身价倍增。金蝉子金蝉食用方法介绍蚱蝉若虫又名知了龟、知了猴等,成虫又称黑蝉,是蝉科昆虫的代表种,我国许多地区都有食用蚱蝉及其若虫的习俗,以山东、河南、湖北、上海、北京、广东等地尤为盛行,最普遍的食用方式为“油炸金蝉”。蝉若虫(知了龟)有极高的药膳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堪为食用昆虫中的佼佼者,目前已经成为适应各种不同档次场合的著名菜肴。尤以刚出土的若虫含蛋白质58.58%—72%,脂肪10.23%,全钾0.3%,全磷0.58%,钙16.5毫克/千克,锌82.2毫克/千克。是难得的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佳肴。金蝉人工孵化养殖法金蝉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卵生地下孵育的药材,具有清血化淤,健康保健的功效,对高血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现有金蝉生长周期长,成活率低,不宜采集的缺点。我们经过数年研究试验,根据金蝉的生长习性,总结出一套金蝉养殖的技术。一、采卵:采卵是以秋季金蝉产卵后,一般在农历七月份左右。金蝉是金蝉子以尾部小刺刺入一年生嫩枝,将卵产入枝内,多以果树等多汁树枝为主,产卵后树枝多会干枯,所以大多数下端青绿而末梢干枯的枝条都有蝉卵。二、采后处理:将有蝉卵的枝条采集后,去除干叶,剪去两端,三十根捆成一捆,用大洗衣盆底部铺一层沙,将捆好的枝条立着放入盆内,温度保持在28—34度,湿度是保持湿润,即遇干即喷,用喷雾器照准枝条喷洒湿透为止。三、孵化:大约四十五天左右即有幼虫孵出。这时会看到有一部分幼虫在枝条上爬上爬下。大约孵化出幼虫20%的时候就要进行掩埋,埋坑选择多细软毛根的地区,以便幼虫能吸取根上的养分,最好选择在种植杨、柳树及其果树的阔叶树地块中。金蝉子四、播种:将坑挖成条形,深度以挖到多毛根处为主,宽度为一锨。将孵化好幼虫的枝条顺坑放入坑内,幼虫即自行抱住植物根系。还土时要轻、缓。还好土后不能踩,更不能浇水,以保透气。五、采收:如有树木,多在一米处用透明胶带缠一圈,以保蝉虫不会爬高蜕变。蝉蚁播种之日起18——24个月即成成虫。六、提示:采集蝉卵以白蜡条,果树枝为主,蝉卵幼虫是以植物根系的汁液为食,所以在掩埋时最好选择多根地带。每根枝条中含蝉卵200——400只,所以每亩地以500-800枝为宜,以保成活率。用此种方法种植金蝉使原有的生长期3——5年提前到18个月,孵化期由原来的一年提高到40天左右,成活率由原来的6%提高到30%——60%左右。所以特别适合农村进行养殖。现如今金蝉价格一路上涨,金蝉也已被端上了大小饭店的餐桌。前景看好。用这种方法种植的金蝉成活率高,每亩地按最低成活率30%算,还要成活十万只左右,按每只一角钱算,还要收入上万元。炸金蝉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食用蚱蝉(其为蝉科昆虫的代表种,成虫又称金蝉,若虫俗称知了龟)及其若虫(即知了龟)的习俗,尤以山东盛行,最为普遍的食用方式为“油炸金蝉”。蝉若虫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独特的口感,堪为食用昆虫中的佼佼者,目前已经成为适应各种不同档次、不同场合的著名菜肴。另,蚱蝉老熟若虫变化为成虫时,羽化蜕除的外壳枣蝉蜕(又称“蝉退”或“蝉皮”),其主要成分含甲壳素及蛋白质,味甘、咸、寒,入肺、肝经,是重要的辛凉解表中药。然而由于环境遭破坏,树木被砍伐,蚱蝉和若虫的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导致若虫等的自然产量逐年锐减,市场价格也连年上升且居高不下。由于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大,仅仅依靠采集,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要求,为此许多地方已开始将自然资源采集的方式转向人工规模化养殖。下面,根据我们三年实践经验及掌握的有关资料着重将蚱蝉的人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金蝉子先说蚱蝉的自然习性:蚱蝉一般3~5年完成1代。以卵群体在当年生或二年生的幼小枝条上和各龄若虫集中于土壤中植物根系上越冬,即越冬虫态为两种,卵和大小不同的若虫;越冬场所也分为地上和地下两种环境。越冬卵于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孵化盛期,6月下旬孵化活动结束。卵期接近300天。越冬若虫的活动受地温和寄主植物树液的影响最大,在低温高于10℃~15℃时,树体汁液开始流动,越冬若虫随之开始刺吸取食活动。从越冬卵中孵化的若虫(称之为蝉蚁),潜入土中,在寄主植物根部吸食汁液。随着龄期的增长,营造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土室,栖居其中。土室壁的一部分附着在植物根上,以便取食。秋后温度下降,便钻入深土层中越冬,春暖后又向上迁移至树根附近活动。一年中以5月份在土中的若虫数量最多,此时正值越冬卵大量孵化入土,又是末龄若虫即将出土蜕皮变为成虫的时期。在土中完成若虫的整个生活过程后,成熟若虫于5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从土中钻出来,并爬行到灌木枝条、杂草茎干等处,用爪及前足的刺固着于树皮枝叶上,蜕皮羽化为成虫。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出现盛期,10月上旬为末期。成虫羽化后20天左右,交尾产卵,6月下旬开始产卵,6月底至8月下旬为成虫产卵盛期,9月上旬至10月上旬为产卵末期。成虫的终见期为11月上旬。成虫多在夜间8~10时和早晨4~6时羽化,雌雄比基本保持1∶1的比例。成虫常栖息于树干枝梢上,具有夜间扑火的习性。成虫产卵于一二年生,2~7毫米粗度的枝条上,卵产在枝梢的木质部内,卵窝密接。每一卵窝内有卵6~8粒,一根产卵枝内有卵12~479粒,一般为20~200粒,平均有卵146粒。每根枝条上有卵穴6~146个。每头雌虫腹内一般怀卵500~1000多粒。成虫寿命3个月左右,发生期一般在每年的7~9月份。成虫有翅能飞,以刺吸式口器吸吮树木幼嫩枝条中的营养汁液为生。交配以后的雌蝉在产卵前先用产卵器插入当年生或二年生细嫩树枝木质部,然后再将卵产入。同时使嫩枝条脱水干枯死亡,如此会对树木造成危害。蚱蝉喜欢山楂、桃树、苹果、榆树等木质松软、汁较多的树种。 再说其人工养殖技术:养殖蚱蝉,欲获成功,主要应抓好种源获取、寄主植物选择、饲养地选择、防护措施配置等“六环”:金蝉子第一环:获取金蝉种源。初级种源的获取可以在田间自然采集,卵、若虫、成虫均可作为种源采集。7~9月份可以采集各个虫态;8~9月份是采集若虫的最佳季节;9月份是采集蝉卵树枝的最佳时间,全年均可采集。卵的采集可以选择树密蝉多的理想场所,用果枝剪或顶端带钩的长杆,把树上被蚱蝉产卵致死的1~2年生细干枯条轻巧取下,凡是一侧呈扁平干枯且表面不完整、皮下木质部镶嵌有大量乳白色长椭圆形卵的即是蝉卵,剪除产卵窝上部多余的无卵枯梢、在产卵窝痕下部留出10~15厘米无卵枝条部分,将50条左右捆成一小捆,放入塑料袋中。捕获若虫,以自然成熟的老熟若虫为对象,若虫的采集可以在傍晚7~12时在树体主干基部用手电照射捕捉;采集后放入纱笼中羽化产卵。产卵纱笼内栽灌木状寄主,以各种实生果树为主。抓获树上成蝉的方法很多,如在夜晚采用火堆诱集等。为保证成蝉不受损伤,可以利用小麦面筋粘获,方法是将和好的面团多次用水冲洗,去除淀粉,留下纯面筋,存放于宽大的荷叶、杨树叶内,粘于竹竿顶端,于清晨或白天粘捕成虫。第二环:金蝉卵枝殖种。殖种对象为初孵若虫以及接近孵化的卵。将直接从野外或在种源场地采集的具卵枝条,金蝉子集中于室内促进孵化。方法:在长70厘米、宽40厘米、高20厘米的塑料盒中,底部铺撒5~10厘米厚的细干沙,将卵枝成捆竖放或横放于其上,不断用小喷雾器喷洒雾水,保持具卵枝条周围空气的高湿度,使多余的水珠吸附于底部细沙中。中间应不断抽查卵的孵化情况,发现有若虫活动时,即可将枝条连同细沙殖放于养殖场所。殖种时间一般在9~10月份(二年卵)或6~7月份(当年卵)。在饲养场所的寄主植物树下地面远离树干基部1米左右,挖掘深约30~50厘米有规律的窄沟,如环、方、三角、平行或辐射等形状,目的是为了以后的挖掘和捕收。“殖种”后盖土压实,做好时间、数量、“殖种”沟形及深度等的记录。蚱蝉从卵期开始到生长发育为成熟的若虫,需要在地下生长三个冬夏(实际为2年):第一年从6月份开始生长,当年生长体重只有1克左右;第二年体重发育到3克左右;第三年若虫发育成熟,体重4.5~5克。 第三环:给金蝉供应优质饲料。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茂盛、汁液较多的健康树种,如杨、榆、柳、桐树或果园中的各种果树。还要间作土豆、甘薯、山药等一些根茎类植物第四环: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金蝉“殖种”深度以30~50厘米为宜,要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不能过于干燥,也不能含水量过高或存在积水现象,保证寄主植物根系正常生长发育、幼嫩发达多汁。冬季应在殖种区域覆盖麦秸、稻草、玉米秸等,以保持地温。 第五环:构建成虫及若虫生产设施。除自然采获蝉卵外,可以建立纱网大棚,提供成虫产卵空间。可以利用废弃果园中的果树,可以重新栽植果树实生苗,周围利用水泥柱或竹棒架设成围栏,中间再拉设铁丝等,外面罩上尼龙窗纱网即可。羽化或采集的成虫在其中交配产卵,以后可以根据需要留取成虫数量,不必再从野外采集种源。第六环:搞好防疫。出土后的若虫(知了龟)以及羽化后的成虫天敌较多,如癞蛤蟆、蛇、鼠类、刺猬、野猫、麻雀和螳螂等都喜食若虫,白僵菌、绿僵菌和虫生藻菌等微生物也寄生危害。另,水灾和农药化肥等的污染对若虫或蝉的危害也较大,养殖时应加以注意和保护。最重要的季节是树上卵期、“蝉蚁”发生期、老熟若虫出土期。树上卵期和蝉蚁发生期的天敌主要是蚂蚁和红色小花蝽,处理措施是利用强氨精100倍液浸洗具卵枝条或DDVP、强氯精等进行土壤处理。金蝉的采收与加工利用:每年夏至前后开始到8月初,是田间采收的最佳季节,其中以7月初或雨后的天气最为集中。若虫(知了龟)在湿软的地下用锯齿般的一对前足掘土出洞,爬出地面后即在地面上作短期运动,然后樊缘树干或棚架上准备蜕壳,第二天早晨4~6时羽化为成蝉,可利用手电筒照明,夜晚在树下地面和树干上觅捉,或清晨在树上抓获羽化的嫩成蝉。人工饲养的若虫收获,应在收获成熟季节依据市场价格及时从地下挖掘或让其自由出土抓获。在生产季节,将采获的鲜活若虫用清水洗去泥沙,每50克一盒,并注水把盒内的若虫淹没,放在冰箱中冷冻保存。重新清洗后即可加工利用。若虫存放的方法,有长期存放如冷冻或腌制,有短期存放如加水淹放、稀盐水浸洗或出土后自然存放等办法。食用时,可将锅烧热后放入适量花生油,待油滚沸后把若虫放入锅内,用文火煎熟,盛入盘中,上面撒上少许精细碘盐热吃,口感特别鲜嫩。蝉去翅以后的加工熟制方法与若虫一样。金蝉养殖要当成一个产业来发展 金蝉,又名爬蚱,素有唐僧肉的美誉。由于金蝉的营养价值高和风格独特的良好口感,且对人体发挥的多种滋补药效功能,民间早有把吃金蝉比喻成可以让人长生不老的“唐僧肉”。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金蝉更是成了各大宾馆饭店餐桌上的佳品。金蝉产地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一带。在我市城乡,金蝉也一直深受市民欢迎。但与往年相比,金蝉却身价倍增,食客谈“蝉”色变。金蝉子小老板绰号“爬蚱猴”在虞城县城郊乡杨后堤村,煤球厂老板杨成仁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绰号“爬蚱猴”。因为小时候,杨成仁就喜欢“摸”爬蚱,每次都比小伙伴们“摸”得要多。晚上的时候,他和伙伴们一路上说说笑笑,把一个个正在爬树的金蝉“拿下”,又举起小竹竿把一个个金蝉成虫扫落下来,很是惬意。那时候,因为家里穷,吃不上大肉,金蝉却让杨成仁大饱了嘴福。 “透地雨后,金蝉最多。”杨成仁回忆说,小时候,一次雨后的夜晚,他和父亲用窗纱从村头的小河沟里捞金蝉,整整捞了两水桶,第二天到城里,卖了20多元钱。父亲高兴得不得了,第二天晚上又带着他“摸”金蝉,这年夏天他家光卖金蝉就收入了300多元。看到成桶的金蝉被父亲带着到城里,杨成仁涎水直滴,他趁父亲不备的时候,偷拿了几把,跑到村后用火烧着吃,可这事后来被父亲知道了,父亲狠揍了他一顿。当时,杨成仁感到委屈,自己“摸“的金蝉,为啥要卖给城里人吃? 现在杨成仁当老板了,成了有钱人,可他仍然喜欢在夏日的夜晚“摸”金蝉,用他的话说“买的没有自己‘摸’的好吃”。
terraria传送台怎么用?
安装传送器:在游戏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安装好传送器。
2.
用水晶块做一个柱子,将青绿压力垫安装在柱子上,安装精密线控仪。
3.
使用传送器:只要攻击青绿压力垫板即可从一端传送到另一端。
柳木的寓意作用?
柳树是杨柳科柳属灌木或乔木植物,枝条细长且柔软,观赏性很强。柳树的适应能力较强,可以适应各种环境,在山地、平原或丘陵等地区都能正常生长。柳树生命力旺盛,长势良好,寓意为前程似锦,象征着事业顺利。
柳树的叶片青绿、枝条柔软且花朵奇特,寓意为情意绵绵和挽留。柳树代表着难舍难分的情谊和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象征着美好纯洁的爱情。柳树外型美观,枝叶青绿,在古诗词中也常被提到,有着思念、留恋和忧愁的意义。
百香果种植细节几个问题?
关于百香果种植细节的问题说说我的做法与大家相互交流。
一、苗木的选择。
生产上常用的百香果苗有实生苗、扦插苗和嫁接苗。
1.实生苗:直接用成熟的籽粒培育的果苗,实生苗根系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强生长旺盛。抗旱力较强,种子经过处理后育岀的苗不带病毒,但当年挂果较少。如果碰上用台农一号等杂交种子培育的实生苗,品质易变异种植上不宜采用。
2.扦插苗:扦插苗应选无病已挂果优良品种采摘的枝条剪节,直接扦在培养土中,培育成的果苗。其具有挂果早、挂果多、早结丰产,能保持品种原有性状,但根系入土浅不耐干旱。
3.嫁接苗:嫁接苗由砧木和接穗二个不同种质嫁接而成。苗根系发达,吸水吸肥能力强,保持品种原来种性,挂果比扦插稍迟些,要注意控制水肥,以防叶蔓徒长,用黄金果做砧木较抗茎基腐病,易出现早期满棚,影响通风透光,注意做好修剪。
目前所接触主要品种有台农一号、紫香一号、黄金果和满天星。不管什么品种种苗需要求没病虫害,株高15一20厘米,有4一5片叶,叶色青绿根系发达,细根嫩白。在沟买种苗时要选有育苗许可证,有母本园的正规育苗场购买。
二、高堆、高垅种植。
百香果肉质根浅根系,喜湿润,忌渍水,种植管理中要做好防涝、防渍的措施。高堆高垅种植可有效的起到防涝,防渍水的目的,对防范因渍水造成的烂根和茎基腐病有一定的预防。高堆种植可更细的对根部进行病虫害的管控治理,将病害降得更底。
三、棚架的搭建。
百香果在种植管理中棚架的搭建可因地制宜。
1、水平平顶式棚架。
优点:节省材料,构造简单。
缺点:在第一批花挂果后,茎蔓叶延伸容易满棚,透光通风差,不利于第二批花芽形成和坐果,气候条件不良的情况容易导致祸腐,疫病,茎基腐病等病害的发生。
2、立体棚架。
将平顶棚棚面塑网全部改成绳线,形成较大些的方框,这样大部分藤蔓在棚上伸长,部分侧芽则下垂,形成立体挂果。
优点:节省材料,挂果面积大,通风透光好,产量高果品质优,病害少,冬季清藤蔓方便省工。
3、篱笆棚十立体棚架。
在立体棚架的基础上,在百香果株距间的立柱上横拉两条绳线,分别离地1米和1.5米做为侧蔓的攀援基绳。
优点:构造简单,节省材料,挂果面积增加80%以上,通风透光好,病虫害发生机率相对减少。
四、合理供肥。
施足基肥是百香果优质高产的基础。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商品化肥,不同时期合理的补充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叶面肥及其它营养成分促进百香果的正常生长。
五、修剪。
1、立体,平顶棚修剪。当主蔓上棚架有三四片叶时摘顶,促发一级蔓的蒙发,引导蒙发的多条一级蔓向不同的方向生长。当一级蔓长至1.2到1.5米时摘顶,促发二级蔓蒙发,注意上棚前的侧芽,花苞一律抹掉。当各级蔓生成6一8个花苞时摘顶以保证果品质量和养分供给。
2、篱笆棚+立体棚修剪:主蔓1.5米时摘顶,促发新蔓,留5条一级蔓,一条上棚顶其它四条向左右两边的绳索攀援,各蔓有6一8个花苞时摘顶,无论是一级、二级或三级蔓,有花苞5一8个时都要摘顶,花苞花器健壮提高坐果率,促果大,并促发侧芽为下一批结果蔓。
六、合理的使用农药。
百香果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来自于外界的病虫害侵染,从地下根系到地面茎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需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比如种植前的土壤消毒工作,地下虫害的清除,针对不同的生长期,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易患病害,虫害做好提前防治工作,是百香果健康生长,稳产的保障。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故宫建筑的主色调为何是黄红两色?
走在故宫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故宫建筑群红黄两色的颜色搭配。因为在故宫的每一个角落,都随时可以看到大片大片黄色的琉璃瓦,以及高大宫墙上、立柱上那种大红的色调。“朱墙金瓦,朱门金钉”,可以说是故宫建筑的最大特色。
那么,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故宫建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其整个建造布局、造型、用料都是极为讲究的,当然,颜色的采用和搭配也极有讲究,隐含着深刻的意义。
建筑可采用的颜色有很多种,赤、橙、黄、绿、青、蓝,紫等等。故宫之所以采用了黄、红二色为主色调,内涵非常丰富。
最主要的原因是这样的:
按照阴阳五行学说,世界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土”元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位居中央,可以控制四方,而土的代表颜色就是黄色。
《易经》也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所以黄色自古以来就被当作为居中位的正统颜色,为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因而社稷坛中间为黃土。
而红色呢?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火为赤色,所以宫殿门、窗、宫墙多用红色,寓有滋生、助长之意,以示兴旺发达。
据考古学家发现和文献资料记载,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就已经开始用红色的事物来装饰洞穴了,周代以后的宫殿也已经开始普遍用红色颜料了。
从周代开始就有了严格的用色规定:朱红是天子的专用色,诸侯一般用黑色,大夫用青色,士只能用黄色。到了后来,特别是汉代以后开始盛行阴阳五行说,因为土地和谷物的颜色是黄色,黄色成了社稷的象征,所以黄色逐渐成了皇家的专用色。
在宫殿建筑中,屋顶的琉璃瓦和室内的装饰彩画上一般都是黄色的。这些都是帝王建筑的专用色。
故宫的营建正是承袭了以往宫殿的色彩美学,大量地使用了红色。
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影响下,明清两代在修建、完善皇宫时,殿阁楼宇大都采用红墙黄瓦,以耀眼的颜色对比方式达到金碧辉煌、和谐悦目的视觉效果,既彰显了建筑群的大气、高贵,又展现了皇家至高无上的威严和气势。
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我的前半生》中,就写过这样一段话:“每当我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我脑子里便浮起一层黄色,琉璃瓦顶是黄的,轿子是黄的,椅垫子是黄的,衣服帽子的里面、腰上系的带子、吃饭喝茶的瓷制碗碟、包盖稀饭锅子的棉套、裹书的包袱皮、窗帘、马缰……无一不是黄的。 这种独家占有的所谓明黄色,从小把我唯我独尊的自我意识埋进了我的心底,给了我与众不同的‘天性’。”因此,当他看见他的二弟溥杰的袖口里、衣里是黄色时,便立刻沉下脸来,训斥说:“这是明黄,不该你使的!” 然而,也有细心的人发现,故宫里的房顶并非全部都是黄色的,有极少的一些建筑用的是绿瓦或黑瓦,例如南三所、文华殿、文渊阁等。 其实,要么是因为这些建筑并非皇帝居住的地方,在规格上要比其他建筑低个级别,例如,文华殿原是皇子们读书的地方,根据五行之说,青色即绿色,为木叶萌芽之色,象征温和的春天,方位为东,故用绿色琉璃瓦;要么是因为其本身的定位要求,例如,文渊阁是藏书楼,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黑色代表水的颜色,意在镇火,故为克水患,墙用青绿冷色,瓦用绿剪边黑琉璃。 故宫有了黄、红两色的映衬,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这是由其尊贵的地位所决定的。为了衬托皇家的这种威严和气势,故宫周边建筑的色调都相对低调了很多。 在讲究尊卑等级的封建社会,建筑物的色调也体现出了级别。照规定,颜色的等级自上到下依次为黄、赤、绿、青、蓝、黑、灰。黄、赤两色是皇家建筑的专属,公卿大员家的屋顶则用绿瓦,而普通老百姓的房屋则只能使用最低等级的黑、灰、白等。 所以,当时的人在登上景山向下瞭望时,会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观:向南遥望,是一片金碧辉煌的琉璃瓦“海洋”,而向北遥望,则是普通民居建筑的灰色瓦顶。
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金碧辉煌、朱红色的柱子与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青绿色略点金的建筑彩画,在白色台基的衬托下,使建筑物各部分轮廓更加鲜明,色彩别具一格,从而使建筑物更加富丽堂皇。